高考地理復習的方法
一、高三地理復習要抓住一輪復習,全面掌握基礎知識
“能力為主導,知識為基礎”是高考永恒的話題。高考試題無論怎樣變化,都是地理基礎知識的不同演繹和遷移,即使是綜合試題也是在基礎之上的綜合。如果基礎知識不扎實,就很容易在考試過程中遇到障礙。一輪復習正是對基礎知識進行全面盤點的階段,因此,高三同學們一定要重視這個階段的復習,力爭做到“當天內容及時消化,每單元知識及時鞏固”,力爭吃透每個知識點。
二、高三地理復習要重視地圖,將地理知識落實到地圖上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高考試題也往往以地圖為切入點,近年來高考試題的采點甚至出現微觀、局部地區,這就要求高三同學們有很強的讀圖能力和區域定位能力。因此,高三同學們平時應注重讀圖、填圖、默圖、甚至描圖訓練,只有把所有的知識都落實到地圖上,才能切實提高解題能力。
三、高三地理復習要關注時事熱點、聯系生活實際
地理時事熱點問題、生活中的地理問題都是地理學科非常關注的問題,也是歷年高考命題的.理想切入點。因此我們要時刻關注這些問題,分析生活中地理事物(現象)的形成原因、提出某些問題的解決措施、了解某些工程發展的最新進展、將某些時事與相關地理知識聯系起來等。高三同學們平時應注意經常看報,學會發現時事中隱含的地理信息,不妨可以自編一些地理時事題與同學交流、互相考查提高。
四、高三地理復習要學會用規范的地理語言表述
地理高考說明中要求“進行文字準確、條理清楚、邏輯嚴密的表述”。有的高三同學客觀性試題做得相當不錯,但進行文字表述時卻常常不能到位,不是關鍵字抓不住,就是語言邏輯出現問題,使本該得到的分丟失。關鍵在于,平時就沒有使用規范的地理語言進行記憶與表述。課本是我們學習規范地理語言的重要工具,從現在起,高三同學們應盡量使用課本語言進行表述和記憶,逐步形成良好的語言表述習慣。
總之,整個高三階段地理學習,一輪復習是關鍵,它好比是蓋高樓大廈時的打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高三同學們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全面掌握地理基礎知識,為后階段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高考地理復習的重要知識整理
1、時區=經度/15°(若不整除,則四舍五入)區時差=時區差
2、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0°)時間為標準時,也稱為格林尼治時間,也是零時區的區時。
3、日期分割:零點經線往東至日界線(180°)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線為“昨天”。
4、日界線:自西向東越過日界線(不完全經過180°經線)日期減一天,自東向西越過日期加一天。
5、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選擇:
自然因素(①氣象條件需要天氣晴朗②地球自轉的初速度:取決於緯度和地勢③地形平坦開闊);
人文因素(地廣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術力量強;②酒泉:大陸性氣候,晴天多;③西昌緯度低,發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緯度低,發射初速度大;海運便利。
6、公轉速度:1月初--近日點—速度快,7月初--遠日點—速度慢;
意義:①晝夜長短的變化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帶的形成
7、公轉與自轉形成了黃赤交角(23°26′):
①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
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的形成
②五帶的劃分界線: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回歸線極圈之間為溫帶、極圈極點之間為寒帶
③若黃赤夾角變大,熱帶和寒帶變大,溫帶變小;若黃赤夾角變小,熱帶和寒帶變小,溫帶變大
若黃赤交角為零,太陽永遠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消失。
8、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①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90°—△(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間隔)
③夏至日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歸線以南地區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有兩次直射機會---兩次最大值
⑤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樓房間距越大。
9、晝夜長短的時間分布:
①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晝長夜短。
②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這個半球的.晝就漸長,北半球6月22日晝最長,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歸線之間晝長最大值與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現,如海口市。
10、晝夜長短的緯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廣州
北半球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廣州>上海,
11、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晝長=24小時—夜長
日出時間=12:00-晝長/2(或0: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出時間是6:00
日落時間=12:00+晝長/2(或24: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落時間是18:00
12、地球是個不發光、不透明球體—-晝夜現象出現
地球自轉的球體—-晝夜更替(自轉速度周期影響晝夜溫差變化)
地球傾斜的公轉的球體—-直射點的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五帶。
高考地理答題注意事項
一、選擇題的答題規范和技巧
1、審題干,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看清題干表述;
2、審圖和資料,審題干和圖的結合,找出解題的有效信息;
3、在解連鎖題時,往往第一題的解題最關鍵,若解答錯誤可能會影響到后續問題。相反,若在解答后續問題時感到無從下手時,則需反思第一步的選擇是否有誤。
二、簡答題答題步驟和要求
1、認真審題審圖
認真審題審圖可防止答偏題,審文字題時要特別注意條件、中心詞、關鍵的修飾語。審圖時要注意看清圖中所有信息,因為圖中有可能就隱藏了應答出的知識點。
2、全面思考要回答的問題
地理事物或現象無論其成因或是影響、對策都多個方面的因素起作用,認真思考答題的各個方面,分出主次,并切記一定要將最重要的知識點寫在最前面,抓住關鍵詞,是答好簡答題的保障。如題中要求分析原因的,就既要考慮自然原因,又要考慮人為原因;如題中要求分析對策的,則要對癥下藥。如要求對條件進行評價的,則注意既要講有利條件,也要講不利條件。
3、答題用地理專業術語且條理清楚、重點突出、簡潔明了、字跡工整。
高三地理提高成績的技巧
1、多刷地理考試真題,尤其是選擇題,高三地理多刷題是提高地理成績最快,最實用的方法之一,只有見過足夠多題型,才能總結出相應的規律,同時各種變化多端的圖只有在刷題中不斷接觸和鞏固,鍛煉出快速看圖分析的邏輯能力,才能夠在看到陌生圖片時臨危不懼。地理刷題主要是針對選擇題,在刷題時一定要看清題目,囫圇吞棗的刷題等于無效刷題。
2.、在高三地理復習的時候會發現,自然地理是整個地理學科的基礎,綜合題不會單獨考察自然地理部分,但多以它作為背景,所以學好這一部分是必要的。同樣,你也會發現,自然地理是穩定的得分來源,只要你理解了,做題中不粗心,分數一定能拿到手。當時我也在自然地理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學好這一部分重要的是理解,認真讀課本,參考書,將書上的圖多在草稿本上畫幾遍,直到爛熟于心。
高三地理提分技巧
1、高三地理提分要狠抓基礎、提高能力
復習應以教材為載體。在緊密聯系教材、鞏固知識的同時,使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圍繞一個中心打好基礎。從近幾年文科綜合試卷中的地理試題來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識包括:影響天氣的天氣系統;氣候的形成因子、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征和氣候類型的判別;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及其對地理環境影響、內外力作用與地殼的變動,地殼物質的循環,河流的補給與水文特征;自然帶的分布規律等等。
2、高三地理提分要抓住三種圖表,提高識別地理特征的能力
圖表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其突出特點是將“空間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觀形象的形式表現出來。考試也經常以圖表為載體考察地理知識。
圖表可分為三種:一是等值線圖,如等高線、等溫線、等壓線(面)、等鹽度線、等降水量、等震線、等潛水位線等;二是統計圖表;三是區域地圖。
3、高三地理提分要重視文字與數字綜合處理的能力
地理是文科中相對偏向理科的學科,要求高三學生既要有較強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備較強的數字處理能力。大家要盡早訓練,形成正確的答題習慣和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