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如何復習能拿高分
2、高考地理可以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復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于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
3、高考地理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高考地理做題的時候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遇到錯的題(粗心做錯也好、不會做也罷),最好能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獨立的錯題集(錯題集要歸類),當我們進行考前復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復習對象,保證不再同樣的問題上再出錯、再丟分。
高考地理復習方法
1、高考地理要重視復習觀念的更新,不走過去“死背書、多做題、拼時間、效率低”的老路。
(1)高考地理要命題已經從“以知識立意”轉向“以能力立意”,復習內容就應該從單純復習知識轉向“知識加方法等于能力”,復習方法也必須從“復習課”轉向“復習活動”。
(2)高考地理復習活動包括:
高考地理教師講解(講中有啟發,聽中有思考),學生動腦(分析綜合、比較判斷、歸納演繹、總結概括),學生動手(繪圖、列表、列關系式、結構式),學生動口(提問、答問、討論、交流)以及閱讀查詢資料等。高考地理復習活動不能等同于講新課。
2、要重視對知識進行整理和加工,不要像學習新課那樣搞機械重復。
(1)整理知識系統:對知識的層次、脈絡、體系要整理清楚,列出高考地理知識系統表。
(2)總結知識規律:對高考地理知識的運動規律、分布規律、變化規律等應進行總結。
(3)分析知識聯系:高考地理知識有縱向聯系、橫向聯系、多向聯系,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有因果關系、并列關系、從屬關系等。
(4)概括知識結構:概括各局部知識的組成要素,分析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列出結構式或關系式。
(5)比較知識異同:知識間的相同、相異、相反、相似,要設計比較項目,列出比較表,如縱向比較、橫向比較、中心內容比較、綜合比較等。
高考地理復習的沖刺技巧
1、注重地理基礎知識的復習
高考其實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難,根據近幾年高考的考察形勢來看,重要考察內容還是以基礎知識為主的,基礎知識占將近60%的比例,所以高三文科生在復習的時候還得注重基礎知識的復習。
2、注重地理基本原理、規律的復習
高三文科生在復習的時候要善于歸納地理的基本原理、規律等,并且還要熟練運用。舉個例子說明一下:等溫線的判讀題,做題的第一步是根據圖上的數據判斷出南北半球,數值由南向北遞減那就是北半球,反之就是南半球;判斷出南北半球以后,在根據等溫線的彎曲方向判斷冷暖,再分析原因,如果是因為海陸差異就要考慮季節,如果是因為洋流的影響的那就得考慮寒暖流。
3、地理復習要狠抓主干知識
高考地理在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命題的基本點是主干知識,也就是每個章節最主要的內容,然后根據主要內容進行擴展,對于細枝末節的知識點考察很少,因此高三文科生在復習的時候掌握就好,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死摳。
在這里要說明一下,地理基礎知識和細枝末節并不沖突,基礎知識是以課本為主的重要考察內容,而細枝末節則是針對某個概念進行深層次的剖析,有些地理概念只需要記住就好,并不需要讓你理解多深刻。
高考地理應該怎樣復習
1、我們應該認真閱讀地理課本,掌握課本上的所有知識。在閱讀教科書時,我們可以嘗試這樣做:閱讀課文的標題,了解地理的主要知識,在心里建立最基本的框架,然后仔細閱讀,掌握最基本的知識點;然后閱讀筆記和地圖,幫助我們理解課文。我們可以在課前和背誦期間做這件事。
2、必要時,我們可以參考地理資料,幫助我們加深對教科書地理知識的理解。
3、積極思考、注重培養空間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我們在該地區的空間定位,兩個是至關重要的。例如,面對一個經度和緯度,我們首先確保它在大陸,哪個國家,然后我們將開始認為這個國家的一些特征,如自然條件、經濟水平等。
(6)歸納知識特征:抓住高考地理事物的特征進行歸納,便于掌握地理事物的特性或區別于其他地理事物的本質特征。在整理高考地理知識過程中查漏補缺,在加工知識過程中加深理解,在重組知識過程中明確系統結構,在應用過程中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3、重視對地理事實的發生、發展、變化規律進行思考,而不要只注意結論的背誦。
(1)要學會總結高考地理復習方法,對地理事物的成因分析,規律總結,圖像判斷要領等要能夠自己表述,把記憶過程變成思維過程。
(2)要動態的觀察地理事物或現象,對其形成條件、組成要素、構成原理、發展過程、變化趨勢等進行分析,從而掌握基本內容。
高考地理怎樣復習有效
1、理解地理概念的含義,形成準確的地理概念。例如,“熱帶雨林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各有什么特征?”一題中包含了三個概念,第一個是自然帶的概念,第二個是氣候的概念,第三個是植被的概念。學生要搞清不同的內涵,根據每個概念的含義準確地答出其特征。
2、掌握濃縮概念的方法,利于記憶。濃縮概念的方法,就是找出概念中的地理關鍵詞。例如,“一些有用礦物在地殼中或地表富集起來,達到工農業利用的要求,就是礦產。”可讓學生找出其中的關鍵詞——有用礦物、富集、利用,礦產的概念也就容易記住了。
3、弄清概念的層次或關系,把概念串聯起來記憶。例如,地質構造分為皺褶和斷層,皺褶分為背斜和向斜,斷層分為地壘和地塹。
4、注意把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進行比較,抓住各自的本質特征加以區別,增強記憶。例如,“地殼與巖石圈”,前者是莫霍面以上,后者是軟流層以上;“時區與區時”,前者是空間概念,后者是時間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