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識總結
地質地形
⑴ 南極有豐富煤炭(北極地區埋藏豐富石油)原因
南極(北極)地區曾經位于溫暖濕潤地區,森林茂密,后經大陸漂移至此,這是板塊構造學說的有力佐證。
⑵ 剛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剛果盆地原來是內陸湖,后經地殼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瀉而成。
⑶ 死海(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內力作用----斷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歐洲峽灣地形、湖泊)成因
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廬山(華山、泰山)的形成
斷塊山地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亞洲:
① 地形復雜多樣,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積廣;
② 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
① 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東部縱貫著巨大的東非裂谷帶;
③ 地勢特點:東南高,西北低
歐洲:
① 歐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為主,平原面積廣大,占總面積2/3;
② 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一洲(300m),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廣布
北美洲:
① 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② 南北縱列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山地,東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 冰川地形在大陸北半部廣布
南美洲:
① 西部為南北縱貫的安第斯山脈;
② 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大洋洲:
① 地勢低平。地表起伏和緩;
② 地形為南北三個縱列帶,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地
南極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 大陸冰川廣布,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米,冰層以下地形多樣
⑺ 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① 山區面積廣大,巖石破碎,風化嚴重;
② 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 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
人為原因:
對植被的破壞
高考地理科目知識點總結
1、五帶的劃分
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極圈是寒帶和溫帶的分界線。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溫帶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的地區,-年中沒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四季變化明顯。寒帶在北極
圈以北和南極圈以南的地區,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
2、世界氣溫的分布
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極地逐漸降: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季相反。氣溫還受地勢高低的影響,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氣溫約降低0。6°C。
3、 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規律: .赤道附近地帶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西岸降水少,大陸東岸多;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4、巴基斯坦
位于阿拉伯半島西側,是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樞紐。發展滴灌和噴灌技術。
5、埃圾
位于非洲東北部,全境90%以上是沙漠,尼羅河全長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第一長河, 發源于非洲東部高原,注入地中海。過去,長絨棉一直是埃及的出口商品。近年,埃及的石油、運河、僑匯和旅游收入都超過了棉花,成為埃及的主要經濟支柱。
高考地理答題的技巧總結
1、地理選擇題解題常用排除法,如果正確答案不能一眼看出,應首先排除明顯是荒誕、拙劣或不正確的答案,高考題中這樣的選項一般不多見,只有仔細分析,逐個排除。分析選項本身敘述的正確性。對選項敘述的正確性判斷是做好選擇題的核心任務。
2、分析選項與題干的相關性,選項內容是否完全符合題干要求。
3、審圖和資料,審題干和圖的結合,找出解題的有效信息(包括顯性和隱性信息)。
4、在解連鎖題時,往往第一題的解題最關鍵,若解答錯誤可能會影響到后續問題。相反,若在解答后續問題時感到無從下手時,則需反思第一步的選擇是否有誤。
5、準確定位,弄清是哪里。首先可利用經緯網準確定位,其次可以根據特殊的形狀進行區域定位。
6、描述分布,注重極值與遞變。分布規律問題從總體上看是把握點、線、面是哪種分布趨勢;要說明該地理事物疊加在哪一個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說疊加在哪一個地形之上。
7、答題時要注意反饋教材的相關信息,從而使答案盡可能簡潔明了,切中要害。因此,在答題時認真看清圖像、圖表中所表現的內容,認真分析圖中的組成要素,區分有用條件和迷惑條件。
8、地理學科幾乎大部分試題都與地圖有關,這段時間考生要加強對地圖的復習,要拿出地圖冊把它完整看一遍。不能只是手中有圖,最終要達到心中有圖,高考題當中以前曾經考過沒有圖的題,考生自己需要構建一個圖。
9、從目前的高考來看,檢查選擇題不是最佳方法,因為地理選擇題的容量特別大,如果第二次檢查會很匆忙,沒有第一次答題的時候細致,所以容易把對答案改錯。從這幾年的命題方式來看,選擇題都是由簡單到復雜,建議考生最好按照順序答,不要跳著答。
高考地理怎樣復習
1、高考地理復習的時候可以多背地圖,包括地形圖,氣候圖,洋流圖等。背地理圖的好處很多,背圖可以讓我們有很清晰的方位感,通常來說,很多考試給的圖片并不明確,我們可以根據圖片所給的信息來判斷這個圖形的地理位置是哪里,我們也可以根據圖片給的地理位置來判斷這個地理方位的氣候特點以及地形情況等,做題的時候也能夠更加的準確,成績自然也就能提升。
2、多刷地理考試真題,尤其是選擇題,高三地理多刷題是提高地理成績最快,最實用的方法之一,只有見過足夠多題型,才能總結出相應的規律,同時各種變化多端的圖只有在刷題中不斷接觸和鞏固,鍛煉出快速看圖分析的邏輯能力,才能夠在看到陌生圖片時臨危不懼。
高考地理沖刺的技巧
1.調整心態,提高效率
在地理最后階段的復習中,保持平常的心態對同學們來講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建議同學們一定要調整心態去面對日常的復習,總結經驗,著眼高考,以良好的精神狀態迎接高考。
2.強化對地理知識的重組,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分析近年來的地理試題不難發現,試題著重考查同學們運用雙基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因此考前復習必須抓住各部分的基礎和主干知識,尋找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綜合的思維方法
3.突出地理特色,狠抓地圖的復習
地圖具有形象、直觀的作用,可以培養觀察力、想象力,發展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可以清楚地表現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聯系、空間組合。因此對地理圖表的復習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4.結合錯題,查漏補缺
要減少在考試中的失誤,就應將平時標記錯題的地理試卷看一看,經常審視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及出現錯誤的原因,達到查漏補缺、知識升華、能力升級的目的。只有這樣,高考時才可減少失誤,獲得高分。
5.強化地理知識遷移能力和對熱點問題的理解
在高考復習的最后階段,要注意對地理各個單元的重點知識、主干知識進行整理,提高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強化對知識的遷移能力,能夠運用課本知識解決同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