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備考指南
抓“概念”重“消化”
姚老師說,同學們在學習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諸如:天體、天球;日冕、日珥;近日點、遠日點;角速度、線速度;時區、區時;短波輻射、長波輻射;氣旋、氣團;天氣、氣候;寒潮、寒流;礦物、礦產、礦床;巖溶、熔巖;生態系統、生態平衡、生物群落;地質作用、地質構造;國土、領土等等。當然,概念學習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
抓“原理”重“理解”
同學們應從基礎知識抓起,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如:地球表面熱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帶的產生和劃分的依據;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氣溫與氣壓的關系;海拔與氣溫、氣壓的關系;空氣的水平運動與垂直運動的成因;水循環的動力及其過程;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的發生及其變化機制;生態平衡的條件;光、熱、水、土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人類與環境的對立統一等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和規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
抓“綜合”重“聯系”
綜合性即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統一性,就是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內在聯系及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例如:為什么亞馬孫河流域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這不僅僅是緯度決定的,與大氣環流、地形結構、洋流影響也有密切關系。西歐為什么成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綜合性分析問題上,同學們要做如下努力:有計劃地做一批綜合性典型訓練題,學習從自然因素到經濟因素全面考慮問題的方法。關于這一點,同學們要多注意老師講解的典型例題分析,將其積累起來,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抓“共性”重“個性”
地理環境既有共性,更具個性。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重視事物共性的總結和個性的分析。如陸地上的自然帶,從赤道向兩極,大致可分為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溫帶草原帶、溫帶森林帶、苔原帶和冰原帶。這是共性。但實際分布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又具有緯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垂直地帶性及非地帶性。這就是個性。具體實際情況中可能個性更具特點。
高考地理備考策略指導
所謂基礎,指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維過程和基本的地理素養,而這些基礎的復習應以教材為載體。在緊抓教材、鞏固知識的同時,考生的各種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那如何在第一輪復習這個關鍵時期中更好地夯實基礎、培養能力,高考強調在學科知識結構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內容,充分表現對地理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考查。如區域空間判斷、時間的推算、工業的區位分析,生態環境問題等。因此,在第一輪復習中,考生要做到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在這一基礎上,對地理科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使知識系統化。同時配以單元訓練,提升應用能力。為此,考生現階段復習應該按部就班,以單元為單位進行復習。緊跟老師無疑是必要的,在課堂上跟住老師的節奏,記好課堂筆記;課后則應按照單元的順序做一些習題。如果考生地理學得不太好,這一輪復習是查漏補缺、提高成績的時機。藉通過全面復習教材,提高靈活運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高三的地理的知識點的復習介紹
(一)整理歸納,構建知識網
高三復習三個階段是一個讓學生們把書由厚讀薄的過程,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只是簡單地再來學習一遍知識點,那么不僅浪費時間還不能起到復習的效果,甚至還會得不償失,相反,應該重在整理和歸納知識點,既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復習,也不能把重點知識落下,這樣的復習才有利于知識網絡的構建,從而在高考時迅速抓取題干中的有用信息調出相關知識點,取得高分。
(二)提升讀圖、析圖的能力
圖像的認知作為高中地理一個重點考察對象,頻頻出現在最近幾年的高考題目中,因此,高中地理不僅從高一就開始訓練學生們的讀圖析圖能力,而且在高三地理復習中,注重學生們讀圖析圖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高三地理復習的教學中,筆者會針對學生們的圖形空間概念以及地圖基本技能等進行板塊化的訓練,鍛煉學生們在圖文之間靈活轉換的能力。
(三)查缺補漏,把握重點
查漏補缺是復習的主要目的,因為在前兩年的學習當中,肯定會有知識的漏洞,也會有掌握比較弱的板塊,所以,要想在高考這個戰場上打一場勝仗,就必須做好補短這個工作,所以,在復習的時候也要有針對性,比如,針對某個重難點章節進行專門突破,把自己難理解的或者容易出錯、混淆的都吃透,并且總結自己所遇到的題型,分析考點,有余力的時候可以進行拓展,鍛煉自己舉一反三的能力。
高考地理備考方法高三地理復習應根據本校的實際,立足基礎,構建知識網絡,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要面向低、中檔題抓訓練,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要突出抓思維教學,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要研究高考題,分析相應的應對策略,要更新復習理念,優化復習過程,提高復習效益。簡單說就是:依綱務本、全面復習、狠抓基礎、培養能力; 面向全體、突出重點、分類推出、抓弱補缺; 啟發誘導、精講多練、知識建構、勤考勤練; 嚴謹、和諧、規范、高效。
二、時間及內容的安排:
1、 按韶關市和縣教研室下發的計劃為準,結合本校實際,一輪在2月底3月初完成。
2、 材料以一本資料為依托,同時編制符合學情的教案。
3、 每專題進行一次專題過關測驗。
4、 每周適當進行一次小考卷訓練。
5、 內容安排:由于復習時間很緊,因此對復習的三輪策略調整為兩輪,其中一輪不變,時間適當順延,一輪中體現二輪的專題思想,二三輪合并更側重考前模擬訓練,同時復習內容不再以課本單元為序安排,而是在充分分析考綱、考試說明的基礎上,按照學情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按學科知識體系重新整合復習內容。
地理高考考前輔導
一、單項選擇題解法指導
要想確保基本分,獲得高分,都必須在選擇題下功夫。
(一)選擇題的置疑特點
命題者為了減少考試得分的偶然性,提高考試的區分度,命題時一定會考慮并提高選擇題的迷惑性。要提高解答的正確率與速度,就必須熟知選擇題常見的置疑方法,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1.混淆概念
通過混淆相關概念,或利用考生對某些概念的模糊和片面認識來置惑誘錯。
2.以偏概全
某些選項表述的知識點在特定的時間或地區內是正確的,但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3.表述絕對化
選項中絕對化的表述大多是錯誤的,但有些絕對化的表述是正確的.。
4.定勢誘惑
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思維定勢。受習慣性思維的影響,很多考生很容易誤入圈套,掉入陷阱。
5.誤聯因果
選擇題中的因果關系有兩種:一種是題干與選項之間的因果關系,另一種是選項本身具有的因果關系。解答這類試題時,一定要搞清楚其因果關系是否正確。
6.變式迷惑
變換試題的表現形式,如圖文轉換、形式變換或通過新情境的干擾來增加試題的迷惑度。
7 .隱含信息
這類試題的關鍵信息往往隱含在題干或地理圖表中,如果沒有把握住題干或圖表中的關鍵信息,必定導致答案錯誤。
9.前后矛盾(正誤同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