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復習知識點
1、總括:
(1)東部沿海:山地丘陵為主,平原狹小;
(2)西部內陸:高原山地為主;
2、山脈:阿爾泰山(蒙古),昆侖山(中國),喜馬拉雅山(中國);
3、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中國);
二、東南亞:
1、總括:
(1)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北高南低;
(2)馬來群島:地形崎嶇,多火山地震;
三、南亞:
1、總括:
(1)北:喜馬拉雅山南部;
(2)中:兩大沖積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3)南:德干高原(亞洲的高原);
2、山脈:西高止山(印度西部),東高止山(印度東部)
四、中亞:
1、總括:以丘陵平原為主;
2、平原:里海沿岸平原(俄羅斯),圖蘭平原(烏茲別克斯坦);
3、丘陵:哈薩克丘陵(哈薩克斯坦);
五、西亞和北非:
1、總括:以高原為主,平原狹小
2、山脈:阿特拉斯山(非洲西北部,阿爾及利亞),大高加索山脈(西亞,為亞洲和歐洲分界線),格羅斯山(西亞,伊朗);
3、高原:伊朗高原(伊朗),美索不達米亞高原,
4、平原:尼羅河盆地和三角洲;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總括:
(1)以高原為主,東南向西北傾斜;
(2)第二大熱帶雨林分布區;
2、山脈:東非大裂谷,乞力馬扎羅山(肯尼亞);
3、盆地:剛果盆地(世界上的盆地);
4、高原:埃塞俄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南非高原;
七、西歐:
1、總括:
(1)海岸線曲折多半島、島嶼、內海;
(2)以平原山地為主,南北分布,東西走向;
(3)冰山地形分布:挪威峽灣海峽;
2、山脈:斯堪的納維亞山,阿爾卑斯山;
3、盆地:巴黎盆地;
4、平原:西歐平原,波德平原
八、歐洲東部和北亞:
1、總括:地勢平坦,以平原高山為主,東高西低,南高北低;
2、山脈:烏拉爾山(亞洲、歐洲分界線);
3、平原: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
4、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
九、北美:
1、總括:縱列分布,山脈與海平行;
(1)東部:高原山區;
(2)中部:平原區(冬冷夏暖);
(3)西部:高山區;
2、山脈: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
3、高原:拉布拉多高原;
十、拉丁美洲:
1、總括:
(1)北部:以高原為主;
(2)西部以安第斯山為主;
(3)東部以平原、高原為主(相間分布);
2、山脈:安第斯山脈,迪勒拉山系;
3、平原:奧里諾科平原,亞馬遜平原(世界第一大平原),普拉塔平原;
4、高原:圭亞那高原,巴西高原(世界第一大高原),巴塔哥尼亞高原;
十一、大洋洲:
1、總括:
(1)東部:山地(大分水嶺)大堡礁;
(2)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亞盆地);
(3)西部:低矮高原(占澳大利亞面積一半);
十二、南極:
1、總括:
(1)冰雪高原(平均海拔:2350m);
(2)90%大陸冰川;
(3)淡水水庫;
高考地理最后一周怎樣復習?
一、回顧主干知識,專題梳理。
1.最后一周的時間,以必修一、必修二、選修教材為主線,將必修三和區域地理的內容滲透其中(必修三主要包含區域發展觀點和思想、區域發展案例分析、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等知識點;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提供區域背景,即考試的載體)。2.研究《考試說明》和《新課程標準》的每一項考試內容,搞清每個知識點的來龍去脈、適用范圍和應用條件;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個知識點。還要對重點知識進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識間的橫向關系和縱向聯系,逐步構建地理知識的體系框架,形成知識的網絡模式,更加明確具體主干知識。
二、解題答題,專項訓練。
1.題型訓練。高考題型主要有選擇題和綜合題兩種。選擇題訓練角度主要體現為“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兩項基本能力。綜合題訓練角度主要體現為“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四項基本能力。2.審題和答題訓練。審題要細致嚴謹。通過審背景材料、審圖表材料、審設問、審分值,建立解題思路。研究設問和分值確定答案要點,確定答案的長度和寬度,確定答案按采意給分還是按采點給分。3.圖表解讀和分析。圖表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其突出特點是將“空間概念”和“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觀形象的形式表現出來。理解圖表反映的地理事物的概念和內涵,搞清地圖圖例和注記的區別與聯系,透徹分析地理事物時間或空間變化特點,掌握不同形式圖表之間的邏輯聯系,學會繪制各種統計圖表等。
三、調整心態
1.最后一周挑戰消極評價。我行,一定行,用自問自答的方法挑戰和解除消極評價。以無畏、無所不能的心理迎接考試。相信自己,信心影響心態,心態決定成敗。
2.正因為對考試太敏感,想得太多,所以才導致了考試焦慮。方法:在安靜的環境中,靜坐兩分鐘,使呼吸均勻。全身肌肉由腳開始,先緊張(10秒)再放松,交替練習,逐漸到頭(面)。
3.如時間不夠,可以做“呼吸放松”。深吸一口氣,把自己的肺想象成一個吹起來的氣球,持續6至7秒鐘,再從嘴里緩慢地呼出來。連續做5到6次。
四、地理答題技巧
1.地理選擇題怕的是方向不明、方法不對,做題時抓住題中的地理術語,找出適合的原理、成因、特征、規律來判斷;選擇題往往是以組題出現、前后關聯,所以第一題一定要慢,如果錯誤可能出現連鎖反應,切不可為趕時間,匆忙下手。其次無圖不地理,圖要看清,判斷好區位,從圖中獲取充足的信息。一般選擇題錯誤率控制在2題至3題,成績好的爭取錯誤率控制在1題至2題。
2.綜合題把因果關系把握好,答題應有“要素”觀念,不能面面俱到,要有篩選,根據題意答題,先有構思,如同一篇小作文,想明白主要寫什么,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注意用地理術語的敘述。
3.無論是綜合題還是選擇題,都要注意空間位置和時間的要求。
地理高分技巧
答卷前瀏覽試卷,做到胸中有大局
考生在答卷前,最好把試卷從頭到尾看一遍,這樣可以對試題的數量、類型、難度、分值分布等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為合理安排答題時間和答題順序打下基礎。
在答題順序上,以自己的習慣為主。地理卷有16道選擇題,建議先做選擇題,16道題一次性做完,涂卡。非選擇題方面,建議按順序答題,但如果某個科目復習得特別好,得分把握比較大,也可以先做。注意那些對自己來說最難、最耗時、最沒得分把握的非選擇題要放在最后做,避免破壞心情。
高考地理答題技巧
注意答題的嚴謹性
地理高考的答題是有要求的,要求條理清晰,文字準確,邏輯嚴謹。因而,考生答題的時候就要學會用地理語言規范的答題,不然容易失分。畢竟,有的考生客觀題沒什么問題,一到文字表述題的時候就到處扣分,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用地理語言規范的答題。考生平時的時候就要牢記課本語言的表述,而不是用自己的話去答題,以此養成良好的習慣。
重視地理的地圖
對于地理這門科目來說,地圖是十分重要的,很多考高試題都是以地圖為切入點的,這也就意味著很多地理知識在地圖上面都有體現。因而考生平時就要重視地理地圖,更加要鍛煉自己在讀圖、默圖、填圖甚至描圖訓練這些方面的能力,多做一些相關練習,提高自己解題的能力。總之,地圖在地理這門科目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地理高考常備考點
⑴按能源開發利用的狀況分類:
①常規能源:大規模廣泛應用,利用技術比較成熟的能源資源,如:礦物能
(煤、石油、天然氣)、水能、生物能等。在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占主要地位。
②新能源:目前技術水平所限,未被廣泛應用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核能等。
⑵按能源的形成和來源分類:
①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氣、生物能、水能、風能等。
②來自地球內部的能量(地球內能):地熱能、核能。
③來自天體引力的能量(日、月對地):潮汐能。
⑶按資源性質分類:
①非可再生能源:各種礦物燃料、核燃料。∴應該節約使用、綜合利用
②可再生資源:生物能、水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等可以持續利用。∴應該合理利用,保護和促進更新,最充分利用。
⑷能量是否轉換分類:
①一次能源:上述四種分類中除沼氣外的各種能源。從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
②二次能源:如:電能、煤氣、焦炭、汽油、蒸汽、酒精、熱水、沼氣、液化石油氣、激光等。
⑸清吉能源:指不污染環境的能源:如水能、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風能、潮汐能、氫能、沼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