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年度面向全國重點高校招錄300名選調生
11月18日,安徽省委組織部、省委教育工委、省人社廳聯合發布《2023年度面向全國部分重點高校招錄選調生公告》,決定從全國24所高校選調300名全日制應屆大學畢業生,其中,省直職位43名,省轄市職位257名。符合條件報考者于2022年11月20日9:00至2022年11月28日15:00登錄安徽省人事考試網進行網上報名。
根據公告,此次選調對象為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24所高校的全日制應屆大學畢業生(不含定向培養、委托培養、在職人員攻讀學歷學位、專升本、獨立學院和畢業后申請第二學位的畢業生)。
報名時分為省直職位和省轄市職位兩類。報考者可以選擇1個省直職位,也可以選擇1個省轄市職位,符合條件的可以在選擇1個省直職位的同時再選1個省轄市職位。省直職位最低開考比例為3:1,省轄市職位不設置開考比例。
通過資格審查的報考者,于2022年12月8日至筆試考試前從報名網站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筆試定于2022年12月11日在合肥市進行。筆試成績于2022年12月底公布,報考者可登錄安徽省人事考試網查詢。面試于2023年1月上旬在合肥市進行(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應屆畢業生怎么界定
應屆畢業生指在應該畢業的年份即將畢業或者已經畢業學生。簡單地說,學生在大學的最后一年,就是應屆畢業生。應屆畢業生可以報考公務員,在畢業前允許先參加考試,等拿到畢業證后再審查學歷。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招錄考試中對應屆畢業生的界定:國家統一招生的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擇業期為二年,有些地方延長至三年)未落實工作單位,其戶口、檔案、組織關系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保留在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也按照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
應屆畢業生分四種:即將要畢業的,但是還沒拿到畢業證,或者已經停止學習了,處于實習狀態的;拿到畢業證了,但拿到畢業證的時間不超過擇業期年限的(超過則為往屆生);高校應屆畢業生,指該年度畢業的畢業生,(博士畢業生,碩士研究生畢業生,普通應屆畢業生);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指經統招的全日制高等教育當年度畢業的學生。
畢業2年算應屆畢業生嗎
目前國考的政策為:國家統一招生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擇業期為二年)未落實工作單位,其戶口、檔案、組織關系仍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保留在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可按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具體以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為準。
本文,我們以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招聘職位表為例,截取了職位表中有關應屆畢業生問題的一些要求與說明,主要分為三類:2015年及以后年度畢業的高校畢業生、2017年應屆高校畢業生、限應屆畢業生三類。
應屆生有什么好處
一、可朔造性強這是最大的優勢,可以在任何的崗位中發揮自己,調整自己。也是近兩年來,很多企業需要更換新血液時,往往會新增了很多輪崗或儲備干部等職位的原因。
二、學習能力強剛畢業對于職場和崗位技能就是一張白紙,對于他們而言更善于學習,對不懂的東西學習欲望比較強。
三、依企業而言,人力成本低短期來看,培養剛出校門的學生要經過一段時間,但長遠打算,這種投資是合理的,是個人與企業的雙贏。
所以應屆生應該有一種優越感,抓住自己的優勢,同時也應該多努力,提前準備一些國企等相關招聘考試:多了解報考時間、報考條件、考試內容等。一般報名是在大四上半學期,大家可以從大三上學期開始了解,不同單位,相同單位的不同崗位考試內容、報考條件都不一樣,大家要早日關注、備考,成功的概率才更大。
應屆畢業生的出路
1.教師
詳細介紹:師范類培訓中心的畢業生實際上很容易找工作,教師這個職場也很穩定,福利待遇也有優勢,去學校和研修機構都是很好的選擇。
2.理財管理規劃師
詳細介紹:資產管理計劃師是目前市場上人才差距非常大的職場,即使應屆畢業生對企業也很有魅力,如果是金融相關,請好好考慮一下。
3、公務員
詳細介紹:公務員這個職場被稱為鐵碗是因為穩定和待遇好,對剛畢業的培訓中心生來說是個好選擇。
4、銀行
詳細介紹:許多銀行非常歡迎應屆畢業生,對經驗要求不高,但必須具本科畢業和良好英語能力等相關專業水平。
5.信息技術程序員
詳細介紹:it程序員這項工作對專業性的要求很高,男性組比較多,即使應屆畢業生剛進公司也有很好的待遇。
6.媒體人員
詳細介紹:現在我國網絡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好,廣告媒體行業也大幅度提高,現在這樣的職場人才不足,應屆畢業生的公司越來越多,當然發展前景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