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六年級讀后感300字
法布爾出生于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后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后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爾那份執著,那份堅持不懈的精神實在讓我佩服。
通過讀《昆蟲記》我懂得了許多知識:小蜘蛛怎樣從卵袋里出來,胭脂蟲的幼蟲怎樣過冬,蜜蜂們怎樣造房……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螢火蟲竟然是肉食性動物,主要臘物是蝸牛。
書中充滿了驚奇,充滿了情趣,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另一個世界的奧秘――昆蟲世界的真面目,更讓我發現了大自然中蘊含著的各種科學真理。
關于六年級讀后感300字篇2
剛開始讀的時候,看到《烏塔》這個題目我還以為本文講的是一座黑色的十分有名的寶塔呢。
可是讀了文章之后我才知道,烏塔是個小女孩,她有著很強的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她年僅14歲就獨自一個人游歷歐洲,可見烏塔準備的有多充分。
我爸爸常說我的媽媽真是太愛我了,說我像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長大之后,我就會像是一根弱不禁風的小草,沒有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的經驗,以后在社會上是不可能有立足之地的。我也同意爸爸的觀點,因為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的經驗,是要從小開始培養的。如果從小養成了依靠父母的習慣,做什么事都要父母來出主意,都要依靠父母的幫助,這樣的人如果以后自己生活了,那他們怎么辦呢?
我想對天下所有的父母說“請放開對我們的束縛吧,從現在開始培養我們的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的經驗”。
關于六年級讀后感300字篇3
讀了《理想的風箏》這篇課文后,我發現這篇課文是按倒序的順序來記敘課文的。讀完整篇課文后,我從劉老師給大家講女媧造人的傳說時,還笑談自己腿殘疾的是事例中感受到劉老師的樂觀,堅強和幽默。更重要的一點是:他的坦然,他的敢于面對現實,不選擇逃避。不像生活中的一些人,因為一點點大雞毛蒜皮的小事自暴自棄,將自己丟到黑暗的角落里。
跟劉老師比起來,我簡直是差遠了。記得有一次,數學試卷發下來,當時我一看成績考的這么差,這么糟糕,整個人都垂頭喪氣,老師講評時都沒有認真聽,后面所有的課腦子里都在想著那個成績,害得后面老師講的內容都沒有聽進去。而劉老師失去了一條腿還能這么樂觀的面對生活,想想我自己,就因為一次成績考差就不敢面對現實,垂頭喪氣下去,以后人生路上還會有許多事發生,如果每件事我都不敢坦然面對,那怎么是可以呢?所以,我要向劉老師學習樂觀,敢于面對現實的精神。
六年級:李慧敏
關于六年級讀后感300字篇4
讀了《愿望的實現》這本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愿望的實現》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老蘇巴的兒子小蘇希是個十分調皮的孩子,經常攪得左鄰右舍不得安寧。有一次,小蘇希假裝肚子疼不想上學。老蘇巴一眼就看出兒子是在裝病,還給兒子調了一碗很苦很苦的藥。小蘇希被迫地喝下藥,還被鎖在房間里。他實在是太悲痛了,在房間里哇哇大哭。心想:如果我從明天起我變成爸爸那樣,我就能夠為所欲為。老蘇巴想:小時候沒能好好讀書,要是能回到童年時代,必須用心讀書。他們的愿望被仙子聽到了,仙子幫他們實現愿望。愿望實現后,他們并不開心,又想變回原樣。仙子又幫他們變回原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盲目羨慕別人,應當做好自我;不能撒謊,應當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關于六年級讀后感300字篇5
今天,我向同學們推薦儒爾·凡爾納寫的《海底兩萬里》這本書。它是一部出色的科幻小說,主要描繪了法國生物學家阿尤納斯的海底奇遇。
打開這本書,我就和博物學家阿尤納斯一起乘坐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啟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我們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的海底生物,還有海底洞穴等等。
在這個懸念迭出、扣人心弦的故事里,我十分欽佩尼莫船長,因為在南極缺氧的時候,當時只有潛水服上的儲蓄罐僅有的一絲空氣,就在他們幾乎虛脫時,尼莫船長沒有去吸最后一絲空氣來維持自己的生命,而是把生還的機會留給了教授。他為了別人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和行為感動了無數的讀者,更深深打動了我。
讀了《海底兩萬里》這部經典名著,使我明白了只要有智慧,大海就是取之不盡的生命之源,同時也讓我知道了保護海洋里每種生物的重要性,更加深了我對生命的敬畏及對他人生命的尊重。
關于六年級讀后感300字篇6
我讀了《心田上的百合花開》這篇文章后,內心感受非常深刻,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憑著對自己的信心和開花的信念,演繹出一段美麗的而又令人感動的故事。花兒竟然不向外界干擾而屈服,別人譏諷她,她被其他野草施壓了不少的精神壓力,自身的弱小不起眼,也給他一定的心理壓力;環境的阻撓,偏僻遙遠的山谷高達數千尺的斷崖,這一切都成為百合花開花的自然阻力,但百合低頭了嗎?不!它沒有,面對這一切!百合絲毫不動搖,他以堅定的信念,不畏譏諷的自信,堅忍不拔的毅力,終于開花,宣告了自己的勝利。
花兒都可以這樣面對困境,要百折不撓!難道我們人就不可以嗎?
花兒充滿靈性,大智大慧。難道人就沒有嗎?我很喜歡這一句,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對!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什么時候也不要放棄自己。要相信自己最終會開出世界上最靚麗的花朵,我們做人要有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面對困境要百折不撓,只有這樣才會成功。
關于六年級讀后感300字篇7
以前,我調皮、不守紀律,常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媽媽的斥責;現在,我懂事、能認真學習了,老師和媽媽都微笑了,這都要感謝《三字經》呀!
那天,爸爸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我一看有圖有文的,來了興趣,有時自己讀,有時讓爸爸給我講。可沒過幾天,三分鐘熱度過了,就把書隨手一扔,玩別的去了。
這個月,學校里掀起了讀經典書的熱潮。一次,老師在課上給我們講起了《三字經》中“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的故事,我深深地被孫敬、蘇秦刻苦學習的精神感動了。爸爸媽媽無微不至地關愛我,老師辛勤地教育我,我,我太不懂事了!
那天放學后,我悄悄跑進小書房,重新讀起《三字經》來。漸漸地,我變得愛學習了。小伙伴們,我們一起來讀它,一起做個好孩子吧!
關于六年級讀后感300字篇8
生活中,稻草人是用稻草做的,它被插在稻田的中央,用來驅趕叼稻谷的麻雀等。而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稻草人不能走,不能說,不能動,和現實生活中似乎沒多大的區別。不同的是他有思想,心地善良,一心想幫助受害的人們。
故事中的稻草人為了不能撲滅主人稻田的仇敵:蛾子,愁眉不展,想害了病似的,非常傷心,為了能讓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寧可自己燒為灰燼,也在所不惜;為了不能挽救那悲慘婦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樣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間。他是一個富有同情心,不怕犧牲自己,一心想去幫助別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溫暖他人,但是連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對每一件事都無能為力,雖然無能為力,但他那種樂于助人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如果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想他那樣,為別人多著想一點,多獻出自己的一點愛,那么我相信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關于六年級讀后感300字篇9
今天,在媽媽的陪伴下,我看完了“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那一幕幕感人的畫面,那一份份真摯的感動,還在我的胸口回蕩。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經歷詮釋了什么是感動,給中國兒女們帶去了心靈的慰藉。
其中,子女長大,后來媽媽得了老年癡呆癥,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陳斌強回憶起多年來媽媽對自己的付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孝子——陳斌強。陳斌強年幼時父親車禍去世,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他決定再困難也不會丟下媽媽。
為了能每天親自照顧媽媽,他每天帶著媽媽騎著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學,可是陳斌強的教學任務卻一點也沒落下。他總說:“我是跑著走的。”盡管他的生活總是在跑,照顧媽媽的生活異常辛苦,陳斌強一天到晚連軸轉,但是他照顧的盡心盡力。盡管生活上的辛苦,但他仍然沒有忘記盡自己的孝道。
關于六年級讀后感300字篇10
在書店閑逛時,偶然發現了《朝花夕拾》這本書,我很好奇,于是我就翻看起來。
這本書的作者是魯迅。魯迅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后改名為樹人,浙江紹興人。這本書主要是寫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時求學的歷程,追憶那些難于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這本書一共被分為篇作品,每一篇內容都非常精彩。例如:《父親的病》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這本書的淳樸吸引了我,我想:淳樸也正是魯迅老先生的性格特征,我們也應該像魯迅老先生那樣,擁有這樣的性格特征。這本書正是由于它的淳樸,而使它讓很多人喜愛。
關于六年級讀后感300字篇11
最近,我看了一本牧鈴著的《艱難的歸程》。
作品主要敘述了一直被寵物長淘汰的將推上餐桌的雜種狗,在經歷了逃脫、求生的過程中,被艱難地生存環境改造成了一個冷酷的生存機器,直至最后有幸逃入了牧場,在牧場,在于人的接觸中,逐漸開始信任人類,并與一頭充當牧犬的馴狼結下友誼。訓狼本性不改,但它多次救了雜種狗,并欲引其回歸草原,但雜種狗卻始終以牧場為其歸宿。在一次滑坡中主人喪命,雜種狗獨自領著牧羊,突破狼群的圍追堵截,最終回到了牧場。
這部動物小說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主角”阿蓬與狗王斗智斗勇、孤身都群狼等險象環生的情節都扣人心弦,令人驚心動魄。而作者透過阿蓬向人們說明了很多道理,比如關于草原上的生態平衡、動物之間食物鏈關系的議論和商品經濟社會不法商人損人利己的行為等,讓讀者的完后得到對自我和人生的某種啟迪。
希望你能喜歡這本書,讓這本書帶給你無盡益處。
關于六年級讀后感300字篇12
我讀完《三字經》這本書后,我知道了我們小學生要多讀課外書,這樣我們懂得的知識就更多了。
讀了《三字經》這本書后,我受到的啟發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美好的。做人要勤學苦練,腳踏實地,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書中有一段對我的教育很大:“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這句話的意思是;凡是勤學鉆研的人,學問嬉戲,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后學者應該謹慎又謹慎啊!努力學習,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讀完這段話后,我懂得了,不能天天游山玩水,這樣就會害了自己的前途,只有好好學習、努力學習才能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
還有一段,對我的教育很深:“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意思是:蠶能吐絲結繭,織成絲帛;蜂能釀蜜供人食用。人生在世,倘若不用功學習,荒廢了功課,那么連小小的昆蟲也不如啊!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所以,我們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勤學苦練,像蠶和蜜蜂那樣做個有用的人。
關于六年級讀后感300字篇13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啊!一本好書會使我們受益匪淺。現在,我讀了《十萬個為什么》,從中增長了不少知識。
比如:“孔雀為什么開屏?”并不是所有孔雀開屏,只有雄孔雀才會開屏。每到春季三、四月份,孔雀都會不斷地開屏,因為這是孔雀生小寶寶的季節。雄孔雀開屏,是為了吸引雌孔雀。同時,孔雀開屏也是為了嚇走敵人。
啊它讓我認識到世界是那么豐富多彩,知識是那么益智有趣;它讓我知道了科學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我喜歡《十萬個為什么》,當你翻開書卷,趣味盎然的知識故事讓你撲朔迷離,這套叢書集趣味性、知識性、啟發性于一體,深深地吸引住我。《十萬個為什么》豐富了我的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真是我的良師益友!
關于六年級讀后感300字篇14
在我升入三年級的時候,就已經讀過許多三字經,其中最難忘的是“孟母三遷”的那一段。
內容是這樣的: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她告訴我們的是,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孟子能有個好的學習環境。第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來教子。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關于這樣的事情。比如,每天下午爸爸陪我練字,爸爸幫我檢查作業。為了我能有個好的學習氛圍,他們每天都不看電視,陪我學習,也從不像有些父母那樣,不顧影響孩子學習,去嘩啦嘩啦玩麻將……
爸爸說:“我也要學習孟子的母親,好好教你知識。”而我,也要向孟子學習,勤奮努力,不斷進步,長大做一個有用的人才。
關于六年級讀后感300字篇15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作者施耐庵刻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足智多謀的及時雨宋江,有景陽岡打虎的行者武松,有武藝高強的豹子頭林沖,有力大無比的花和尚魯志深,還有青面獸楊志……
我最喜歡的一篇故事是《汴京城楊志賣寶刀》,楊志雖然武藝高強,但因為丟了生辰岡流落到汴京,由于身無分文,衣食無著,不得已只好沿街叫賣隨身寶刀。波皮牛二一眼看上了那口寶刀,又想不花錢占有,奪刀時被一時興起的楊志殺了。楊志殺了牛二本是為民除害,又有自首的情節,最后被發配充軍到大名府。大名府留守梁中書看中楊志一身武藝又耿直豪爽,就把他留在軍中做了副牌。
讀了這篇故事,我感到做為一個學生,一定要好好學習,做學習上“武藝高強”者,同時還要敢于擔當,犯了錯誤要勇于承認,勇于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