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并不嬌氣自考新生入學比自立
時間:
未知2
學習方法
臨近9月,京城各大民辦高校迎來了自考新生。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批“90后”孩子,并沒有傳說中的嬌氣和叛逆,相反,多的卻是自立。
8月26日,記者在北京文理研修學院新生素質拓展現場看到,這些多為“90后”的新生正在做乒乓球接力等游戲,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
該校“90后”新生小鐘說,他前兩天獨自從內蒙古老家來校報到。第一次出遠門,為什么沒讓家人陪同呢?小鐘解釋,“上大學意味著長大了,要學會獨立。”雖然小鐘有些“水土不服”,不太習慣北京的天氣,但他一直堅持每天給父母打電話報“平安”,并沒“訴苦”。
“90后”女生高娟娟也是獨自來校報到的。她家在河北農村,從中學起就開始住校。她告訴記者:“從小獨立生活習慣了,在這兒并沒覺得不適應。”“90后”自考新生獨自報到的現象并不少見,北京培黎職業學院負責北京西站新生接待的老師李達說,不少自考新生獨自來校報到。
開學前,民辦高校通常會安排新生軍訓。北京文理研修學院“90后”新生齊艷偉說,她體質不太好,在軍訓第一天就暈倒了,但在短暫休息后,她仍咬牙堅持下來。她說:“在家還可以依賴父母,上大學了就要靠自己的力量解決難題。”北京美國英語(論壇)語言學院自考新生曹英嬌說,軍訓時教官看起來很嚴肅,但正是這樣的嚴格要求,使她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更懂得自立。
據一項調研報告顯示,“90后”大學新生有77%對自己“充滿自信”。在接受調查的“90后”新生中,有64.8%的學生認為自己“心態很好,易于接受新鮮事物”。這表明“90后”大學生個性更加獨立,在獨立思考與選擇上,表現出很高的自主性。
對此,北京文理研修學院招辦主任付浩認為,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心態開放,這是“90后”新生的長處,但他們在實際動手能力、經濟獨立性方面還較弱。他建議,一方面校方要安排相關的入學前講座和素質拓展訓練,另一方面,這些新生要通過自考這種學習形式,磨練自我意志,培養更強的自立精神。
8月26日,記者在北京文理研修學院新生素質拓展現場看到,這些多為“90后”的新生正在做乒乓球接力等游戲,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
該校“90后”新生小鐘說,他前兩天獨自從內蒙古老家來校報到。第一次出遠門,為什么沒讓家人陪同呢?小鐘解釋,“上大學意味著長大了,要學會獨立。”雖然小鐘有些“水土不服”,不太習慣北京的天氣,但他一直堅持每天給父母打電話報“平安”,并沒“訴苦”。
“90后”女生高娟娟也是獨自來校報到的。她家在河北農村,從中學起就開始住校。她告訴記者:“從小獨立生活習慣了,在這兒并沒覺得不適應。”“90后”自考新生獨自報到的現象并不少見,北京培黎職業學院負責北京西站新生接待的老師李達說,不少自考新生獨自來校報到。
開學前,民辦高校通常會安排新生軍訓。北京文理研修學院“90后”新生齊艷偉說,她體質不太好,在軍訓第一天就暈倒了,但在短暫休息后,她仍咬牙堅持下來。她說:“在家還可以依賴父母,上大學了就要靠自己的力量解決難題。”北京美國英語(論壇)語言學院自考新生曹英嬌說,軍訓時教官看起來很嚴肅,但正是這樣的嚴格要求,使她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更懂得自立。
據一項調研報告顯示,“90后”大學新生有77%對自己“充滿自信”。在接受調查的“90后”新生中,有64.8%的學生認為自己“心態很好,易于接受新鮮事物”。這表明“90后”大學生個性更加獨立,在獨立思考與選擇上,表現出很高的自主性。
對此,北京文理研修學院招辦主任付浩認為,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心態開放,這是“90后”新生的長處,但他們在實際動手能力、經濟獨立性方面還較弱。他建議,一方面校方要安排相關的入學前講座和素質拓展訓練,另一方面,這些新生要通過自考這種學習形式,磨練自我意志,培養更強的自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