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市場信息學復習資料(八)
時間:
未知2
經濟類
71 簡述系統說明書的內容和作用?
答:系統分析結束時,系統分析員必須提交系統分析報告,稱作系統說明書,系統說明書是需求分析階段的成果,是與用戶交流的工具,也是系統設計的依據,并在系統測試、系統維護和系統的評價時使用。系統說明書將作為信息系統的重要文檔長期保存,其內容包括:(1)原系統調查和分析內容。(2)新系統邏輯模型(3)新系統信息量的估算,新系統數據處理方式的選擇以及關于選用計算機機種和外部設備的初步意見等。(4)成本估算。
72 簡述系統文檔對于信息系統開發的重要性?
答:軟件文檔化是軟件工程的基本要求,信息系統中的文檔甚至比程序更重要。在軟件工程中對系統開發的每一步驟都規定了相應的文檔,文檔的制作與系統開發同步展開,,是系統開發的組成部分。在生命期法中文檔被稱作各階段的里程碑。文檔可以幫助各種人員間的相互通訊,文檔能幫助我們記錄已經做了什么,還必須做什么,系統投入使用后,必須根據文檔進行日常的運行和維護,沒有完整的文檔,維護系統的程序員就無法理解程序,修改系統時或是無法下手,或是給系統增加隱患。
73 簡述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的基本思想以及它們的優缺點?
答: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是:把軟件的整個生命期分為需要分析、設計、開發、運行維護等階段,并嚴格規定各階段工作的任務、目標、提交的成果,甚至規定了工作的步驟和采用的工具。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建立系統的基本結構,實現基本功能;然后,在使用過程中逐步補充數據,修訂與增添有關模型和方法,滿足使用者的進一步要求。生命周期法的優缺點:生命周期法運用系統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按照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規律劃分階段,明確定義各階段的活動,自頂向下地對系統進行分析設計,保證用戶需求的貫徹執行。使用生命周期法對系統的每個微小情況都能給予更多的注意;強調了用戶的參與,最大限度滿足用戶的需求;整個開發過程的規范和嚴格定義,常常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系統;完整的文檔也使系統日后的維護工作更為方便。但是,生命周期法開發時間長;成本高;需要用戶提供完整的需求,對于需求不確定情況不適應;強調用戶的參與,但用戶與開發人員的交流不夠直接;開發過程較為復雜,不易適應環境的變化;生命周期法的開發是分階段進行的,某階段出現的錯誤將被帶到下一階段,并被擴大。原型法的優缺點:通常更能滿足用戶需求;適應需求不確定的情況;能較快地實現系統基本結構;開發成本低。但是為了加快系統開發的速度,常常導致系統質量的下降;沒有嚴格的開發文檔,維護較困難。
74 Nolan模型的六個階段?
答:信息系統不僅僅是技術系統,它還是一個社會系統,在進行信息系統規劃時要考慮到新的信息系統的運行環境,包括技術環境、組織環境和社會環境。Nolan觀察了大量實例,綜合信息系統的環境對企業信息化發展影響的特征,提出了企業信息化水平的分階段模型。他可認為企業信息化過程可分為初始階段、普及階段、規劃階段、集成階段、數據管理階段和成熟階段,這些階段是信息化過程的客觀發展規律,階段是不能超越的,但是可以根據各階段的特征進行規劃,從而縮短通過階段的時間。Nolan模型為我們的規劃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參考依據
75 信息系統基本環境?答:(1)技術環境。信息技術是現代信息系統的基礎,信息系統中的技術包括信息技術,信息系統開發技術和信息系統管理技術(2)組織環境。 組織環境是指組織的性質、運作機制和管理水平。(3)社會環境。包括人的信息意識和能力,政策與法規,組織文化和體制。
76 信息系統開發原則?
答:信息系統開發是以系統科學為理論根據的工程技術(1)整體性原則。(2)有序相關性原則。(3)動態性原則。(4)目標優化原則。(5)可行性原則。
77 組織建立信息系統的三種方式及特點?
答:組織通??捎萌N方式建立信息系統:一是通過購買,并在組織中實施;二是請信息系統開發公司來開發;三是由組織內部的人員開發。第一種方式簡單費用低,但是往往系統難以滿足組織的信息需求,特別是給日后的系統維護帶來極大不便;第二種方式是最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即能滿足組織信息需求,費用也不是很高,但是采用這種方式一定要注意在開發的同時建立自己的維護隊伍,否則會產生與第一種相同的問題;第三種方式對本組織的要求較高,項目小組必須有經驗豐富的人負責,項目小組的組成人員可以是專業信息系統人員,也要有最終用戶。
78 組織結構圖的定義及目的是什么?
答:組織結構圖的含義是:把所需要了解的組織,分解為若干部分,并把它們之間的行政隸屬或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用各部分之間的連線表示出來,這樣形成的示意圖就稱為組織結構圖。畫組織結構圖的目的在于,首先從系統總體上了解信息流動的粗略情況,抓住與本項目有關的信息流集中的部分,以便為下一步的現場業務調查確定目標。
79 模塊設計包括哪些活動及任務?
答:模塊設計有四個主要活動:數據設計、控制設計、輸入/輸出設計和程序設計。①數據設計的任務是要確定系統所需要的數據項和數據之間的關系,然后按照數據關系的理論建立數據文件或數據庫表。②控制設計的任務是設計一套控制措施來減少系統操作的差錯。③輸入/輸出設計是為系統的交互活動提供友好的用戶圖形接口④程序設計是對所有由計算機執行的模塊做出詳細的說明。
80 原型法的開發步驟?
答:原型法模糊了系統開發周期階段的界限,通??梢园阉殖伤膫€步驟:(1)確定基本需求:通過對用戶基本的信息需求的分析,建立系統的基本結構,基本需求可以包括基本軟硬件需求,估計成本和數據量。(2)構造原型:根據用戶的基本需求,建立一個能與用戶交流的系統。這一步工作的基本原則是:時間快,結構簡單,方便用戶使用。原型法通常要借助軟件工具,功能的完善則放在以后再做。(3)運行評價:這一步工作是以用戶為主,用戶運行原型系統對使用方式及使用效果提出評價和修改意見。這一步與下一步一起要反復多次,每次循環都使系統進一步完善,基本要求是盡可能使用戶能充分表達需求。(4)設計修改:根據用戶的要求修改設計原型然后返回到第三步,把修改后的系統再交與用戶運行。
81 最終用戶開發優缺點?
答:優點:最終用戶開發能提供很大便利,對只剩掃尾工作的項完全靠用戶自己完成。促進了組織的變革,并且組織把它作為開發信息系統的重要戰略。增加了用戶對信息系統的理解,更好地投入到系統開發中去。缺點:增加了系統的成本,系統質量往往不高,缺乏文檔,與其他系統結合困難,維護也很困難。對于大型組織來說,數據無法共享,最終導致數據難以控制。最終用戶開發方法適用的范圍是:完成個人數據分析、開發供自己使用的信息系統、開發簡單的決策支持系統、開發簡單的專家系統等。
答:系統分析結束時,系統分析員必須提交系統分析報告,稱作系統說明書,系統說明書是需求分析階段的成果,是與用戶交流的工具,也是系統設計的依據,并在系統測試、系統維護和系統的評價時使用。系統說明書將作為信息系統的重要文檔長期保存,其內容包括:(1)原系統調查和分析內容。(2)新系統邏輯模型(3)新系統信息量的估算,新系統數據處理方式的選擇以及關于選用計算機機種和外部設備的初步意見等。(4)成本估算。
72 簡述系統文檔對于信息系統開發的重要性?
答:軟件文檔化是軟件工程的基本要求,信息系統中的文檔甚至比程序更重要。在軟件工程中對系統開發的每一步驟都規定了相應的文檔,文檔的制作與系統開發同步展開,,是系統開發的組成部分。在生命期法中文檔被稱作各階段的里程碑。文檔可以幫助各種人員間的相互通訊,文檔能幫助我們記錄已經做了什么,還必須做什么,系統投入使用后,必須根據文檔進行日常的運行和維護,沒有完整的文檔,維護系統的程序員就無法理解程序,修改系統時或是無法下手,或是給系統增加隱患。
73 簡述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的基本思想以及它們的優缺點?
答: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是:把軟件的整個生命期分為需要分析、設計、開發、運行維護等階段,并嚴格規定各階段工作的任務、目標、提交的成果,甚至規定了工作的步驟和采用的工具。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建立系統的基本結構,實現基本功能;然后,在使用過程中逐步補充數據,修訂與增添有關模型和方法,滿足使用者的進一步要求。生命周期法的優缺點:生命周期法運用系統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按照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規律劃分階段,明確定義各階段的活動,自頂向下地對系統進行分析設計,保證用戶需求的貫徹執行。使用生命周期法對系統的每個微小情況都能給予更多的注意;強調了用戶的參與,最大限度滿足用戶的需求;整個開發過程的規范和嚴格定義,常常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系統;完整的文檔也使系統日后的維護工作更為方便。但是,生命周期法開發時間長;成本高;需要用戶提供完整的需求,對于需求不確定情況不適應;強調用戶的參與,但用戶與開發人員的交流不夠直接;開發過程較為復雜,不易適應環境的變化;生命周期法的開發是分階段進行的,某階段出現的錯誤將被帶到下一階段,并被擴大。原型法的優缺點:通常更能滿足用戶需求;適應需求不確定的情況;能較快地實現系統基本結構;開發成本低。但是為了加快系統開發的速度,常常導致系統質量的下降;沒有嚴格的開發文檔,維護較困難。
74 Nolan模型的六個階段?
答:信息系統不僅僅是技術系統,它還是一個社會系統,在進行信息系統規劃時要考慮到新的信息系統的運行環境,包括技術環境、組織環境和社會環境。Nolan觀察了大量實例,綜合信息系統的環境對企業信息化發展影響的特征,提出了企業信息化水平的分階段模型。他可認為企業信息化過程可分為初始階段、普及階段、規劃階段、集成階段、數據管理階段和成熟階段,這些階段是信息化過程的客觀發展規律,階段是不能超越的,但是可以根據各階段的特征進行規劃,從而縮短通過階段的時間。Nolan模型為我們的規劃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參考依據
75 信息系統基本環境?答:(1)技術環境。信息技術是現代信息系統的基礎,信息系統中的技術包括信息技術,信息系統開發技術和信息系統管理技術(2)組織環境。 組織環境是指組織的性質、運作機制和管理水平。(3)社會環境。包括人的信息意識和能力,政策與法規,組織文化和體制。
76 信息系統開發原則?
答:信息系統開發是以系統科學為理論根據的工程技術(1)整體性原則。(2)有序相關性原則。(3)動態性原則。(4)目標優化原則。(5)可行性原則。
77 組織建立信息系統的三種方式及特點?
答:組織通??捎萌N方式建立信息系統:一是通過購買,并在組織中實施;二是請信息系統開發公司來開發;三是由組織內部的人員開發。第一種方式簡單費用低,但是往往系統難以滿足組織的信息需求,特別是給日后的系統維護帶來極大不便;第二種方式是最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即能滿足組織信息需求,費用也不是很高,但是采用這種方式一定要注意在開發的同時建立自己的維護隊伍,否則會產生與第一種相同的問題;第三種方式對本組織的要求較高,項目小組必須有經驗豐富的人負責,項目小組的組成人員可以是專業信息系統人員,也要有最終用戶。
78 組織結構圖的定義及目的是什么?
答:組織結構圖的含義是:把所需要了解的組織,分解為若干部分,并把它們之間的行政隸屬或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用各部分之間的連線表示出來,這樣形成的示意圖就稱為組織結構圖。畫組織結構圖的目的在于,首先從系統總體上了解信息流動的粗略情況,抓住與本項目有關的信息流集中的部分,以便為下一步的現場業務調查確定目標。
79 模塊設計包括哪些活動及任務?
答:模塊設計有四個主要活動:數據設計、控制設計、輸入/輸出設計和程序設計。①數據設計的任務是要確定系統所需要的數據項和數據之間的關系,然后按照數據關系的理論建立數據文件或數據庫表。②控制設計的任務是設計一套控制措施來減少系統操作的差錯。③輸入/輸出設計是為系統的交互活動提供友好的用戶圖形接口④程序設計是對所有由計算機執行的模塊做出詳細的說明。
80 原型法的開發步驟?
答:原型法模糊了系統開發周期階段的界限,通??梢园阉殖伤膫€步驟:(1)確定基本需求:通過對用戶基本的信息需求的分析,建立系統的基本結構,基本需求可以包括基本軟硬件需求,估計成本和數據量。(2)構造原型:根據用戶的基本需求,建立一個能與用戶交流的系統。這一步工作的基本原則是:時間快,結構簡單,方便用戶使用。原型法通常要借助軟件工具,功能的完善則放在以后再做。(3)運行評價:這一步工作是以用戶為主,用戶運行原型系統對使用方式及使用效果提出評價和修改意見。這一步與下一步一起要反復多次,每次循環都使系統進一步完善,基本要求是盡可能使用戶能充分表達需求。(4)設計修改:根據用戶的要求修改設計原型然后返回到第三步,把修改后的系統再交與用戶運行。
81 最終用戶開發優缺點?
答:優點:最終用戶開發能提供很大便利,對只剩掃尾工作的項完全靠用戶自己完成。促進了組織的變革,并且組織把它作為開發信息系統的重要戰略。增加了用戶對信息系統的理解,更好地投入到系統開發中去。缺點:增加了系統的成本,系統質量往往不高,缺乏文檔,與其他系統結合困難,維護也很困難。對于大型組織來說,數據無法共享,最終導致數據難以控制。最終用戶開發方法適用的范圍是:完成個人數據分析、開發供自己使用的信息系統、開發簡單的決策支持系統、開發簡單的專家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