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藝考有哪些專業方向
傳媒藝考細分為播音主持類、編導類、攝制類、影視表演類、錄音等方向的考試。
播音類
播音類:播音與主持藝術、播音與主持藝術(雙語播音)、影視配音、禮儀等。
播音主持方向——播音專業面向廣播行業和語言表達相關單位的第一線,主持專業是電視與觀眾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為了更好的駕馭此項工作必須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廣泛的文化知識、藝術水準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具備較高的采訪能力、應變能力。
雙語播音方向——雙語播音需具備專業能力、綜合素質和本土意識,并在此基礎上培養自己的雙語播音主持能力。僅是外語程度好是不能真正勝任雙語主持工作的,雙語主持的重點在于“主持功力”,主持人在節目中所傳達的內容才是第一位的。
配音方向——配音專業需具備開闊的國際視野,良好的人文修養與藝術鑒賞力,系統掌握影視劇,電視劇動畫片等傳媒領域配音技術手段,能夠把握藝術創作與商業需求之間的平衡。
編導類
編導類、攝制類,同屬性專業,具體方向:廣播電視編導、廣播電視編導(文藝編導)、影視攝影與制作、攝影、戲劇影視文學、導演、制片管理、數字媒體藝術、藝術與科技等,涉及影視產業的上中下游三個環節。
傳媒專業需要的基本條件
1、能堅持學習 對專業感興趣,有專研深入發展興趣專業的決心,還要堅持學習,世界上的已知藝術門類最年輕的電影藝術才誕生了一百多年,都已經形成了各種風格流派手法技巧。
簡單的入門都已經好幾本書,更何況其他書法音樂舞蹈美術之類追溯不到誕生時間的藝術,從一門藝術的入門到高層次,其中不知幾年的成果要了解學習,不堅持就無法跟上這門藝術的發展進程、進而參與考試。
2、有自我調節能力 傳媒專業藝考生要要面對的問題比普通文化生要多的多,從心理調節到處理好專業課與文化課之間的平衡,承受的壓力都大于普通考生,藝考生上大學需要文化與專業雙上線,低分不代表不用學習,反而是越要走得遠,越要學得精、學得好。
中國傳媒大學錄取規則
1、按綜合分排名錄取。
戲劇影視導演、影視攝影與制作、攝影專業,在考生文化折算比值達到學校確定的本專業最低折算比值情況下,按照綜合分(綜合分=文化折算比值+專業折算比值)擇優錄取。綜合分相同,按專業排名擇優錄取。
按照專業課比值+文化比值=綜合比值 來錄取。
文化課比值=考生高考實際分數÷考生所在省文化課一本線分數
專業課比值=考生專業課實際分數÷專業課合格線,兩者比值相加就是綜合比值。
按照此種方式錄取的專業有:戲劇影視導演,影視攝影與制作,播音主持藝術,動畫,攝影,戲劇影視美術設計,音樂表演等。
2、按文化比值排名錄取。
廣播電視編導(電視編輯、文藝編導)、戲劇影視文學、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影像與網絡視頻、網絡與智能媒體設計)、藝術與科技(數字娛樂)、錄音藝術(錄音工程、音響導演)專業,
在考生文化折算比值 達到學校確定的本專業最低折算比值情況下,按文化折算比值擇優錄取。文化比值相同,按專業排名擇優錄取。
高考本科補錄時間
高考補錄一般在九月下旬,也就是部分大學開學以后,因部分被錄取考生沒有到校報到,被取消錄取資格而空出名額時,部分學校會進行補錄。
在高校確定要補錄后,會把信息上報教育主管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在收集完信息后,會將要補錄的學校名單下逐級下發,直到各縣級招辦。屆時各省招辦和縣招辦都會發出補錄通知,同時落榜考生也需要自己隨時留意補錄信息動態。
大學冷門專業該不該選
其實大學的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各有千秋。
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的選擇,大部分人看重的無非就是就業前景會怎樣的,想報考熱門專業,社會的需求大,供不應求,那么對于這些專業的同學來說,找工作就相對容易多了,而冷門專業則相反,難道這就意味著冷門專業就是一無是處了嗎?不是的,冷門專業也有自己的優勢,冷門專業雖然報考的人數比較少,但在一定程度上對于這些專業的同學出來找工作的競爭不會太大,比起熱門專業的競爭比來說小多了,在考公務員的時候,優勢就顯現出來了,熱門專業的人往往選的崗位都是熱門崗位,而冷門專業的人選擇的崗位則是比較冷門專業的崗位,在加上崗位專業的限制,于是就出現了很多冷門崗位無人問津的情況,這時候你報冷門專業,錄取的幾率是非常大的,這也就是為什么說冷門專業和熱門專業各有千秋的原因。
每個專業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在冷門專業做到足夠優秀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也能做到衣食無憂,社會的需求一直在變化,冷門、熱門專業都會變化,我們讀大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學到專業知識,更是學會學習各項專業知識。
選擇冷門專業有哪些注意事項
1、要有足夠的學習動力
不管你選擇這專業是因為調劑、還是因為興趣,都要對學習這學科有足夠的動力。你不一定非要對這學科有濃厚的興趣,但一定要有好感,而且這個好感可以促使你認真完成未來四年的學業。大學不同于高中,大學學習壓力不大,空閑時間多,最重要的是沒有老師和家長逼迫學習,所以學習主要靠自覺。
2、對未來有明確的規劃
既然你選擇了冷門專業,就要提前為畢業后的就業做好打算。因此,一個明確的未來規劃就非常必要。首先,你要對所選專業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明確它的就業方向和發展潛力。需要哪些額外知識來學好這學科?要到哪個行業實習?要不要考研?需要考取哪些證件?這些雖然不需要馬上明確起來,但要有一定的認識。
3、利用院校優勢選專業
同樣一個專業,無論冷門或熱門,就讀的高校將對你專業的學習以及將來的就業產生直接的影響。相對來講,熱門專業可能在任何一個學校都能得到較好的學習與就業資源,而冷門專業則可能選擇相應的優勢院校會更有優勢。也就是說,你選擇的這個專業,哪個學校在這方面更強,它就更值得你去考慮。
4、對專業有足夠的了解
不管是挖掘學習動力,還是制定規劃,都是在對所選專業有足夠了解的大前提之下。如果你選了這專業后,發現實際和預期相差太大,就會有很大問題。雖然有些學校可以申請換專業,但都是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才允許。因此,切忌先入為主、盲目選擇。
志愿填報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專業(類)+院校
采取一所院校一個招生專業(類)為一個志愿,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統一錄取模式。
模式特點:專業平行志愿是同一類別、同一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對平行關系的專業(類)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個專業(類)為志愿單位,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進行投檔。
填報須知:直接投檔到某院校某專業(類),不存在專業服從調劑,不用擔心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考生既可選擇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也可選擇同一高校的不同專業,還可以選擇不同專業下的不同高校。
院校+專業組
由院校根據人才培養需要和不同專業(含專業或大類)的科目要求設置,是本科志愿填報的基本單位。
模式特點:一所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科目要求需相同。同一院校科目要求相同的專業可分設在不同的院校專業組中,但這些院校專業組的科目要求須相同。
填報須知:該模式以一個院校加一個專業組為一個志愿單位,將每一個志愿細化到專業組。考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可選擇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組作為志愿,專業調劑限于同一專業組內調劑。
平行志愿
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
模式特點: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分數高的學生先投檔。某一個考生投檔時,先看其成績是否夠A院校提檔線;如不夠,再看B院校;如此類推,直到檢索到考生分數符合的志愿院校后,將其投檔至該院校。
填報須知:檢索考生填報的院校志愿時,是按邏輯順序即A、B、C、D......院校依次進行的。當考生總分符合首先被檢索的A院校投檔條件時,且A校有計劃余額,該生即被投到A院校。填報時,應在各志愿院校之間拉開適當梯度。
順序志愿
在同一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多個院校志愿有先后順序,每個志愿只包括一所院校。
模式特點:把考生的高考志愿作為錄取投檔的第一要素,最大程度滿足考生的志愿要求。投檔時對選報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確定的錄取原則、調檔比例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投檔。
填報須知:選報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確定的調檔比例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投檔,第一志愿錄取結束后再進行第二志愿投檔錄取。例如考生將A校放在第二志愿,如果A校一志愿已經招滿且不預留招收二志愿的名額,那么無論該生分數多高,檔案都不會投向A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