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中考語文傳記閱讀試題及答案
山東中考語文傳記閱讀原文
有人問過嚴文井,喜愛小動物和寫童話,兩者有什么關系。他回答道:“沒有孩子,沒有孩子的眼睛和心靈,沒有美麗的幻想,沒有浪漫的精神……則一定不會有童話。”
柔和,是嚴文井最愛用的一個詞,在他的作品中頻頻出現:“我的心是柔和的”、“妻看著我,目光漸漸轉向柔和”、“我們的心很柔和,還要繼續保持柔和”。
他的代表作《啊,你盼望的那個原野》,寫給他去世的愛人,他們在投奔延安的路上相遇,然后相愛,直到他生命的盡頭。時至今日,還有讀者感嘆:“奇怪,一個老頭,怎么能寫出那么唯美、感性的文字?”于是,便有文學評論家把這個有著“蘇格拉底似的謝頂”,長著又圓又大額頭的“童話爺爺”,比喻成“一口井”,“那種流淌出的柔和的美感,好像是底色,鋪陳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間。”
但在那個“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里,這樣的“資產階級情調”,無疑不合時宜。盡管長期擔任作協的領導,但在旁人眼中,嚴文井似乎屬于“刻意被權力邊緣化的角色”。“__”中,他的一次檢討竟這樣開頭:“春天,我看見一個穿紅衣的少女騎著自行車從林陰道上過來,我感受到一種詩意和美……”作家閻綱回憶,“5?16”之后,他被打成現行反革命,白天干活兒,晚上接受批斗,用強烈的燈光照著,不讓睡覺。一天夜里,他經過嚴文井床頭,蚊帳中突然伸出一只手來,塞給他幾顆水果糖,使得他“原本絕望的心,頓生出強烈的感激”。
在韋君宜出版了《思痛錄》后,許多人勸嚴文井也寫寫那段歲月的回憶,他卻拒絕了,因為“不好說”,而且“會傷害許多人”。他寧愿用一幅自畫像來解剖自己,并鄭重地鈐上了自己的印章,分贈給同事和朋友。于是,這幅嘴和臉都扭曲了的自畫像,被人視為“他和他同時代的知識分子的精神肖像”。
嚴文井留世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不到300字的散文。向他約稿的編輯回憶,嚴文井反復修改,整整寫了一年零八個月。他用這樣的筆調寫道:“……我本來就很貧乏,干過許多錯事。但我的心是柔和的,不久前我還看見了歸來的燕子……”
2005年,嚴文井離世。一個前去他家采訪的記者驚訝地發現,這個中國兒童文學泰斗的家,只是一套不到70平方米的“陋室”。除了老舊的單人床和書桌,剩余的空間都被書本占滿。屋內能見著的唯一的光亮,就是窗外的一棵綠樹。樹下,埋著他親手安葬的愛貓“歡歡”。
山東中考語文傳記閱讀題目
15.根據文意,怎樣理解標題“嚴文井:一口柔和的井”?(2分)
16.為什么嚴文井拒絕寫回憶錄,而寧愿畫一幅嘴和臉都扭曲了的自畫像分贈給同事和朋友?分別體現了嚴文井怎樣的思想性格?(3分)
17.文章從描寫嚴文井和他養的貓開始,篇末以嚴文井親手安葬愛貓結束,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從思想內容和表現手法兩方面進行簡要分析。(4分)
山東中考語文傳記閱讀答案
15.作者把嚴文井比喻成一口井,流淌出柔和的美感,(1分)同時也突出了柔和是嚴文井的個性和作品的主要特征。(1分)
16.嚴文井拒絕寫回憶錄是因為怕傷害許多人,表現了他寬以待人的思想性格;(1分)嘴和臉都扭曲了的自畫像,象征著那個“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里,精神被壓抑、人性被扭曲的知識分子的形象,這既含蓄地流露出嚴文井對那個年代的災難的憤懣,也表現了嚴文井嚴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思想性格。(2分)
17.這看似平凡的生活小節,表現了嚴文井自始至終喜愛貓,也揭示了他喜愛小動物與童話的關系,說明他像小孩喜愛小動物那樣的純真,擁有孩子般的眼睛、心靈、幻想和浪漫,才能寫出童話。從表現手法上看,作者善于抓住最能表現嚴文井個性的細節進行描寫,增加傳記的真實性和感染力;首尾呼應,結構緊湊。(思想內容理解恰當,給2分;表現手法分析恰當,給1分;文句通順,給1分。如果從其它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山東中考語文傳記閱讀試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