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現代文閱讀精選題及答案
初一現代文閱讀原文
“九一八”事變前夕,梁思成夫婦離開東北大學回到北平加入中國營造學社,從事中國古建筑研究,改變了過去只注重文獻考證的研究方法,組織調查隊,從1931-1937年間走遍了華北地區,到偏僻的鄉村探尋古代建筑,對諸如五臺山佛光寺(唐)、太原晉祠(宋)等進行測繪、攝影、分析、研究鑒定,寫出有科學價值的調查報告。他是第一個運用現代科學方法,對我國古建筑進行分析研究的學者。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梁思成在大后方極端困難情況下,完成了我國第一部《中國建筑史》,填補了中國建筑史研究空白。1945年抗戰勝利后,梁思成創辦了清華大學建筑系,并于1948年與弟弟梁思永一起,當選為第一屆中國院士。
梁思永是著名考古學家,曾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考古學和人類學。1930年畢業后,回國做考古工作。1931年參加河南安陽小屯和后岡的挖掘,秋季參加山東歷城龍山鎮城子崖第二次挖掘。他的工作提高了中國考古發掘的科學水平,使之納入近代考古學的范疇。他主筆的《城子崖遺址發掘報告》是我國首次出版的大型田野考古報告。考古界對龍山文化類型的劃分,仍導源于梁思永半個多世紀以前的創見。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他們又都和他們的父親一樣,有一顆愛國的心。”梁啟超的外孫女吳荔明提到梁家滿門俊秀時,說:“公公梁啟超真可以含笑九泉了。”
梁啟超的曾孫梁鑒說:“梁家比較自由,關心孩子,又不干涉孩子的選擇。”這與梁啟超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分不開。
他從不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兒女們。他很希望次女梁思莊學生物,但女兒興趣不大,他便寫信道:“聽見你二哥說你不大喜歡學生物學,既已如此,為什么不早同我說?凡學問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不必泥定爹爹的話。”
梁家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幾十年來,梁家的凝聚力始終很強。他們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誰年齡最大,誰就是家里的“頭”,經過民主協商,少數服從多數,家中一切重大事件都由他最終拍板決定。
“我說你是人間四月天,笑聲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四月天。”當年,年輕的母親林徽因為初生的梁從誡寫下這首詩。梁從誡曾是歷史學家、出版社編輯。1979年、1980年,他有兩次在北京為美國訪問團會見鄧小平做翻譯。1993年,梁從誡開始關注民間環境保護活動,領導創建了中國第一家完全民辦的環境保護組織“自然之友”。“自然之友”成立后,他辭掉了公職,拋棄了待遇,先后開展了保護川西洪雅天然林、滇西北德欽縣原始森林滇金絲猴、藏羚羊等工作,并參與可可西里地區的反盜獵行動。
誡之子梁鑒說,“梁家幾代人,體現著知識分子的良知,有‘士風’。”對孩子品行的要求上,梁家的教育更傾向于傳統的中國士人。梁啟超曾說:“你如果做成一個人,智識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個人,智識卻是越多越壞。”
初一現代文閱讀題目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梁思禮在卡爾頓學院懷著工業救國的思想,很快獲博士學位。他的大學生活相當清苦,靠打臨工來維持生活。
B.父親梁啟超經常給孩子們講課,雖然梁思禮國文課沒怎么學,但愛國這一課他不曾落下半節。
C.梁思永的考古工作提高了中國考古發掘的科學水平。梁思永半個多世紀以前對龍山文化類型的劃分,考古界還在延用。
D.“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他們又都和他們的父親一樣,有一顆愛國的心。”梁啟超的外孫女吳荔明的這一段話,是為了證明梁家人沒有辜負梁啟超的期望。
E.梁啟超從不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兒女們,讓他們自由發展,他很希望次女梁思莊學生物,但女兒興趣不大,父親只好寫信表示順從女兒的意愿。
(2)請用簡要語言概括梁思禮、梁思成、梁思永三院士的成就。(6分)
(3)文章多次引用梁家人的話,這樣寫有什么作用?(6分)
(4)為什么說梁家“滿門俊秀,有士者之風”?請根據材料作合理探究。(8分)
初一現代文閱讀答案
(1) C3分,D2分,E1分(A 在普渡大學獲博士學位,張冠李戴;B梁啟超逝世時,梁思禮還不到五歲,所以說父親對他的影響很小,但精神卻通過兄長和姐姐傳給了他。混淆是非;E“只好”不對,曲解文意)
(2)梁思禮:1)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之一。2)提高大型運載火箭的制導精度。
梁思成:1)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學家創辦了我國北方第一個建筑系。2)在古建筑研究上,改變了過去只注重文獻考證的研究方法。3)他是第一個運用現代科學方法,對我國古建筑進行分析研究的學者。4)完成了我國第一部《中國建筑史》,填補了中國建筑史研究空白。5)1945年抗戰勝利后,梁思成創辦了清華大學建筑系。
梁思永:1)是著名考古學家。2)他的工作提高了中國考古發掘的科學水平,使之納入近代考古學的范疇。3)他主筆的《城子崖遺址發掘報告》是我國首次出版的大型田野考古報告。4)考古界對龍山文化類型的劃分,仍導源于梁思永半個多世紀以前的創見。
(3)1)豐富了文章的內容。文章本來就是寫梁家的人和事,引用梁家人的話,也應是文章的必寫內容之一。2)貫穿了文章的各個部分。如引用梁啟超的“人必真有愛國心,然后方可用大事”一句話,就引出對梁家三院士的記述。引用梁鑒的話“梁家比較自由,關心孩子,又不干涉孩子的選擇”轉入寫梁家的教育風格。最后引用梁鑒的話“梁家幾代人,體現著知識分子的良知,有‘士風’”是對文章的總結。3)突出文章的主題。提示梁家人有士風之因。4)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和可讀性。用梁家人自己的話來證明文章的觀點,是不二的選擇,給讀者的感覺是更真實。而且這些話多是從不同角度來引用,從寫作的角度來講,是變換了不同的敘述方式,從讀者的角度來講,趣味性會更強。
(4)1)梁啟超九個子女,各個菁秀,其中三個成了院士。2)受父親的影響,“愛國”這一課他們都學得很好,熱心公益事業,梁思禮獲博士回到新中國。梁思成回國后,他就去當時比較艱苦的東北大學。梁從誡關注民間環境保護活動,領導創建了中國第一家完全民辦的環境保護組織“自然之友”。他辭掉了公職,拋棄了待遇,先后開展了保護川西洪雅天然林、滇西北德欽縣原始森林滇金絲猴、藏羚羊等工作,并參與可可西里地區的反盜獵行動。3)梁家比較自由,關心孩子,又不干涉孩子的選擇。4)梁家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幾十年來,梁家的凝聚力始終很強。5)吃苦耐勞。1941梁思禮大學生活相當清苦,在餐廳當洗碗工和侍者,暑假在紐約北面的銀湖灣當救生員。梁思成他就去當時比較艱苦的東北大學,創辦了我國北方第一個建筑系。6)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如梁思禮養豬的故事。
初一現代文閱讀精選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