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忠上人詩原文及翻譯賞析
《顯忠上人詩》原文
廬山將欲雪,瀑布結成冰。
尋跡數百載,歷危千萬層。
師來笑賈島,只解詠嘉陵。
《顯忠上人詩》注釋
①顯忠上人:釋(和尚)顯忠,號祖印禪師,生活于仁宗時代。為南岳下十一世,金山穎禪師法嗣,住越州石佛寺。上人,佛教稱具備德智善行的人。后來作為對僧人的敬稱。
②遠公:慧遠,東晉雁門樓煩人。俗姓賈。也稱廬山慧遠,師事名僧道安。后入廬山,居東林寺,與劉遺民、宗炳、慧永等十八人結白蓮社。在山三十余年,凈土宗推尊為初祖。此處借指釋顯忠。
③頗聞句:《高僧傳》《廬山蓮宗寶鑒》等書多載慧遠及白蓮社中諸僧事,故云。
④尋跡二句:指釋顯忠搜求自晉朝至唐末南明山幾代僧人對寶相寺佛像、殿閣慘淡經營的史實,并跋山涉水,訪求遺跡,均寫入詩篇。
⑤師:對釋顯忠的尊稱。賈島:唐代詩人(公元779—843年),范陽人,字閬仙,一作浪仙。初為僧,法號無本。后還俗,屢試不第。官終普州司戶參軍。苦吟派詩人,詩風清奇苦僻,著重鍛字煉句。
⑥詠嘉陵:今存賈島集未見有詠嘉陵篇及句,恐已佚。嘉陵:當指嘉陵江,源出陜西風縣東北嘉陵谷。
《顯忠上人詩》翻譯
從前閱讀高僧慧遠的傳記,知道很多有關僧人高尚的德行。
如今冷寂的廬山就要下雪,著名的瀑布將結成冰凌。古詩百科
你搜尋數百年僧人修寺的史實,晉代高僧的業績你來繼承,你經歷千難萬險爬山涉水,記錄下周圍的山水環境。
你詩中的境界清遠開闊,應當哂笑賈島只知歌詠嘉陵。
《顯忠上人詩》賞析
仁宗時釋顯忠寫了《南明山寶相寺十五題》并序,詩篇詠歷代高僧對佛寺建筑的慘淡經營及佛寺周圍的山水風景。其詩序云:“惜其東南之勝勢,此亦一焉,而未見好事者與鬯發,然欲其名之遠,非歌詠不能伸之。暇日因歷訪其可尚,得境物,命為一十五題,雜擊賦之。”梅堯臣此詩贊美顯忠“尋跡數百載,歷危千萬層”爾后寫下的詩歌,并將他比擬晉代高僧慧遠。同時哂笑賈島詩境界狹隘。
《顯忠上人詩》作者簡介
梅堯臣(公元1002—1060年),字圣俞,行二,又稱梅二十五。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稱宛陵先生。父梅讓務農,叔梅詢進士及第,歷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梅堯臣因以“門蔭”補太廟齋郎。歷桐城、河南、河陽三縣主簿,及建德、襄城知縣等職。仁宗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賜同進士出身,為國子直講,累遷至尚書都部員外郎。任河陽主簿時,受到錢惟演賞識,為之延譽,又受到歐陽修、尹洙等人推重,并與歐成為莫逆之交。梅是北宋詩__新的主將之一,與歐陽修、蘇舜欽齊名,并稱“梅歐”或“蘇梅”。《宋詩鈔·宛陵詩鈔》引龔嘯語稱其“去浮靡之習于(西)昆體極弊之際,存古淡之道于諸大家未起之先”。多有反映時事和民生疾苦的篇章。詩風平淡含蓄。藝術上提出“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的著名主張。詩間有雄奇險怪之作。不少詩作過于古硬質樸,較少文采,亦多議論化、散文化傾性,平淡有余而情韻不足。《宋史》本傳稱其“善談笑,與物無忤,談嘲刺譏托于詩,晚益工。有人得西南夷布弓衣,其織文乃堯臣詩也,名重于時如此。”他對宋詩的發展有重要影響。有《宛陵先生集》。
猜你感興趣:
1.節南山原文翻譯及賞析
2.那原文翻譯及賞析
3.敝笱原文翻譯及賞析
4.立春偶成詩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5.陳太丘與友期原文翻譯及賞析
6.長發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