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原文及翻譯賞析
《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原文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注釋
①梅子:指梅樹的果實,成熟時呈金黃色。
②杏子:指杏樹的果實。杏樹是落時喬木。葉子寬卵形,花單性,白色或粉色,果實圓形,成熟時黃紅色,味酸甜。
③肥:指果實飽滿,已成熟。
④麥: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子實用來磨面粉,也可用來制糖或釀酒。
⑤稀:稀疏,很少。
⑥日長:白天變長了。日,指白天。
⑦籬落:籬笆。用竹子、蘆葦、樹枝等編成的遮攔的東西,一般環繞在房屋、場地等的周圍。
⑧惟有:只有。
⑨蛺蝶:蝴蝶的一類,成蟲:赤黃色,幼蟲灰黑色,身上有很多刺。有的吃麻類植物的葉子,對農作物有害。
《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翻譯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簡析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兩句寫出梅黃杏肥,麥白菜稀,色彩鮮麗。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后兩句寫出晝長人稀,蜓飛蝶舞,以動襯靜。
《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賞析
此組詩為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范成大在石湖養病時創作的,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各十二首,共六十首,都是描寫鄉村生活——農村景物、風俗人情和農民生活。風格清新明快、優美流暢、富有韻味,具有民歌的特色,是古代田園詩集大成者。這首詩選的是“夏日”詩中的一首。
初夏正是梅子金黃、杏子肥的時節,麥穗揚著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盡正在結籽,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夏季的白天越來越長,在這漫長的夏日里,籬笆旁邊的路上沒有人經過,只有悠閑的蝴蝶和蜻蜓在飛舞。全詩寫出了農村恬淡祥和的自然風光。
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將江南夏日風光描述得形象逼真,使人有歷歷在目之感。寫人而不見人,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白日的時間越長,籬邊行走的人越少。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蜒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把夏日里蜒飛蝶舞的情景寫活了。
全詩無一字言農事,無一語寫勞動,然而,透過句旬詩行,讓我們看到農村的真實面貌。全詩不著一個“忙”字,但農民的繁忙情景自見。同時,三句寫景也處處蘊含著一種情感,一種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一種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詩描寫景物,不重辭采,意境活潑自然。整首詩讀來淺顯易懂,語言質樸清新,親切感人。
《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晚年退居家鄉石湖,自號“石湖居士”,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宋高宗紹興年間進士。官至參知政事。曾出使金國,幾被殺,堅強不屈,大義凜然。詩與尤袤、楊萬里、陸游并稱“南宋四大家”。
猜你感興趣:
1.節南山原文翻譯及賞析
2.那原文翻譯及賞析
3.敝笱原文翻譯及賞析
4.立春偶成詩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5.陳太丘與友期原文翻譯及賞析
6.長發原文翻譯及賞析
7.月下獨酌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