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及答案
時間:
焯杰2
基礎知識
武漢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一)
不靜月斜處,偏驚白頭翁。何須怨搖落,多事是春風。
【注】吳嘉紀(1613—1684),字賓賢,號野人,明末清初詩人。明亡后絕意仕途,隱居家鄉,以布衣終身。
8.全詩是怎樣描述秋天落葉的?為什么落葉偏使白頭翁“驚”呢?(5分)
9.詩的尾聯是什么意思?它體現了詩人什么樣的人生態度?(6分)
武漢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答案
8.按時間順序寫葉由枝上落至戶庭的過程。暮秋月夜,風吹葉落,散落的枯葉在院子里發出蕭蕭瑟瑟的聲音。白頭老翁之所以“驚”,是因為他從落葉中感到了時間的推移,而由此感慨自己生命流逝,人生衰老。
9.落葉何必要埋怨秋風將它搖落呢?這是因為它在春風中就隱含了多變故的命運。生命規律就是有興必有衰,應當從容面對,尾聯體現了詩人達觀從容的人生態度。
武漢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二)
晚登江樓有懷
唐·李嘉祐
獨坐南樓佳興新,青山綠水共為鄰。
爽氣遙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
心閑鷗鳥時相近,事簡魚竿私自親。
只憶帝京不可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注】李嘉祐,天寶年間進士,授秘書正字。以罪謫鄱陽,貶為江陰令。
8.詩歌首聯與頷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并賞析其表達作用。(5分)
9.結合頸聯與尾聯,理解詩中的“心閑”與“欲沾巾”。(6分)
武漢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答案
8、詩中借碧水邊青山矗立,渡頭秋高氣爽,夕陽下有人渡江營造了一幅優美恬淡的秋光圖。(3分)表達了詩人陶醉于大自然的喜悅之情,也反襯了詩人被貶的失意與落寞。(2分)
9.(1)“心閑”,表層是悠閑自得,觀鳥垂釣,深層則是被貶之后的苦悶與失意。(2)“欲沾巾”,表現出眷戀京城、渴望再得任用而未能的悲愁。(3)“心閑”與“欲沾巾”并不矛盾,心閑更襯內心的苦悶。(每點2分)
陜西高考文言文閱讀試題附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