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中考詩歌鑒賞精選題及答案
樂山中考詩歌鑒賞精選題(一)
端居不出戶,滿目望云山。
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閑。
遙知遠林際,不見此檐間。
好客多乘月,應門莫上關。
(選自《全唐詩》)
(1)“滿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認為這兩個字用哪個更好?請說明理由。(2分)
(2)請結合詩句說明頷聯采用了哪些表現手法。(3分)
(3)你如何理解詩中的“閑”字?(3分)
樂山中考詩歌鑒賞精選題答案
(1)“望”:照應題目中的“登臺”,引出后面描寫的景物。
或“空”:①營造空曠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態。
(2)①動靜結合。落日與鳥,是動態描寫;秋日原野,是靜態描寫。
②寓情于景。通過描寫秋原的空闊,表現出詩人閑適的心境。
(3)一個“閑”字,點出閑景、閑人、閑心,寫出了困境之美、閑適之情。
(1)【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名師點睛】煉字的題目注意從煉意、煉境、鏈結構和煉手法等角度進行分析,一般都有煉意的內容,如是寫景的詩句往往有煉意的成分,煉結構主要是統領全詩或在詩歌的結構中起關鍵的作用,如轉折、過渡等,煉手法主要是修辭和表現手法。答題時先答出字的含義,然后從以上幾個方面分析效果。此題主要從煉結構、煉意和煉境的方面考慮。
(2)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表現手法的題目,答出表現手法,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效果。
【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名師點睛】詩歌的藝術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現手法和修辭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懷、托物言志、懷古傷今,表現手法主要是對比、擬人、烘托、動靜、虛實、抑揚、用典等,修辭主要是比喻、擬人、對偶、借代、設問、反問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詩歌或某一部分,表現手法和修辭集中在某一聯詩句。答題時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結合詩歌內容分析為什么是這種手法,然后分析藝術效果。如此題主要從借景抒情和動靜結合的角度回答。
(3)試題分析:這是一道理解詩中詞語并表明情感的題目,首先答出表層的含義,然后分析暗含的情感。
【考點定位】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名師點睛】詩歌的情感的分析注意從詩歌的抒情方式和詩中的重點詞語入手分析,此題是王維的詩歌,表明情感的詞語就是“閑”,所以從詞語的角度很難找到突破口,因此要從抒情方式的角度進行分析,此題是借景抒情,因此從景物的特征分析為“閑景”,進而分析表達的情感為“閑心”和“閑情”。
樂山中考詩歌鑒賞精選題(二)
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8~9題。
內宴奉詔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學六韜②,英名常得預時髦③。
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
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風起,羞見盤花舊戰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將, ②六韜:古代兵書。 ③時髦:指當代俊杰。 ④陣云:戰爭中的云氣,這里有站陣之意。
8.詩的頸聯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軟,眼昏猶識陣云高”,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好?為什么?請簡要分析。(5分)
9.這首詩與辛棄疾的《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題材相似,但情感基調卻有所不同,請指出二者的不同之處。(6分)
樂山中考詩歌鑒賞精選題答案
8.觀點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認自己已年老體衰的客觀現實,但強調即便如此,也還是能夠沖鋒陷陣;②更強烈地表現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殺敵報國的剛毅精神。
觀點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認為雖然歲月流逝,但身體依然強健,當然還可以沖鋒陷陣,為國驅馳;②表現作者心存隨時準備殺敵報國的堅定信念,而忘記自己老之將至。
9.①曹詩寫自己雖已年老,但報國之心猶存,重在表達“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詞通過追懷金戈鐵馬的往事,表達英雄白首,功業未成的悲慨。
8.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詩的頸聯又做‘臂弱尚嫌弓力軟,眼昏猶識陣云高’,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好?為什么”考查詩歌語言中的煉字。詩歌的語言歷來“言有盡而意無窮”,因此要多角度加以剖析,應從形式到內容、由表及里的闡述。此題是兩問,第一問表明觀點,第二問分析觀點。
【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9.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這首詩與辛棄疾的《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題材相似,但情感基調卻有所不同,請指出二者的不同之處”這是考查詩歌中的情感,本題是比較兩首詩歌情感的不同之處。
樂山中考詩歌鑒賞精選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