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教案及反思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課文原文:
過了一會兒,都德也來了。他一來就談起巴黎的事情,講敘著這個貪圖享受、尋歡作樂并十分活躍和愉快的巴黎。他只用幾句話,就勾畫出某人滑稽的輪廓。他用他那獨特的、具有南方風味和吸引人的諷刺口吻談論著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他的頭很小卻很漂亮,烏木色的濃密卷發從頭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須連成一片;他習慣用手捋著自己的胡子尖。他的眼睛像切開的長縫,瞇縫著,但卻從中射出一道墨一樣的黑光。也許是由于過度近視,他的眼光有時很模糊;講話時調子有些像唱歌。他舉止活躍,手勢生動,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接著來的是左拉。他爬了六層樓的樓梯累得呼呼直喘。一進來就歪在一把沙發上,并開始用眼光從大家的臉上尋找談話的氣氛和觀察每人的精神狀態。他很少講話,總是歪坐著,壓著一條腿,用手抓著自己的腳踝,很細心地聽大家講。當一種文學熱潮或一種藝術的陶醉使談話者激動了起來,并把他們卷入一些富于想象的人所喜愛的卻又是極端荒謬、忘乎所以的學說中時,他還變得憂慮起來,晃動一下大腿,不時在發出幾聲:“ 可是……可是……”然而卻被別人的大笑聲所淹沒。過了一會兒,當福樓拜的激情沖動過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開始說話,聲音總是很平靜,句子也很溫和。
左拉中等身材,微微發胖,一副樸實但很固執的面龐。他的頭像古時意大利版畫中人物的頭顱一樣,雖然不漂亮,但表現出他的聰慧和堅強性格。在他那很發達的腦門上豎立著很短的頭發,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長滿濃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斷了。這張肥胖但很堅毅的臉的下半部都覆蓋著修得很短的胡須,黑色的眼睛雖然近視,但透著十分尖銳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總使人感到有點嘲諷,他那很特別的唇溝使上唇高高地翹起,又顯得十分滑稽可笑。
漸漸地,人越來越多,擠滿了小客廳。新來的人只好到餐廳里去。這時只見福樓拜做著大幅度的動作(就像他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一步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的衣褲鼓起來,像一條漁船上的風帆。他時而激情滿懷,時而義憤填膺;有時熱烈激動,有時雄辯過人。他激動起來未免逗人發笑,但激動后和藹可親的樣子又使人心情愉快;尤其是他那驚人的記憶力和超人的博學多識往往使人驚嘆不已。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話結束一場辯論。思想一下子飛躍過縱觀幾個世紀,并從中找出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較。于是,就像兩塊同樣的石塊碰到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出來。
最后,他的朋友們一個個地陸續走了。他分別送到前廳,最后再單獨和每個人講一小會兒,緊緊握握對方的手,再熱情地大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課文教案:
教學設想
本文刻畫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顯示了莫泊桑在人物描寫上的卓越才能。在學習時,應著重體會作者從人物肖像、言談舉止、神態等多方面描繪人物的方法。作者善于捌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點,各有側重地進行描繪,在敘述和描寫中插入的抒情議論,很好地表現出入物的性格特征,閱讀時也應好好體會。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作者。指明學生回答作者的基本情況(可聯系《我的叔叔于勒》)。
二、指導閱讀“自讀提示”,掌握課文的重點
三、學生初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新詞
1.給疑難字詞正音正字。
魁梧 簡陋 魅力 義憤填膺
2.解釋下列詞語。
魁梧 簡陋 魅力 局促 義憤填膺 空前絕后
四、學生垃朗讀課文
五、組織討論
1.作者寫了幾個人物?其中寫誰的肖像描寫最多?其次是誰?明確:四個人物: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寫左拉的肖像描寫最多,其次是都德。
2.作者寫人物的語言,有沒有具體展開談話的內容?
明確:沒有具體展開談話的內容,而只是概述他們的談話內容,著重描寫他們談話的聲調儀表,評論他們的口才,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3.作者在進行行動描寫的時候,誰寫得詳,誰寫得略?
明確:福樓拜、左拉的行動描寫較詳,都德的行動描寫則一筆帶過。
福樓拜是最活躍的中心人物,著墨較多。左拉的坐姿較為特殊,因此也有較多筆墨的描寫。
4.以寫左拉為例,看看作者是如何寫的。
討論明確:寫左拉,抓住他體質較差,不善言談的特點。如“他爬了六層的樓梯累得呼呼直喘。一進來就歪在一把沙發上”,“他很少講話,總是歪坐著”。
描寫左拉的肖像時,隨處議論點出了他的性格特點:“樸實但很固執”,“聰慧和堅強”,“堅毅”,“十分滑稽和戲謔”。
5.指名學生概括:作者是如何寫屠格涅夫的?
六、小結
作者憑著自己細致敏銳的觀察和生動傳神的筆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點,各有側重地進行描繪,讓一個個人物活靈活現地展示在我們面前。這就告訴我們,描寫人物,一定要抓住特點,有所側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
七、布置作業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教學反思: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畫人物的文章,作者抓住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運用了多種描寫方法刻畫人物。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1 激發學生讀外國名著的興趣。2 學習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運用語言、外貌、行動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第一課時,我課前布置學生查找五位作家的資料,識記作家的代表作。課堂上展示學生的資料,再用課件補充資料,落實“激發學生讀外國名著的興趣”這個目標。
第二課時,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步驟:
1、作家代表作知識搶答。
2、理解、掌握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3、談收獲,悟寫法。
4、練筆,學習描寫人物。第二個步驟是重點,我主要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究的方式來理解、掌握這個重點。
【存在問題】
1、 時間安排有些倉促,學生討論、思考的時間還不夠。
2、學生回答得不夠全面時,就急于把答案告訴學生,沒有引導學生深入課文仔細查找答案。
3、板書的內容過多,不夠簡練。
4、不應對四位作家平均用時,應以點帶面,重點研討對“左拉”的描寫,其余作簡要分析。
5、應增加“人物特征比較”環節。比如:都描寫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有動作描寫,各人的習慣動作有什么不同;都德與福樓拜都能言善辯,可是又有什么區別。如果能讓學生在對比中發現差異,就會對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畫人物有更深的理解。
6、由于缺少了對比這個環節,學生“談收獲,悟寫法”就談得不夠深,也由于學生談得不夠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觀點展示給學生看;另一方面,是擔心“練筆”這個環節時間不夠,就草草結束。如果能讓學生在“悟寫法”這個環節中深入思考,讓學生真有所悟,寧可刪掉“練筆”這個環節。應根據學生的能力、興奮點來取舍教學環節,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教案及反思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