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廣州中考多所高中設全省招生班
有學校面向優秀貧困生首設全省招生班
不過,開設全省招生班的多所高中學校強調,試點全省招生班更在于其公益助學、教育幫扶意義。廣州七中有關負責人介紹,七中開設的“遂志班”由團主辦、七中承辦,主要是希望通過開展教育精準扶貧,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助力脫貧攻堅,幫助“扶貧先扶智,徹底阻斷貧困鏈條”。“因此,面向全省招收的45名優秀初三應屆畢業生,凡是貧困家庭子女享有減免交三年學費、住宿費,適當補助伙食費、交通費,獎勵校服政策。”
據悉,培正中學的“培英計劃·紅藍班”也是團發起的廣東中學名校公益助學行動。入讀的貧困學生也將享有上述幫扶,其他學生亦可酌情減免學雜費、住宿費等費用,適當補助伙食費。
多所名校高中特色課程班擴容
除了多所高中首設全省招生班外,多所名校高中特色班“擴招”。
今年4月份,廣州地區名校高中特色班不約而同集體“擴招”:華師附中“奧校特長班”今年招生人數增加12人;省實今年南山班面向廣東戶籍非廣州戶籍招生人數比去年增加40個名額,獨立批“南山-格致班”比去年招生增加20人;育才中學美術特長生由35人增加到45人……
公辦學校特色班紛紛“擴容”同時,不少民辦高中采取了設立豐厚獎學金的辦法,來向優秀的非穗籍生拋“繡球”,一批民辦學校的2017招生資訊顯示,雖然招生人數與去年持平,但為了吸引優質生源,不少民校設立了比往年更豐厚的獎學金政策。如廣鐵一中外國語學校則提供了最高8.4萬元的全額獎學金,鼓勵710分以上的中考高分生入讀。
普通高中不再降分錄取
招生計劃大于報名人數
全市報名參加統一升學的考生共93044人,較上年減少12123人,其中戶籍生63544人,同比減少8104人;借讀生29500人,同比減少4019人。今年是隨遷子女異地中考政策全面實施的首年,截至目前,通過隨遷子女資格審核的借讀生共12785人,較上年可以報考公辦普通高中的借讀生人數減少約59%。
今年全市招生的各類高中階段學校,包括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普通中專、技工學校,總計劃共計106584個,較上年減少6955個。普通高中計劃58094個,同比減少2012個,其中省一級以上高中計劃46027個,優質學位占比達79.23%;民辦高中計劃5068個,同比增加140個。中職學校計劃48490個,同比減少4943個,其中省級重點以上中職學校計劃39444個,優質學位占比81.34%。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招生總計劃大于全市報名升學人數,只要考生有意愿,都可以升入高中階段學校學習。
普高投檔錄取規則不變
今年普通高中學校,不論公辦還是民辦高中,如在最后一批次(包括只有一批次的)投檔控制線上未完成招生計劃的,不再降分錄取,對剩余計劃統一安排補錄,實行全市公辦高中與民辦高中同等投檔政策。除此外,普通高中的投檔錄取規則保持不變,依舊實行在每批次高分優先投檔線上,根據學校招生計劃數,按考生志愿先后,從高分到低分,先投第一志愿考生,若計劃未完成,再投第二志愿考生……依次類推;若高分優先投檔線上學校招生計劃未完成,再對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以上的考生進行投檔,規則如前。獨立招生學校以各校自定的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投檔。
借讀生要填好第一志愿
市招辦提醒,考生錄取與否跟志愿填報合理性密切相關,因此考生要慎重填好志愿。填報志愿前應充分了解投檔錄取規則,結合相關學校往年錄取分數,準確評估自身的學業水平,審慎填報志愿。
對于戶籍生,通過普通高中計劃數和考生人數比折算,計劃生均比較上年有所增加,普通高中錄取率相應會有所提高。但由于中心城區學位競爭相對激烈,建議考生切勿一味扎堆名校,可適當考慮報考外區區屬示范性高中。
對于借讀生,今年可以報考公辦高中的借讀人數有較大幅度減少,但由于受公辦高中招收借讀生不超過學校所在批次計劃8%的限制,預計絕大部分公辦高中仍會在第一志愿就招滿借讀生,考生填報志愿還需穩妥為主,填好第一志愿尤其重要。另外,由于報考范圍限制,不符合資格的借讀生可能更多傾向于民辦高中,但考生填報民辦高中時應首先考慮家庭經濟承受能力,若填報后被錄取,家庭又無力承擔的,也不能申請放棄原錄取結果再參加補錄。
重點提醒的是,所有考生須在6月5日15:00前確認志愿,逾時未確認的志愿信息無效。考生務必妥善保管好個人密碼,切勿隨便泄露,一旦因密碼丟失造成的志愿更改,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志愿填報截止后將立即對志愿數據進行封存公證,任何人不能再修改或補報,考生切勿錯過志愿填報時間。
新規釋疑
“2017年普通高中不降分錄取”的新規將會給考生和學校帶來哪些影響?家長和考生如何將新規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考生該怎樣填報志愿?卓越教育考試研究院趙衛平院長認為,對考生的影響有以下四點:
●不降分錄取,意味著招生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不應低于批次最低控制線,所以,低于提前批最低控制線的學生,將無緣入讀提前批的示范高中。
●填報志愿失手的學生,增多一道通過補錄進入名校的保險。但大多數家長和學生,未必肯主動放棄其他志愿而等待補錄機會,因為這樣的風險很大。
●滿足“四個三”條件的異地借讀生,在補錄時被公辦高中錄取的幾率增大。根據補錄政策,公辦普通高中學校補錄計劃不再區分戶籍生和隨遷子女(即符合“四個三”的異地借讀生)招生計劃,也就意味著符合“四個三”條件的異地借讀生不受公辦學校招生名額8%的限制。
●預測分數在最低控制線附近的學生,志愿填報策略需謹慎。往年或許會用降分錄取的學校來作為保底志愿,但今年則可能需要用下一次批次的學校作為保底志愿。除了要認真、慎重填好該批次的第一志愿外,還要認真填好下一批次的第一志愿,以為萬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