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備考計劃
中考語文備考計劃篇一
以《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九年級年級“語文課程目標”和《2014年隨州中考語文說明》為指針,立足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研究復習方法,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系統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技能和綜合素養。
二、 備考目標
強化語文積累及運用訓練,尤其強化字詞、名句的默寫、病句修改、成語運用、標點符號和開放性創新題型訓練、以學會運用為目的進行練習。強化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的復習及名著閱讀的拓展,以語文學習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為主。強化閱讀訓練,包括現代文閱讀、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古詩文閱讀。強化寫作訓練、行必要的作文儲備,了解考場作文的技巧,最終要使10%考生在中考時達到96分,18%考生在中考時達到92分,46%考生在中考時達到80分,85%考生在中考時達到72分.
三、時段安排
1.結束新課階段:初步擬定15課時,完成九年級下冊新內容的教學,認真分析課文內容,把握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力爭時間短速度快效果優。包含處理相關的課內作業。
2.回歸教材階段:初步擬定50課時,約5個周。本階段以七—九年級課本為根本立足點,這一環節是中考語文復習的起始環節,關鍵環節,主要抓住二大板塊:
(1)積累運用。以文學常識、課內詩文、書下注釋、課后字詞、書后名著導讀和附錄為基礎,過好字音字形、成語、標點符號、詩詞、名著積累關。以導學案的形式加強學生的識記。
(2)課內文言文過關:規定篇目的背誦、主要知識點的歸納,包括常用文言實詞、虛詞、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等。
(3)教材知識搜集整理分工:七上宮經林、七下孫晨曦、八上劉豐、八下孫翠珍(含單冊綜合試題一套),九年級上下冊在上學期已經列出。
(4)教材知識搜集整理的基本格式和要求:現代文由字音、字形(形近字)、詞語(重點成語、給出詞語的意思)、文學常識組成; 文言文由 字音、字義(通假字、重點詞語解釋、一字多義、詞語活用、古今異義等)、文學常識、重點句子翻譯。把答案給學生,便于識記。
(5)時間安排
按一個單元1課時分配、綜合檢測2課時、評講2課時、每冊書10課時安排。其中九年級上下冊只提供10課時。預計本階段是課時為50課時。
(6)此階段導學案講義部分務必在2月25日前完成。
3.專題復習階段:初步擬定80課時,約7個周(4月至5月底,其中講53課時)。 專題復習以隨州市214年語文中考說明形式組織復習。結合年級組選定的一種資料有序推進。
第一板塊、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分值:29分,30課時)
專題一:熟練書寫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主備:宮金林,2課時。
專題二: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2分),主備:孫晨曦,2課時。
專題三:識記現代常用漢字字形(2分)主備:劉豐,2課時。
專題四:正確使用詞語(2分)主備:孫翠珍,2課時。
專題五:辨析病句(2分)主備:宮金林,2課時。
專題六:正確使用標點符號(2分)主備:孫晨曦,2課時。
專題七:了解教材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常識。(2分)主備:劉豐,2課時。
專題八:課外閱讀《安徒生童話》、冰心《繁星春水》等《課標》建議閱讀的作品,識記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理解主要內容、藝術特色。(4分)主備:孫翠珍,2課時。
專題九:根據提供的綜合性學習材料或情境,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簡明、連貫、得體地表達。(2分)主備:宮金林,2課時。
專題十一:根據提供的綜合性學習材料或情境,綜合運用語文知識準確、鮮明、生動地表達。(2分)主備:孫晨曦,2課時。
專題十二:古詩詞名句默寫。(6分)主備:劉豐,10課時。
第二版塊閱讀與理解(41分)(19課時)
專題十三:古代詩文閱讀(6分) 主備:孫翠珍,3課時。
12.鑒賞古詩的形象和語言。(3分)
13.評價古詩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3分)
專題十四:文言文閱讀(9分)主備:宮金林,3課時。
14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及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一般用法。(4分)
15翻譯文中的句子。(2分)
16.概括內容要點及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3分)
專題十五:議論文閱讀(6分)主備:孫晨曦,3課時。
17閱讀議論文,篩選并整合信息,把握文章思路,歸納內容要點(3分)
18.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3分)。
專題十六:閱讀科技作品(6分)主備:劉豐,3課時。
19.能領會作品中體現科學思想方法。(3分)
20. 能領會作品中體現的科學精神。(3分)
專題十七:文學作品閱讀(14分)主備:孫翠珍,4課時。
21理解重要詞句含義(3分)
22.領悟作品內涵,欣賞作品形象。(3分)
23.品味作品語言,探究作者的創作意圖(4分)
24.對文學作品進行個性化解讀。(4分)
第三版塊作文(50)(4課時)
專題十八:作文主備:宮金林,4課時。
25.能根據命題或者材料寫一般記敘文、議論文。
導學案(講義)的基本要求:①每篇導學案前面必須有課程標準、考試說明、考點、常見的典型題型和案例;②學生鞏固題目標注在某一資料上;③導學案必須提前一個專題上交審核。字詞可以隨教材復習,現代文閱讀隨平時綜合檢測穿插,作文復習穿插在專題之間訓練。訓練2課時是指教師的評講。學生作業一般安排在課外。④本學期至少進行10次正規的測試(預計40課時)。
4.綜合訓練、查缺補漏、考前指導。15課時,約2個周( 6月15日)考前仿真模擬(二套,孫晨曦負責) 、 考試方法指導 (孫翠珍負責)、考前學生心理輔導(劉豐負責) 。
九年級語文組
中考語文備考計劃篇二
本學期九年級語文新課的教學任務應在四月中旬完成。為幫助學生順利迎接中考,系統地復習好初中語文知識,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和靈活地運用,增強學生中考應試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特制定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本期教學時間大約為十八周,我準備用十周時間完成新課,八周時間進行復習。其中四月二十日至五月二十日進行第一輪復習,五月二十一日到六月十五日進行沖刺練習,六月十六日以后就熱點題押題和考前工作做好準備。本學期語文的教學重點是復習迎考,如何更優化、更有效地做好復習工作是本學期教學工作的難點。
一、現狀.
分析我們語文教學的現狀,能使我們對自己的語文教學有清醒的認識和準確的評價,能使我們的語文教學更有方向性和針對性,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能使我們的語文教學向新課程走得更近。
1、教師方面:
(1)教師的主導意識太強,仍然不肯放棄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霸主地位,牢牢掌握著課堂教學的話語權,給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活動的空間比較小,學生基本上還是忠實的聽眾。
(2)教師沒有很好地對學生進行指導、點撥,而是讓學生自由發揮,對學生的所有回答或發言,不辨優劣,不作分析,都給以肯定或贊揚,課堂看似熱鬧,其實沒有任何思維含量。
(3)不夠重視課內閱讀和指導,忽視對文本的深入解讀,課文閱讀走馬觀花,舍本逐末,這對學生的發展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2、學生方面:
九(5)班學生在上學期期末(八年級第二學期)的考試中,語文科均分是 46.2 分。由此可見,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水平非常低下,他們的閱讀面和知識面非常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而且低分層次的學生較多,導致平均分拉低。造成這種原因是:
(1)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貧乏,語文視野狹窄,基本知識零碎或一知半解。
(2)思想膚淺,思維單一,缺少靈活性和深刻性。
(3)閱讀理解能力、文字組織和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較差。
(4)語文習慣差,讀書缺乏耐心,做題不夠細心,書寫缺少規范。
(5)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無心學習,或認為憑自己現有的知識水平即可應付過去。
二、中考備考原則.
1、明確目標,立足教材。
明確考試的范圍與目標,復習應以課本為主,按照新課標要求進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掌握每課的重點、難點,輔之以適當的練習;并不斷地由課內向課外延伸,要精選有代表性的訓練題和模擬題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全體參與,分層達標。
中考復習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應該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并制定出不同的教學要求。
3、強化基礎,突出重點。
針對中考試題基礎性強的特點,對于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掌握的語文知識和基本篇目,教師應進行適當的梳理,只有理清了頭緒,學生才能思路清晰,復習才有更好的效果。在進行閱讀訓練時,應根據不同文體的特點,教給學生一些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舉一反三,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作文復習應重點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導上,特別是加強對想象作文和材料作文的指導,從立意、選材、構思、語言等方面進行訓練,淡化文體要求,提倡創新意識。
三、復習內容與安排:
點面結合,講練同步。整個復習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一)分冊復習(4月20日至5月20日用四周)
1、各分冊知識要點:
中考考綱規定考課內字詞和文常。梳理整個中學階段1-6冊語文課本的知識,使之系統化,使以前零散雜亂的知識有條有理,便于學生記憶、掌握。
2、專題復習:
依據中學語文教材編排,文體分類,進行專題復習。
(1)古詩文專題復習.
(2)記敘文專題復習.
(3)說明文專題復習.
(4)議論文專題復習.
(5)語言運用其他專項練習
3、作文訓練.
讓學生熟悉假期收集的大量寫作素材,學習優秀作文,摹擬其謀篇布局,刻意選材新穎,內容新奇,力爭讓每位學生寫好記敘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找一些典型范文,引導學生分析,從審題立意、選材等入手進行詳細評講,讓學生拿到題目不盲目下筆。舉出一些作文內容,適用于哪些題目,讓學生作文不離題,能找準方向,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作文訓練除專題外,同時堅持每周一個作文訓練)
(二)模擬沖刺(5月21日至6月15日用3周 )
此時離中考的時間已不多了,應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應多發試卷讓學生大量練習,提高心理素質,沉著應考。教師必須把握題目的量和度,認真批閱,準確評講,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訓練。模擬考試增加考前的觀場感,讓學生能不躁不急地回答完所有題目要求。(注:在復習的過程中要進行多次模擬測試)
(三)猜題、押題(6月16日以后至中考前用兩周 )
1、再次落實一些熱點問題理解,輔之以試題,針對性更強,目標更明確,一切為了分數,考前對學生進行答題技巧的培訓。
2、團結協作,共同提高。
本著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原則,加強同科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與資料共享,發揚團隊精神,爭取共同進步。
四、備考內容與措施:
(一)備考內容.
1、課本知識的復習階段.
這個階段的復習目的是以教材為本,幫助學生過好課本關,掌握好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由于復習時間短,我們準備采用以下方法:大膽取舍復習內容,打破逐冊復習的方法,確定好重點的冊,然后再分體裁復習。分體裁復習時確定好重點的單元、重點的課文及語文知識點,然后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要求,避免學生盲目復習。同時就這些內容一般怎樣考,會出現哪些問題及怎能樣應對,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2、知識點歸類復習.
在文本知識復習的基礎上,把初中階段要求掌握的知識點作如下幾大類復習:
(1)基礎知識及語言運用.
這里面的知識點較多,但主要是要求學生會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也就是要求學生能仿句、能對對聯、能根據一句話提練觀點、能簡明、連貫、得體地使用語言等等。
(2)閱讀訓練.
現代文閱讀.
備考:
①按照以上七項進行單項訓練。
②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的閱讀復習。
③以達標指導和模擬試題的文段為載體進行復習訓練。
(3)文言文閱讀.
備考:
①古詩詞鑒賞:
體會。體會作品意境、形象美。
品味。注重古詩詞當中的煉字、煉句和煉意。
②文言文:
背誦、理解分析和欣賞。
(4)綜合性學習.
考點與備考:
①活動策劃:給活動命名、提出活動建議、進行活動項目設計、擬制問卷、擬寫活動標語或主題詞、活動中的口語交際等。
②問題探究:根據材料生成問題;提出研究計劃中的部分關鍵條款。
③信息搜集與分析:能根據問題需要確定查找資料的方法;能夠對信息進行篩選;能夠對材料的內容或形式進行探究、評判,并形成自己的結論。
④結果展示: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等來展示材料所呈現的信息;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等來展示探究的結果。
(4)作文訓練.
作文訓練應糾正的幾個問題:
①模式化,雷同、虛構的作文較多,如:故事+結論。
②為文造情,無病呻吟。一些作文缺乏真實感人的事實或材料,拼湊羅列一些生活事件或現象。缺乏豐富真切的情感體驗,為文造情,無病呻吟,情感蒼白。
③記敘平鋪直敘,過于繁瑣。不會運用細節、景物、人物外貌等描寫方式,泛泛而談,缺少細節。
④議論中心不鮮明,素材堆砌,材料與觀點不吻合,看問題片面絕對,沒有深入思考。
⑤對生活缺少發現,選材陳舊,新意乏陳。親情停留在“送傘”“送醫”“蓋被子”“端茶水”較為陳舊。社會類集中于“汶川”“玉樹”地震,面窄。選材范圍狹窄,思想立意膚淺,情感抒發蒼白,幼化現象突出。
⑥大部分學生的文化積淀較少,文章缺乏深度,沒有文采。
⑦審題不嚴密,未緊扣題目的關鍵詞展開內容。
(2)作文考點:
從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圖片作文和材料作文進行審題、立意、構思方面訓練;特別要重視2012年海南中考作文中的想象作文和材料作文的指導;
備考:
①了解評卷的一些基本要求;
②發揮備課組的集體智慧,確定訓練計劃(題目、題型、主題、思路點撥……)
③指導學生捕捉生活細節及運用細節描寫訓練。
④指導學生積累材料(素材):事件、細節,特別是精神生活的積累。
⑤指導和訓練學生修改自己寫過的作文。
⑥命題作文:抓審題 ;半命題:抓填詞 ;想象作文和材料作文:抓擬題、抓構思。
⑦定位準確,多寫精評。
⑧要求全體學生中考時人人要寫作文。
3、綜合強化復習階段。
通過強化訓練,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閱讀理解和寫作題就很好的訓練了學生的這些能力,因此我們準備重點訓練這些內容。
總之,初三語文中考備考復習是一項系統工程,復習方法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厚積而薄發”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征,相信在中考復習中若三者都能兼顧,中考一定能取得較優異的成績。
(4)合理:結構穩定,體現導向作用。
1、精選部分中考試題,組成幾套專題練習,進行強化訓練。
2、精選幾套中考模擬試題進行近似實戰的強化訓練,注意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在這時應讓學生適應,但要控制次數,防止學生產生厭考情緒。
(二)備考措施:
1、在中考復習教學中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注重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參與活動,做到人人參與,參與全過程。
2、把學生活動做為重點內容來安排落實,使學生最大限度處于動態之中,動腦想,動手寫,動口說,動眼看,動耳聽。
3、指導學生寫好作文,讓學生參與到作文講評中來。讓較好的學生對作文進行自我評價、然后廣泛地征求所有同學的意見,相互評價、最后是教師與學生共同評價,使學生們正確地認識自己作文中的優點和問題。課后進行必要的修改。
4、.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5、對古詩文無法過關的學生采用“一幫一”,“人盯人”辦法,并與家長取得聯系。
6、注重進行學法指導,抓好復習,強化訓練。
7、從差生的實際出發,不要求他們做難題,只做應知、應會的基礎題。在做練習題時,分A、B卷,成績一般的學生做A卷,成績好一些的學生做B卷,這樣一來,使差生的知識得到了復習和鞏固,好的學生也能在復習鞏固的基礎上有所進取和提高,各得其所,各受其益。
8、爭取本班學生中考成績達B級水平1人,C級2人,D級6人,E級7人。
五、復習時間表:
中考語文備考計劃篇三
以《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九年級年級“語文課程目標”以及近年隨州中考的實際為指針,立足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研究復習方法,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系統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技能和綜合素養。
二、 備考目標?
強化語文積累及運用訓練,尤其強化字詞、名句的默寫、病句修改、成語運用和開放性創新題型訓練、以學會運用為目的進行練習。強化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的復習及名著閱讀的拓展,以語文學習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為主。強化閱讀訓練,包括現代文閱讀、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古詩文閱讀。強化寫作訓練、?進行必要的作文儲備,了解考場作文的技巧。最終要使每個考生在中考時語文人平在上屆增加5--10分。
三、時段安排
1.結束新課階段:初步擬定15課時,完成九年級下冊新內容的教學,認真分析課文內容,把握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力爭時間短速度快效果優。包含處理相關的課內作業。
2.回歸教材階段:初步擬定50課時,約5個周。本階段以七—九年級課本為根本立足點,這一環節是中考語文復習的起始環節,關鍵環節,主要抓住二大板塊:
(1)積累運用。以文學常識、課內詩文、書下注釋、課后字詞、書后名著導讀和附錄為基礎,過好字音字形、成語、標點符號、詩詞、名著積累關。以導學案的形式加強學生的識記。
(2)課內文言文過關:規定篇目的背誦、主要知識點的歸納,包括常用文言實詞、虛詞、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等。
(3)教材知識搜集整理分工:七上張金玲、七下張新偉、八上孫晨曦、八下聶海、九下陳秀中。(含單冊綜合試題一套)
(4)教材知識搜集整理的基本格式和要求:現代文由字音、字形(形近字)、詞語(重點成語、給出詞語的意思)、文學常識組成; 文言文由 字音、字義(通假字、重點詞語解釋、一字多義、詞語活用、古今異義等)、文學常識、重點句子翻譯。把答案給學生,便于識記。
(5)時間安排
按一個單元1課時分配、綜合檢測2課時、評講2課時、每冊書10課時安排。其中九年級上下冊只提供10課時。預計本階段是課時為50課時。
(6)次階段導學案講義部分務必在3月2日前完成。
3.專題復習階段:初步擬定72課時,約7個周(4月至5月底)。 專題復習以隨州市近年語文中考試題形式組織復習。結合年級組選定的一種資料有序推進。
專題一:字音的拼讀,漢字的識記。(導學案主備:張金玲,2課時,訓練2課時)※
專題二:詞語的理解和運用。(導學案主備:張新偉,2課時,訓練2課時)※
專題三:句子的仿寫、修辭、對聯(導學案主備:孫晨曦,2課時,訓練2課時)
專題四:句子的排序與銜接(導學案主備:聶海,2課時,訓練2課時)
專題五:病句(段)的辨析、修改、標點符號的使用 (導學案主備:陳秀中,2課時,訓練2課時)
專題六:古詩文名句的積累與運用(課內外)(導學案主備:張金玲,2課時,訓練2課時)※
專題七:文學常識與名著的閱讀(導學案主備:張新偉,2課時,訓練2課時)※
專題八:語言運用與實踐:口語交際與語言表達、信息提煉與圖文轉換(導學案主備:孫晨曦,2課時,訓練2課時)
專題九:綜合性實踐學習 (導學案主備:聶海,2課時,訓練3課時)
專題十:古詩詞賞析 (導學案主備:陳秀中,2課時,訓練2課時)※
專題十一:文言文閱讀(導學案主備:張金玲,2課時,訓練2課時)※
專題十二:記敘文閱讀(導學案主備:張新偉,2課時,訓練2課時)※
專題十三:說明文閱讀(科技小品文)(導學案主備:孫晨曦,2課時,訓練2課時)※
專題十四:議論文閱讀(哲理小品文)(導學案主備:聶海,2課時,訓練2課時)
專題十五:現代詩閱讀(導學案主備:陳秀中,2課時,訓練2課時)※
專題十六:全命題作文(導學案主備:張金玲,2課時,訓練2課時)
專題十七:半命題作文(導學案主備:張新偉,2課時,訓練2課時)
專題十八:材料作文(導學案主備:孫晨曦,2課時,訓練2課時)
導學案的基本要求:①每篇導學案前面必須有課程標準、考試說明、考點、常見的典型題型和案例②學生鞏固題目標注在某一資料上③導學案必須提前一個專題上交審核。帶有“※”的可以隨教材復習,現代文閱讀隨平時綜合檢測穿插,作文復習穿插在專題之間訓練。訓練2課時是指教師的評講。學生作業一般安排在課外。
4.綜合訓練、查缺補漏、考前指導。初步擬定20課時,約2個周( 6月15日)考前仿真模擬(二套,孫晨曦負責) 、 考試方法指導 (聶海負責)、考前學生心理輔導(陳秀中負責)
看過“中考語文備考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