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郵電大學是211嗎
南京郵電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誕生于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戰郵干訓班,是我黨、我軍早期系統培養通信人才的學校之一。
學校秉承“信達天下自強不息”的南郵精神,踐行“厚德、弘毅、求是、篤行”的校訓,發揚“勤奮、求實、進取、創新”的校風。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學為主體,以電子信息為特色,理、工、經、管、文、教、藝、法等多學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碩士、本科等多層次教育協調發展的高校。
南京郵電大學值得報考嗎
南京郵電大學值得報考。南京郵電大學以郵電類專業為特色,在郵電行業類的大學當中位居前列,是一所值得選擇和報考的大學。
雖然南京郵電大學,他不是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但他是雙一流建設學科高校,而且南京郵電大學每一年的高考錄取分數線都比較高。
大家從南京郵電大學學校名稱就可以看出,郵電那就是與移動、電信、郵政息息相關的,他們的主要專業就是電子信息工程,信息科學,光電科學工程等等這些專業。
這些專業都是維持我國電信基礎運營發展與管理的重要的專業,南京郵電大學也為我國的通信事業發展培養了大批的人才。每年這三個學校填報志愿的人數都非常多,最主要就是由于大家看到了這些學校他們的學科特色優勢,尤其是與其他的綜合性院校相比,有很大的優勢。
南京郵電大學重點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1個):電子科學與技術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信號與信息處理
江蘇省優勢學科(2個):信息與通信工程、有機光電子學
江蘇省重點一級學科(1個):信息與通信工程
省重點序列學科(1個):智能電網與控制技術
“十一五”期間江蘇省重點學科(3個):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通信與信息系統 、信號與信息處理
校級重點學科(9個):英語語言文學、應用數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教育技術學、光學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校級重點(培育)學科(8個):應用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設計學
南京郵電大學重點專業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自動化、工商管理
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通信工程
省級品牌特色專業及建設點(18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信息與計算科學、工商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英語等
國家級卓越計劃專業(8個):自動化、通信工程、光電信息工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985/211和雙一流的區別
1、985/211側重對大學的評定,“雙一流”側重對學科的評定
無論是“985工程”的39所大學(含國防科技大學)還是“211工程”的100多所大學,都是基于對學校綜合實力的整體評價。盡管之前也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的評定,但社會對一所大學的整體認知,還是只看“牌子”不看學科,影響并不大。
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則是先有“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137所),再在此基礎上選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也就是說,先看一所大學有沒有若干個很強的學科(專業),再主要根據學科綜合實力來評定一所大學的強弱。
2、985是211的“升級版”(211包含985),“雙一流”則不存在交叉
如果說211是重點班,985就是重點班里的重點班。“985工程”大學均為教育部或其他中央部委直管,也稱部屬高校;除985外的“211工程”大學則多為省部共建高校,地方屬性更強一些。但985大學都是211大學。
“雙一流”則是兩個平行的評價體系。“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重在一流學科基礎上的學校整體建設、重點建設,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創新能力,共計42所,在原來39所985大學基礎上新增3所。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重在優勢學科建設,促進特色發展,共計95所。除了之前的大部分“非985”211大學,主要增加了26所特色明顯的高校,其中藝體類高校有6所: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國美術學院。
3、985/211是固化的標簽,“雙一流”則是有進有出
985/211高校名單確定已有近20年,這兩項工程對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缺陷也有目共睹,很多非985/211高校發展很快,但是受制于“非重點”“非部屬”的標簽,學校辦學實力并不為社會所認可。很多地方和大學對此多有不滿。
而“雙一流”是一個動態建設過程,遴選認定不是一勞永逸的。教育部明確提出:
“雙一流”建設以學科為基礎,對建設過程實施動態監測,根據評價結果等情況,對實施有力、進展良好、成效明顯的,加大支持力度;對實施不力、進展緩慢、缺乏實效的,提出警示并減小支持力度。對于建設過程中出現重大問題、不再具備建設條件且經警示整改仍無改善的高校及學科,及時調整出建設范圍。建設期末,將根據期末評價結果等情況,重新確定下一輪建設范圍,有進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終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