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讀書心得感悟
看完推文分享的幾個小章節,我心里存在著一些疑惑——女性被不公平對待是歷史留下的原因還是作為女性本來就是真的屬于弱勢群體?難道她們就真的應該被不公平對待嗎?盡管在女性占全球人口總數約48.5%的今天,我們呼吁著男女平等,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區別對待,例如在某些鄉村里,還保留著“生男總比生女”的觀念,她們寧愿把孩子送掉也要生一個男孩,又例如在審計工作中,同等水平的男生和女生,男生總是更同意得到青睞。
在原始社會時期盛行的母系社會,逐漸沒落變成了父權社會,可是如果僅僅是因為男性能夠獲得更多的食物,有良好的體力保護群體嗎?這或許是一部分原因,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往往女性能做的并不比男性差。就如同書中所說的女人往往在田里、在工廠里、在家庭中從事艱苦的體力勞動而不是從事一些不需要體力的工作。這明顯不因為歷史遺留的原因造成女性被不平等對待的,而是一種觀念女性被弱化的概念,這種概念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們腦海里,盡管女性可以和男性從事艱苦的體力勞動,也被人們所否認。
不可否認,男性在力量,雄心,好強這些方面比女性更占有優勢。那難道女性就應該被區別對待嗎?我覺得女性也有她們獨特的優勢:她們更懂的發展社交技巧,學習如何合作,給予彼此撫慰,最主要的是她們對后代的關愛是無可替代的,所以女性不應該被區別對待。
最近熱播的印度電影《神秘巨星》講述的是一個印度少女尹希婭突破歧視與阻撓,堅持追尋音樂夢想的故事。然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主角尹希婭,而是她母親。整個電影都在男尊女卑的背景下進行,女性生活在印度,似乎就注定了悲劇的一生,就像電影中,尹希婭父親的姑媽對其所說的那樣“你媽媽最大的錯誤,就是把你生下來。我媽媽最大的錯誤,也是把我生下來。”因為在印度每個女人的人生,都像是一場重復。沒有尊嚴、沒有地位、沒有夢想,只是男人的生育機械、家里的保姆,乃至可以隨意打罵的對象。尹希婭的父親一有不順心的事情就對尹希婭的母親拳打腳踢,把工作上的不滿發泄到尹希婭母親身上。盡管尹希婭母親被這樣不公平對待,可是她對女兒的愛是不變的,當全家人知道尹希婭還沒出生是女生時,是她堅持生下尹希婭,在尹希婭希望成為歌手,改變自己的命運時,她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的人。最后因為對尹希婭的愛使她生平第一次反抗了丈夫,帶著尹希婭走向頒獎典禮。如果不是因為母愛,尹希婭不會走到今天的這一步,所以女性并不是一無是處,我們不應該提倡男尊女卑,而是呼吁男女平等。
在一個男尊女卑的社會中,會給予女性自由平等的男性微乎其微,但是我希望我們能夠做到男女平等,少一些不公平對待的現象,而不是變成影片中尹希婭父親那樣的人,將生活中的不滿發泄在妻子身上。
人類簡史讀書心得感悟篇2
這兩天朋友圈里對圣誕節形成了陣線分明的兩大派,一派堅決抵制、一派身體力行的支持。抵制西方節日一直都有,不只是圣誕節,情人節、感恩節等都有抵制的。其實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困惑,對于自己不能改變又必須身處其中的制度和習俗產生強烈的反感,最早的是高考、最近的是房屋限售。看了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讓我對形形色色的文化有了新的認識。
《人類簡史》按照人類的發展史寫了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科學革命,但它絕不同于歷史課本,書中素材源于歷史,最后都是匯于哲理。比如人類轉瞬登上了金字塔頂端,不僅讓生態系統猝不及防,連人類自己也不知所措。人類歷史上眾多的災難,不論是生靈涂炭的戰亂還是生態遭劫,其實都是源于這場過于倉促的地位跳躍。
對于我一直迷惑的不存在宗教在人類歷史上的為何能起這么大作用這一問題,此書也給出了解釋:虛構這件事的重點不只在于讓人類能夠擁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編織出種種共同的虛構故事。這樣的虛構故事賦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讓我們得以集結大批人力、靈活合作。國家、種族、宗教均是如此。所以自己生活的種種秩序其實是想象,它與我們的生活的真實世界緊密結合,塑造了我們的欲望并將我們連接在一起。改變這些秩序,就得同時改變數億人的想法,這絕非易事。比如說抵制圣誕節,就得說服許多陌生人合作,而這又得靠著他們都相信另一些共同的虛構故事才行得通。
無論是高考還是房改,身為人類就不可能脫離想象所構出的秩序,每一次我們以為打破了監獄的高墻,邁向自由的前方,其實只是到了另一間更大的監獄,把活動范圍稍稍擴大而已。最后附上尼布爾的'祈禱文: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人類簡史讀書心得感悟篇3
原始人種在生存競爭中區別于別的物種的特點,大腦殼,直立走,用石頭。
表面上是競爭優勢,但其實不然。腦殼大,能量消耗就大,行動會不便,原始人應該不會跟你來講道理。直立走,雌性臀部就變小,生小孩生不出來,導致十月懷胎的孩子相比于其他物種而言,本質上都是早產兒。用石頭似乎是無奈之舉,因為赤手空拳打不過。所以,想當然的優勢,并不一定是優勢。
正因為這些劣勢,反而給人類帶來了機會,機會就是:會做飯,要八卦,會扯淡。
做飯吃熟食,消化和進食所需時間縮短,腸道可以短一點,胃也可以簡單點。人腸總長一般不超過六米,豬的有二十米左右,羊的超過五十米,腸道越短,消耗能量越少,病變幾率也會下降。所以,普羅米修斯和燧人氏都是人族的英雄祖先,因為他們教人做飯吃。
八卦是第二個牛逼特征,因為早產兒,雌性帶孩子,也沒啥事,就開始八卦,八卦一般是說第三方的壞話,壞話的前提是有了善惡觀,有了區分善惡,就會產生小規模的集群,相當于朋友圈,這個圈子里面的人都是一伙兒的~也因為早產兒,雌性得有他人保護,雄性就承擔了義務,但雌性得讓雄性爽一爽,雄性才樂意啊,所以,人族的性交就有了區別于別的種族的非繁衍性快感,于是八卦帶來的集群和性快感帶來的誘惑,讓雄性在集體狩獵和生存斗爭中產生了部落優勢,所以早期人族聚居群體數量往往超過其他種族。于是,區別善惡的蘋果就會成為禁果,禁果的比喻就是兩個,一,能區分善惡,二,能讓人族有性交的快感。從此以后,人族有了生存的優勢。
但是還不夠,除了雌性的八卦之外,雄性在工作和性交之余做啥事情呢,因為畢竟物產豐富,我想,他們應該在吹牛逼。吹牛逼,是人族語言發展的一個大進步。因為要吹牛逼,所以雄性會想象某種很牛逼的事情,包括臆想出來的,比如,打架打不過,就吹牛逼說對方有著神靈的保護,打過了,為了避免無休止的挑戰,就吹牛逼說我有菩薩罩著的,吹著吹著,就有了圖騰,一般圖騰是信仰的初級狀態,慢慢又有了神靈。這些是吹牛逼的結果,然后借助于這個牛逼,就建立各種理想,目標,信仰,規則,法律,道德。就這樣,同樣的牛逼哄哄的各個人族,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大的社群組織民族,然后吹出一個國家,就形成了政治的雛形。所有這一切,都來自于吹牛逼。最大的牛逼,莫過于巴別塔。
這就是我們的祖先在演化過程中如何把劣勢變成優勢的。
人類簡史讀書心得感悟篇4
這部作品的作者是以色列歷史學家瓦爾赫拉利,這本書根據作者自己視角講述了從達爾文的進化論,從認知革命到農業革命,再到科學革命,現存的物種都是經過若干年的進化,人類也早已進化到了生物鏈的最頂端。隨意科學的快速發展,科技革命將一些多少年前認為的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時候,就像是作者最后一章節–智人末日,強大的科技在若干年后會不會使人類遭遇危機?這將帶給我們帶來哪些思考呢?
近代科技發展異常的迅速,生物工程,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技術現如今已經處于相當成熟的階段,幾十年的克隆羊,現如今可以做人體仿生器官;幾十年前的超大電腦的運算速度,遠遠比不上一部普通手機;很多以前被認為無法治愈的疾病,現如今也都有特效藥;近些年很火的人工智能也讓我們享受到了便利。享受科技革命紅利的同時,我們也漸漸被它們奴役了。
出門打車用手機,叫外賣用手機,手機本來是我們打電話的工具,隨著手機智能化,網速的升級,現在我們已經離不開手機了,不管是地鐵,餐廳還是洗手間,甚至開車的時候都有人在看手機,已經對社會產生了危害。有專家預測了幾百年后的人類由于手機的存在發生駝背了。多少年前就有人擔心,機器人會不會在不久的將來真的控制人類,當他們真正學會人類的思考,還真是一個未知數。
閱讀歷史在于讓我們牢記過往,牢記那些經歷的挫折,利用積累的寶貴經驗去發展,但是我們也需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人類簡史讀書心得感悟篇5
《人類簡史》這本書乍一看,確實有一點兒深奧。但是,在讀過之后,感受卻變了,這并沒有那么難懂!但,卻真的值得人去深思。讓我來說說吧。
其實,人的起源并不突兀。早在兩百五十萬年前,人就已經出現了,而智人又晚了50萬年!但是,在短短的百、千年之后,智人便將世界“占為己有”。其它的種類被消滅了!在智人進化之前,非常好的的利用了“叢林法則,弱肉強食”。這才稱霸了世界。
但是,當今世界只有一種人,那就是智人。你們千萬不要認為這是一句廢話,其實,在200萬年~1萬年前時,世界上還存在著多個人種。這些不同人種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是,意外卻出現了……大約7萬年前,一直在東非活動的智人,突然迅速擴張,并很快就席卷了整個亞歐大陸。每當它們抵達一個新起點,當地的原生人種很快就會滅絕!而它們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因為一次偶然的基因突變,讓它們擁有了全新的思考方式及溝通方式。最關鍵的一點是:新語言的誕生!
接著,就是文化的演化,它們在干掉其它種族時,就是靠著規模性合作。人類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都是在被種種虛構的故事和概念所圍繞,所謂的“文化”便就此誕生了!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起源于7萬年前的那場認知革命。這,便就是人類幸運的發展史!到了如今21世紀,人類甚至開始嘗試對生命進行智能化,并想讓自己“一步成神”,而這本書大概就是講的從物到神的轉化了!
不管怎么著,人類在創造自己最大利益時,也毀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