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單招和綜合評價招生專業及計劃
所屬系 | 序號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學制 | 單招計劃數 | 春考專業類別 | 綜評計劃數 |
財政金融系 | 1 | 530202 | 金融科技應用 | 3 | 20 | 財稅 | 10 |
2 | 530102 | 資產評估與管理 | 3 | 24 | 財稅 | 11 | |
3 | 530206 | 證券實務 | 3 | 10 | 財稅 | 4 | |
4 | 530301 | 大數據與財務管理 | 3 | 30 | 財稅 | 20 | |
5 | 530201 | 金融服務與管理 | 3 | 32 | 財稅 | 18 | |
6 | 530101 | 財稅大數據應用 | 3 | 12 | 財稅 | 5 | |
工商管理系 | 7 | 410120 | 農村新型經濟組織管理 | 3 | 30 | 自動控制 | 11 |
8 | 530605 | 市場營銷 | 3 | 40 | 市場營銷 | 20 | |
9 | 530601 | 工商企業管理 | 3 | 20 | 市場營銷 | 10 | |
10 | 530602 | 連鎖經營與管理 | 3 | 30 | 市場營銷 | 15 | |
11 | 590202 | 人力資源管理 | 3 | 20 | 公共服務與管理 | 10 | |
12 | 460609 | 無人機應用技術 | 3 | 20 | 自動控制 | 10 | |
國際商務系 | 13 | 530503 | 關務與外貿服務 | 3 | 10 | 國際商務 | 5 |
14 | 540106 | 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 | 3 | 20 | 酒店管理 | 15 | |
15 | 540101 | 旅游管理 | 3 | 20 | 旅游管理 | 15 | |
16 | 570201 | 商務英語 | 3 | 3 | |||
17 | 530501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3 | 20 | 國際商務 | 10 | |
18 | 520802 | 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 | 3 | 24 | 學前教育 | ||
19 | 530702 | 跨境電子商務 | 3 | 20 | 電子商務 | 10 | |
20 | 500405 | 空中乘務 | 3 | 20 | 酒店管理 | 10 | |
21 | 590302 |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 | 3 | 10 | 公共服務與管理 | 5 | |
會計系 | 22 | 530303 | 大數據與審計 | 3 | 26 | 財稅 | 10 |
23 | 530302 | 大數據與會計 | 3 | 160 | 財稅 | 84 | |
24 | 530402 | 統計與會計核算 | 3 | 27 | 財稅 | 13 | |
25 | 530302H | 大數據與會計(中外合作) | 3 | 20 | 財稅 | 10 | |
26 | 530304 | 會計信息管理 | 3 | 27 | 財稅 | 13 | |
科學與人文系 | 27 | 510215 | 動漫制作技術 | 3 | 10 | 數字媒體 | 5 |
28 | 510201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3 | 8 | 軟件與應用技術 | 4 | |
29 | 510201H | 計算機應用技術(中外合作) | 3 | 34 | 軟件與應用技術 | 16 | |
30 | 550113 | 廣告藝術設計 | 3 | 20 | 藝術設計 | 10 | |
商務工程技術系 | 31 | 460306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3 | 25 | 機電技術 | 10 |
32 | 530704 | 網絡營銷與直播電商 | 3 | 20 | 電子商務 | 8 | |
33 | 530701 | 電子商務 | 3 | 40 | 電子商務 | 25 | |
34 | 530805 | 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 | 3 | 15 | 物流管理 | 8 | |
35 | 530802 | 現代物流管理 | 3 | 20 | 物流管理 | 10 | |
36 | 510104 | 電子產品制造技術 | 3 | 16 | 電子技術 | 7 | |
備注:學院2024年單獨招生和綜合評價招生各專業計劃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公布的為準。 |
綜合評價招生有什么優勢
1、選拔模式較合理高校綜合評價以 “統考 + ”作為選拔模式,盡管高考成績在綜合評價招生錄取的結果上仍然占據著較大的比重,但是對于獲得評價資格的考生而言,高考成績不再是決定成敗的唯一標準。
2、增加學生進入名校機會綜合評價實施院校及區域不斷壯大,不僅包括重點院校和中外合作院校,省屬高校也有招生計劃。并且在同一省份的綜合評價招生中,高校層次分布較廣,能夠覆蓋優等生和中等生。
3、綜合評價招生全面考慮學生素質綜評能充分考慮考生的稟賦差異、環境差異,對考生是否具備某一專業領域的綜合素養進行全方位的判斷,幫助考生找到自己最為擅長的專業領域,提升高校招生的精準性。
綜合評價招生和自主招生的區別
產生背景不同
自主招生已實行多年,是多年積累下的產物,而“綜合評價”是在2015年高考改革下產生的招錄方式。
選拔對象不同
自主招生注重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能力的選拔。而綜合評價的成績由高考成績60%+面試成績30%+學業水平考試成績10%三部分構成。
考核流程不同
自主招生是通過初審后,還要參加各個大學自己組織的筆試+面試,最后獲得加分優惠。而綜合評價是先參加高考,再通過學校自己劃定的高考面試線后再參加面試。
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招生都是高校招生錄取的特殊方式,是可以降低自己錄取風險的錄取捷徑;都有面試環節,都有機會以相對較低的高考分數進入一所理想名校的招生途徑。
綜合評價招生的意義
綜合評價招生有利于建立多元化招生考試評價體系,有利于人才結構多樣性選拔,有利于高校擴大招生自主權,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充分考慮考生的高考成績,同時兼顧學生專業愛好和專業潛質。分類考試人才培養多元化,綜合評價改變一考定終身,多元錄取建立人才成長的“立交橋”,因材施教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發揮特長充分展現各高校自身優勢。
綜合評價招生和強基計劃招生的對比
綜合評價招生是高考改革逐步推動后興起的新招生模式。該類招生最大的特點是基于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測試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按照一定比例計算形成考生綜合總分,最后按照綜合總分擇優錄取。旨在發現和培養綜合素質較高或具有學科特長的優秀學生,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專門人才。在某種程度上小編認為綜合評價招生克服了“唯分數論”“一考定終生”的弊端,是對傳統高考選拔人才的有益補充。
強基計劃招生;為什么叫強基呢?顧名思義就是加強基礎學科教育。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要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建立學科專業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新形勢要求和招生情況,適時調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