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下元節是幾月初幾
2023下元節是農歷十月十五,陽歷11月27日。
下元節禁忌
時間講究
下元節在家中紀念祖先和逝去的親人,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提前把家中打掃干凈,然后沐浴之后穿著合適的服飾,準備祭祀物品。一般的祭祀物品除了魚肉、水果等等,還要準備祭酒。最后在下元節的晚上,月出之后焚香、祭酒為好。
準備禮節
根據傳統的民間風俗,下元節這一天還要祭下元水官,祈禱消解困厄。如果是家中進行祭下元水官的活動,除了準備好相關的祭品,而且要在在正廳下、幾案旁等處懸掛提燈。這個過程中,在墊子上正坐即可,不必行拜禮等禮節。
祭祀注意
下元節是個祭祖的日子,這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敬重,歸于一種精神上的寄予。但凡是給死者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干凈,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傳達給亡人。
寺廟禮儀
下元節也是道教的修齋日之一,如果打算去寺廟祭拜,一定要遵守一定的禮儀、禁忌。例如說在穿著上一定要樸素、莊重、清凈,穿著不要過于奇異,也不可過分暴露。
水色活動
在下元節這天很多地方會進行“水色”等活動,也就是在戶外祭下元水官。在古時候人們會穿著漢服乘彩船巡游,一般船上會擺放祭品,置備樂器,懸掛燈籠。在月亮出來的時候,依次進行祭下元水官,并向下元水官訴說生活的苦厄與煩惱。
下元節吃哪些食物好
1、米果
米果是客家的傳統食物之一,也是下元節的傳統美食,因為下元節也是五谷主的生辰,所以就做米果來祭祀五谷主。
2、芋子包
芋子包是客家地區的傳統小吃,是以馬鈴薯和芋子為主要食材制成的,在十月十五的下元節客家地區常常做芋子包吃。
中國四大鬼節是哪四個
1、上巳節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游春等內容。
2、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3、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日,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道教稱為中元節。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
4、寒衣節
每年農歷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于周代。寒衣節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同時,這一天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描寫下元節的詩句
《十月十五日觀月黃樓席上次韻》
宋·蘇軾
中秋天氣未應殊,不用紅紗照座隅。
山下白云橫匹素,水中明月臥浮圖。
未成短棹還三峽,已約輕舟泛五湖。
為問登臨好風景,明年還憶使君無。
《下元日扈蹕朝拜景靈宮》
宋·宋庠
令月開真館,宸游薄太霄。
躬行原廟禮,更作蕊宮朝。
寶扇森排羽,仙輪恍御飚。
霞觴浮桂液,瓊饌薦芝苗。
日霽樓先曉,天深樹不凋。
繁禧將浩劫,世世會楊寥。
《下元日詣會慶節所道場,呈余處恭尚書》
宋·楊萬里
琳宮朝謁早追趨,漏盡銅壺殺點初。
半縷碧云橫界月,一規銀鏡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壽,散作非煙滿王虛。
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陰偏隔日光疏。
《下元日五更詣天慶觀寶林寺》
宋·陸游
朝罷琳宮謁寶坊,強扶衰疾具簪裳。
擁裘假寐籃輿穩,夾道吹煙樺炬香。
樓外曉星猶磊落,山頭初日已蒼涼。
鳴騶應有高人笑,五斗驅君早夜忙。
《下元日朝謁回與李秉文冒雪過承天寺因題二詩》
宋·李復
北風吹空天欲破,急雪如簁塞空墮。
焚香初自蕊宮歸,投鞭來就僧廬坐。
乾坤一色飛鳥絕,市井無聲百買餓。
貧粟未給貧民啼,空屋漏穿不可過。
僧爐有令禁觸火,袖手指直凍欲墮。
缸暖微聞蝗蚓鳴,客寒對作橐駝坐。
叩鐘擊魚呼眾起,持缽分糜救晨餓。
一參木佛古因緣,試舉丹霞有何過。
《寄題張商弼葵堂堂下元不種葵花但取面勢向陽》
宋·楊萬里
行盡葵堂西復東,葵花元自不曾逢。
客來問訊名堂意,雪里芭蕉笑殺儂。
主人未肯便山林,賞月吟風酒更琴。
每一登堂一揩眼,誰知半點向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