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復習重點:學生與教師
第一節 學生
一、學生的本質屬性
(一)學生是具有發展潛能和發展需要的人
1.學生是人
(1)學生是能動的主體
(2)學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個體
(3)學生具有獨特的創造價值
2.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具有發展的可能性和發展的需要
(1)學生具有與成人不同的身心特點青少年兒童不是成人的雛形,而是具有其自身的身心發展的特點
(2)學生具有發展的可能性與可塑性
(3)學生是具有發展需要的人
(二)學生是教育的對象
學生的學習是人類學習的一種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表現在:
1.學生以學習為主要任務
2.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
3.學生所參加的是一種規范化的學習
二、掌生的社會地位
(一)學生社會地位的保障
(二)少年兒童的合法權利
學生的受教育權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權、學習權和公正評價權。
(三)學生的叉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規定學生應盡的義務有:
一是遵守法律、法規。
二是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三是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四是遵守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
第二節 教 師
一、教師職業的性質與特點
(一)教師職業的性質
1.教師職業是一種專門職業,教師是專業人員
2.教師是教育者,教師職業是促進個體社會化的職業
(二)教師職業的特點
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在于職業角色的多樣化。教師的職業角色主要有:
1.傳道者角色
2.授業、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與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師職業專業化的條件
(一)教師的學科知識素養
教師必須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性知識和技能,熟悉學科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了解與該學科相關的知識、學科的發展動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學科領域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
因為尊師與敬道是分不開的。
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能夠把所教內容放在更為深廣的學術背景和社會背景上考慮,這樣才能夠全面理解所教內容的價值和意義,才能取其之左右而逢其源。
(二)教師廣泛的文化素養
因為各門學科的知識都不是孤立的,學科呈現綜合化的趨勢,教師必須適應這一趨勢。
(三)教師的教育專業素養
1.敬業
2.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1)要具有時代特征的教育觀
(2)要具有時代特征的學生觀
(3)要具有全面發展的教育質量觀
3.掌握教育理論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1)對所教知識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
(2)向學生傳授知識、施加影響的能力
第一,語言表達能力。
第二,組織管理能力。
4.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師的人格特征
第一,情緒穩定,性格開朗,興趣廣泛。
第二,堅定的意志和積極的進取精神。
第三,心胸開闊,兼容并包。現代人的一個重要的素質是要學會與人合作。
第三節 學生和教師的關系
一、教學上的授受關系
(一)從教育內容的角度說,教師是傳授者,學生是接受者
(二)學生主體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條件
(三)對學生指導、引導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