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學選擇題練習及參考答案
A.超市寄送的新商品目錄
B.某拍賣行發布的拍賣徐悲鴻《奔馬圖》的公告
C.《讀者》雜志發布的銀飾品廣告有圖片及報價,稱款到發貨
D.某房地產公司發布的商品房樓盤廣告
2.下列變更不屬于合同實質性變更的有( )。
A.合同履行期限的變更
B.合同履行地點和方式的變更
C.合同談判代表的變更
D.爭議解決方式的變更
3.王某、杜某按40%和60%的份額共有一輛出租車,但是二人駕車技術很差。于是二人商議將車出租給陳某,書面約定租期2年,每年租金4萬。陳某在沒有經過王某和杜某同意的情況下將該車轉租給尚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如果王某、杜某二人賣掉出租車,不影響與陳某之間的租賃合同
B.陳某轉租車輛未經王某、杜某同意,二人可終止合同
C.陳某如延遲交付租金應負延遲履行責任
D.如果尚某損壞車輛,應由尚某、陳某負連帶責任
4.買方代理人和出賣人互相串通,抬高價金,由后者給前者一定的回扣,這一行為的性質屬于( )。
A.欺詐
B.顯失公平
C.惡意串通
D.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5.甲公司通過電視發布廣告,稱其有1000枚收藏金幣,每枚價格2000元,廣告有效期15天。張某于該則廣告發布后第8天訂購時,被甲公司告知已全部售完,無貨可供。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A.甲公司構成違約
B.甲公司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C.甲公司應承擔侵權責任
D.甲公司不應承擔民事責任
答案解析:
1.C[解析]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所以C項符合要約的規定。
2.C[解析]《合同法》第30條規定:“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的,為新要約。有關合同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等的變更,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因此C項正確。
3.D[解析]租賃合同是出租人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承租人應按約定期限交付租金。承租人延遲交付租金的,應負債務延遲履行的責任。《合同法》第227條規定:“承租人無正當理由未支付或者延遲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轉租租賃物須經出租人同意。轉租期間,承租人與出租人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不履行對租賃物妥善保管的義務造成損失的,由承租人向出租人負賠償責任。承租人未經同意而轉租的,出租人可終止合同。該法第229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本題中,陳某未經出租人同意而轉租,出租人可解除合同。王某、杜某轉移租賃物的所有權,不影響與陳某之間的租賃合同。尚某造成租賃物損壞的,應由陳某向出租人負賠償責任。D項錯誤。
4.C[解析]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認定合同或者合同條款無效:“(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屬于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一般屬于可變更或撤銷的合同,但是如果還損害了國家利益,則屬于無效合同;(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3)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5)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欺詐行為是由于一方的欺詐而使另一方陷入錯誤認識,致使其遭受重大不利的行為。該題不屬于欺詐行為。惡意串通行為具體表現為:串通掩蓋事實真相,在應價過程中串通一氣,有意壓價,損害委托人的利益。本題的情形符合惡意串通的特征。
5.A[解析]《合同法》第14條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一)內容具體確定;(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合同法》第15條規定:“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本題中,甲公司發布的廣告內容具體明確,符合要約的規定,視為要約;而張某的行為構成承諾,因此購買金幣合同成立有效。甲公司無貨供應,構成違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