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習題講解
安徽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習題(一)
A.收入越來越向政府和資本傾斜
B.政府應適當降低稅收
C.我國經濟增長的速度較快
D.政府收入過高會成為企業的負擔
2.雖然我國農村一對夫婦大多生育二胎以上,但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一撥一撥到城市打工。因此,年輕的高素質移民將不斷對沖大城市老齡人口,使人口年齡相對下降或持平,大城市的活力就會保持下去。而在一些地方,老年人支撐農村,已顯端倪,甚至可能成為常態。日本的偏僻農村就是前車之鑒。
這段文字說明( )
A.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與日本同樣嚴重
B.農村可能比大都市更早進入老齡化時代
C.人口狀況直接決定一個地區的發展
D.人口流動將加劇城鄉發展的不均衡性
3.西藏的一些高僧往往以經年累月的光陰用五彩細砂砌成巧奪天工的曼荼羅圖案,整個過程中,作業者口誦經文、心存敬意、屏息凝視、一絲不茍。幾經辛苦,到了功行完滿的一刻,卻會毫不留戀地一手抹掉。這一種態度,對慣于享用先進科技和講求功效的現代人來說,驟看簡直不可思議,但細心省察下,卻寓意深遠。
最準確表達這段文字中“寓意”的意思的是( )
A.人生的一切繁華景象歸根到底都是無常的
B.應對生命保持高度的敬畏感
C.應認真莊嚴地投入生活又不為生活中的得失所累
D.生命的意義在于追尋精神上的安頓
4.其實,我們都是成功者,因為成功只是一種感受,一種自我意識的主觀感受。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每一點進步,哪怕只是微小的進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認認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樂就會常伴在我們身邊,我們的人生也就會因此而變得格外的豐富和生動。
A.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失敗者
B.成功的人生少有挫折和失敗
C.成功是一種心理感受,與現實的物質無關
D.成功可以自己定義,不用將其看得過于神圣
5.古希臘學者亞里斯多德在《政治學》中指出,在埃及,醫師依成法處方,如果到第四日而不見療效,他就可以改變藥劑,只是他倘使在第四日之前急于改變成法,這要由他自己負責。從同樣的理由來論證,完全按照成文法律統治的政體不會是最優良的政體,但也必須注意到一個統治者的心中仍然是存在通則的,而且凡是不憑感情因素治事的統治者總比感情用事的人們較為優良,法律恰正是全沒有感情的,人類的本性卻是誰都難免有感情。
A.法治優于人治 B.人性決定政治
C.法律是過濾了情感的通則 D.最優良的政體是不存在的
安徽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習題答案
1.【講解】A.文段先說,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從1994年到1997年的10%增長到2011年的22%;再說,同期的企業或者是資本收入也大幅增長,到2011年底,企業存款增長了5.58倍,已經超個人存款2.68倍的增幅,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說明的是從1994年到2011年期間,政府和資本的收入增幅大大上升,A項與此表述一致。
2.【講解】B.重點在“而在一些地方,老年人支撐農村……”,可看出農村可能比大都市更早進入老齡化時代。
3.【講解】C.A項表述偏于消極,排除。B項“敬畏感”在文段中并未體現,排除。C項概括準確。D項偏離文段表述。
4.【講解】D.文段先說其實成功只是一種主觀感受,接著說,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每一次進步都看成一次成功,那么我們的人生就會變得更加豐富和生動,可見文段說的是成功可以自己定義,它離我們并不遠,D項與此表述一致,正確。A、B兩項在文段中并沒有體現,C項“與現實的物質無關”說法過于絕對,錯誤。
5.【講解】A.B項文中沒有提到人性和政治的關系,C項片面的理解文段的意思,D項文中沒有提及。只有A項正確。
安徽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習題(二)
1.公元1616年,莎士比亞與湯顯祖同年逝世。二人都可算作16、17世紀之交的偉大劇作家。二人都愛寫劇本,不過寫法卻不大一樣。比如《羅密歐與朱麗葉》故事臨近尾,一雙戀人殉情身亡,慘烈的悲劇以雙方家族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確美妙,只可借,莎翁用于和解的筆墨太過不經意,仿佛僅僅為了“和解”的概念草草應付收場。《牡丹亭》里的杜麗娘,因夢中的相遇而思,而哀,而死,又因此而還生,而圓滿。湯顯祖將筆墨揮灑于愛而不耗損于恨,推敲于柔美而不沉醉于暴力,他筆下的愛,期待、給予、容納、無嗔。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闡述莎士比亞和湯顯祖的偉大之處
B.分析《牡丹亭》獨特的寫作手法
C.比較莎士比亞和湯顯祖的藝術風格
D.總結中外古典戲曲的共同點
2.弗拉門戈舞是歌、舞和進口貨音樂三位一體的藝術。一般認為它是從北印度出發的吉卜賽人,凡經跋涉來到西班牙南部,帶來的一種融合印度、阿拉伯、猶太、拜占庭及西班牙南部元素的樂舞。因為被居住在西班牙安達魯西亞的吉卜賽人創立傳承,所以被稱為弗拉門戈舞。 .就像提起桑巴,人們會想巴相;提起踢踏舞,會想到愛爾蘭;那么說到弗拉門戈舞,你一定就會想到西班牙。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合適的一項是( )
A.弗拉門戈舞已經成為西班牙的文化符號
B.弗拉門戈舞代表了西班牙人的生活方式
C.想了解弗拉門戈舞必須要了解她的發展歷史
D.弗拉門戈舞是西班牙舞壇最流行的舞種之一
3.19世紀,愛默生和其他一些作家向讀者傳授一種稱為“自助論”的理論,在這些人看來,-個有個性的人必須要有一顆充實的大腦。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有必要在閑暇時廣泛涉獵文化史上的杰出著作。同時,也有必要熟悉哲學、神學和世界范圍內的重大政治事件。這種風氣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塑造了美國新聞業。在那幾十年里,雜志致力于推廣古典歌劇、高雅藝術和宗教神學,而不是電影或大眾健康常識。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新聞媒體是主流文化觀的集中體現
B.廣泛閱讀可以充實我們的大腦
C.主流媒體有引導大眾品味的責任
D.自助論為美國新聞業的發展提供了方向
4.傳記,從本質上說,是人的生命活動的記載,是人類生命的一種特殊載體。人的生命活動,不僅表現出生存的發展的渴求,而且表現出自身潛能的開發、釋放。這種自身潛能的開發、釋放,就是一種力的創造。創造,包括多種形式,有政治家治國平天下的才能展現,有哲學家、思想家在精神領域的探索,有軍事家運籌帷幄、馳騁疆場的戰斗較量,有科學家的發明創造,有文學家、藝術家的才華展示,有改革家對生存環境的革新改造,等等。這是一幅幅壯麗的生命畫卷,是活力向惰性的挑戰。人類只有在這樣的挑戰中才能保持其生命的活力,并為活力的凝聚創造更好的條件。中國古典傳遍,正是這種生命活力的形象性展觀。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
A.傳記是人類生命活動最為生動的記載
B.中國古典傳記從多角度展現了生命活力
C.人類自身潛能的開發包括多種形式
D.人類個體與整體創造性在傳記中有不同的表現
5.科學和藝術有一個不相同的地方:科學講求最新的發現、最新的定律和方程式,花樣永遠翻新,永遠直向前跑。藝術就不大有這樣的方便,不論古今中外,沒有現成的定律或方程式可以供我們抄襲應用,從而使藝術像科學研究那樣形成接力賽跑式的進步。此中微妙精義,父親不能傳授給兒子,母親亦不能指點給女兒,一切都得靠自己再從頭開始。
“此中微妙精義”的“此”是指( )。
A.藝術創作或欣賞等活動
B.科學與藝術之間的差別
C.古今中外所有藝術成果
D.家族中世代相傳的絕技
安徽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習題答案
1.【講解】C.文段可以分為兩層,前三句話是總述,點明了文段的主旨――莎士比亞和湯顯祖是同時代的偉大劇作家,但是二人的劇本寫法不一樣。之后的內容是分說,以《羅密歐與朱麗葉》和《牡丹亭》為例,具體比較二者藝術風格的不同。因此,只有C項完整地概括了文段的主旨。A項的“偉大之處”僅在第二句話中提到,偏離了文段的主旨。B項只提到了《牡丹亭》,過于片面。D項,文段的主體是莎士比亞和湯顯祖,“中外古典戲劇”無端擴大了主體范圍,且“共同點”表述有誤,文段主要闡述不同之處。故選C.
2.【講解】A.橫線之前的文字介紹了弗拉門戈舞特征、來源、傳承等,意思比較完整,而橫線之后的文字都是具體的例子,由此可以判斷橫線處填入的句子應當承上啟下,能夠概括后文的內容。“提起桑巴,人們會想到巴西;提到踢踏舞,人們會想到愛爾蘭”,這說明桑巴舞和踢踏舞已經成為巴西和愛爾蘭的文化符號,那么弗拉門戈舞也正是西班牙的文化符號,因此A項正確。B項的“生活方式”、D項的“最流行”與后文聯系不夠緊密,排除。C項的“發展歷史”在前文已經提過,無法引出后文,排除。
3.【講解】D.文段中的“這種風氣……”承接前面的表述,是該段落的主旨所在,也即文段的核心跟美國新聞業有關;而所謂的“風氣”是因為“自助論”而產生的。兩者結合,可以得出“自助論為美國新聞業的發展提供了方向”這一論斷。故選D.
4.【講解】B.文段在前面六句的內容都是關于傳記和生命活力之間聯系的陳述,而通過表示總結的標志“正是這種生命活力……”可知,最后一句是文段的落腳點,是文段的主旨所在,因此正確答案中必須要體現“中國古典傳記”和“生命力”兩個概念,故選B.
5.【講解】B.本題為代詞指代題。根據指代就近原則往前找,可知,文段前半部分說的是科學和藝術的差異,B項表述正確,故本題答案為B項。
安徽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習題講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