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型解析之語句排序題
首先,考生要觀察選項特征,比如,A、C兩個選項以①開頭,B、D兩個選項以③開頭,那么我們首先就是來判斷①和③哪一個更適合作首句,通常狀況下,首句應該是一個引起話題的句子,在此提醒考生,有兩種句子是不作首句的,一種是有指示代詞的句子,另一種關聯詞后半部分的句子不作首句。如果判斷出③更適合作首句,那么A、C就可以排除了。
第二、語感順讀
通常情況下,到第二步的時候,其實已經排除錯誤選項,找到正確選項了,但是這個時候,我們并沒有非常細致地去理解這段話,這個時候可以把你選出來的正確選項讀一下,看看到底是否符合邏輯順序。
第三、抓標志詞語
1、指代詞——這、那、他等,指代前文的論述主體,必然在后文中出現,找到指代的東西放到它前面。那么這兩句話一定是放在一起的,選項中不把這兩句話放在一起的選項可以排除。
2、關聯詞——雖然…但是…等,通過關聯詞判斷哪兩句話必須在一起,選項中沒有把這兩句話放在一起的選項也可以排除。
3、重復性的詞語——如果同一個詞在兩句話中都有出現,那么可以判斷這兩句話的聯系是否足夠緊密,如果足夠緊密的話,這兩句話也應該是連在一起的,如果選項中沒有把這兩句話放在一起就可以排除。
4、順序詞——第一,第二;首先,其次,再次;1978,1988,1998;公元前550,公元前500等。當材料中出現這些詞時,也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暗示,告訴我們哪句話在前,哪句話在后,不符合這個順序的選項,也可以直接排除。
【例題】①商代以后,隨著文字的出現,書寫需求增加,周宣王時期“刑夷始制墨”,出現了顆粒狀人工墨
②到了以彩陶為典型特征的仰韶文化時期,已經有了用來研磨顏料的研磨器——石研
③這些長過半米的大石器,是用來加工糧食的
④硯起源于研磨器,目前已知最早的研磨器是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崗、磁山文化時期的石磨盤和石磨棒
⑤此后,用于研墨的石研,就成為早期的硯。
將以上5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
A ①③④②⑤ B④③②⑤①
C ①③④⑤② D④③②①⑤
【解析】在這個例題中,我們首先觀察選項,發現四個選項中③都是第二句話,那么③一定是第二句,A、C以①作首句,B、D以④作首句,所以首先判斷①和④哪一句更適合作首句,③以指示代詞“這”開頭,證明在“這”之前一定有它所指代的東西,③中提到了“大石器”,①和④中只有④中出現了“石磨盤”和“石磨棒”,正是③中的“大石器”,所以首句一定是④,排除A、C,剩下B和D,觀察這兩個選項,就會發現他們的區別在于①和⑤的順序不同,再看這兩句話,①提到了“出現了顆粒狀人工墨”,⑤說到“此后,用于研磨的石研”,一定是先出現墨,才能研磨,所以①在前,⑤在后,并且“此后”也有總結的意思,更適合作尾句,所以此題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