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定義判斷試題及答案(2)
國家公務員定義判斷試題(二)
1、后評價是在項目建成并投入運營或使用后,通過對項目全面總結評價,汲取經驗教訓,提高改進項目決策水平,以提高投資效益,其主要目的是得到經驗、教訓和啟示。
根據以上定義,下列不屬于后評價范疇的是( )。
A、某國政府利用外國貸款修建了一條鐵路,鐵路通行后,為了對建設過程中的資金使用效 率進行回顧總結,委托咨詢公司對項目進行財務分析
B、某水電站建設過程中對周邊生態環境影響較大,建成后當地政府針對建設過程中的生 態環境影響進行回顧性評價
C、某縣為了改善當地的環境保護現狀,利用該省財政資金修建了一座污水處理廠,施工過 程中為了監督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省財政廳定期組織專家對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審計
D、某樓盤施工過程中出現一些安全事故,雖未造成大的人員傷亡,但竣工后,施工單位負 責人仍打算對建設過程中的安全生產情況進行重點總結
2、創傷后壓力反應是指在遭遇或對抗重大壓力后,其心理狀況產生失調后遺癥,但這個現象是經歷創傷后所產生的合理結果,而非患者心理狀態原本就有問題。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創傷后壓力反應的是:
A、小王連續面試失敗后經常失眠,變得易怒、過度警覺、失憶和易受驚嚇
B、一位二戰老兵晚景凄涼,妻離子散,不久前又診斷出患有危及性命的重病
C、小吳在地震中死里逃生后,一聽到樓板響就高度緊張,擔心掉下來砸了自己
D、在中東國家,飽受戰爭之苦的人一談到四處盤旋的轟炸機就嚇得想四處躲藏
3、經濟糾紛:是指在經濟活動中,雙方當事人就權利義務關系所發生的爭執。下面不屬于經濟糾紛的是:
A、某校認為,省教委所撥某項經費額度不合理,與之發生分歧,引起爭議
B、甲廠拖欠乙廠貨款,乙廠長期索要不成,準備起訴
C、甲廠就商標名譽權問題要求乙廠賠償,并停止使用現行商標,乙廠拒不執行
D、船閘管理人員扣押船只導致船方經濟損失,船方要求賠償,船閘管理人員拒不賠償
4、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對自己的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成果和識別性工商業顯著標記依法享有的專有權。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知識產權的是( )。
A、福州百年老字號“同利”肉燕制作方法
B、外國人杰克在中國留學期間出版的小說《美麗的故鄉》
C、教師甲英語學習的教學方法
D、甲企業的技術員乙利用業余時間研發了汽車節油裝置,申請了發明專利
5、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實施犯罪意圖的犯罪分子。其突出特點是本人不親自實施犯罪,而是故意唆使他人產生犯罪意圖、決定實施犯罪的犯罪分子。
根據以上定義,下列屬于教唆犯的是( )。
A、林某在一次閑聊中,對劉某說自己特想殺掉丁某。于是,劉某就出面雇用馬某將丁某殺害
B、鄭某生病,請盧某為其“鎮鬼”。盧某胡言說是某墳地有問題。于是鄭某在盧某的指點下將一個鐵棒釘在墳上,后被墳主拔掉。后來鄭某又生病,懷疑又是那個墳在作怪,便決定殺死墳主,為自己消災。于是鄭某將墳主騙至墳邊,用菜刀將其殺死
C、在計算機課上,談到學校的計算機安全系統,老師隨意對學生說,這個設計非常完美,如果誰能進入這個安全系統,廠商會有獎金。結果一個15歲的孩子真的進入了這個安全系統,并迫使它癱瘓
D、王某指使自己的兒子(14歲)和鄰居家孩子豆豆(15歲)偷盜電線及其他輸電設備,然后轉賣。被人發現后,王某全然不理,繼續讓兒子和豆豆偷盜電線,致使線路短路,造成多個村莊停電,并使輸電線路處于危險狀態
國家公務員定義判斷試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后評價的定義要點是:①投入運營或使用后;②全面總結評價;③得到經驗、教訓和啟示。C項是在施工過程中的審計,不符合定義要點,其他三項符合定義。故答案選C。
2、答案: B
解析:
(1)遭遇或對抗更大壓力心理狀態(2)經歷創傷后合理結果(3)非本來原有問題。A選項連續失敗(1),易怒,過度警覺(2)(3);B選項晚景凄涼不體現(1)心理狀態,只是戰爭的結果;C選項死里逃生后(1)高度緊張;D選項飽受戰爭之苦(1)嚇得(2)(3)。
3、答案: A
解析: 經濟糾紛的關鍵要件有:(1)經濟活動;(2)權利義務關系所發生的爭執。A項不是經濟活動,不符合要件(1)。B、C、D三項符合定義的要件,屬于經濟糾紛,排除。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4、答案: C
解析: C項教師甲對英語學習的教學方法不享有專有權,不符合定義。故選C。
5、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本人不親自實施犯罪”、“故意唆使他人”。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D中“王某”符合教唆犯的定義。A、C項不是故意唆使;B中盧某并沒有唆使鄭某去殺人。故正確答案為D。
看過“國家公務員定義判斷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