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法律常識講解題及答案
公務員法律常識講解題(一)
A、入賬的折扣行為
B、給中間人傭金
C、將商品打折賣給對方但不入賬
D、低于成本價打折
2、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法,就是有關個人的所得稅的法律規定。
下列不屬于個人所得稅征稅范圍的是( )。
A、私營企業經營所得
B、個人股票買賣所得
C、個人通過網絡買賣虛擬貨幣取得的收入
D、個人或個體工商戶經營種植、養殖所得
3、稅務機關依照法定的稅種、稅率對某企業征稅,這一行為是( )。
A、自由裁量行政行為
B、不要式行政行為
C、雙方行政行為
D、羈束行政行為
4、小周在一家商店選購某電視機時覺得該電視機的款式、質量不合心意,打算離開時,被該產品的促銷員攔住,稱小周必須要買一臺,否則不允許離開。
促銷員的行為侵犯了小周的( )。
A、公平交易權
B、自主選擇權
C、受尊重權
D、知情了解權
5、我國《證券法》禁止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利用內幕信息從事證券交易活動。
下列不屬于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知情人的是( )。
A、發行人的董事
B、持有公司4%股份的股東
C、發行人控股的公司的董事
D、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董事
公務員法律常識講解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針對商業賄賂,《反不正當競爭法》第8條規定,經營者不得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對方折扣,可以給中間人傭金。經營者給對方折扣、給中間人傭金的,必須如實入賬。
AB項符合法條規定,D項屬于正常的商業行為。C項屬于行賄且是商業賄賂。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A
解析: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適用本法。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相關知識點: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四、勞務報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八、財產租賃所得;
九、財產轉讓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3、答案: D
解析:
題干中指出稅務機關依照法定的稅種、稅率對某企業征稅,也就是說法律明確規定了企業征稅的稅種和稅率。羈束行政行為:指法律明確規定了行政行為的范圍、條件、程度、方法等。行政機關沒有自由選擇的余地,只能嚴格依照法律作出行政行為。題干與此相符,故正確答案為D。
本題相關知識點:
1、自由裁量行政行為:法律僅僅規定行政行為的范圍、條件、幅度和種類等,由行政機關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如有適用法律而作出的行政行為。
2、不要式行政行為:不需要具備特定形式或特定程序,只需行為人口頭意思表示就可生效的行政行為,一般在緊急情況出現或情況比較簡單的條件下實施的行政行為多是不要式行為。
3、雙方行政行為:指必須經過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行政行為。
4、答案: B
解析: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規定:“消費者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故選B。
5、答案: B
解析:
《證券法》第七十四條指出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一)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二)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三)發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四)由于所任公司職務可以獲取公司有關內幕信息的人員;(五)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以及由于法定職責對證券的發行、交易進行管理的其他人員;(六)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七)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人。A選項屬于第一類知情人;C選項屬于第三類知情人;D選項屬于第二類知情人;B選項在《證券法》中沒有規定,故正確答案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