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公選領導法律知識訓練題及答案
廣西公選領導法律知識訓練題(一)
A.以仲裁委為被告提起訴訟
B.以乙公司為被告提起訴訟
C.以乙公司和仲裁委為共同被告提起訴訟
D.以乙公司為被告提起訴訟,并將仲裁委追加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3.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可以在公開開庭時出示的證據是( )。
A.有關國家秘密的 B.有關商業秘密的
C.有關個人隱私的 D.有關個人經歷的
4.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下列有關送達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張麗和劉兵的離婚訴訟以調解結案,人民法院在送達調解書時,對張麗適用留置送達
B.A市人民法院欲將判決書送達B市的張杰,其可委托B市人民法院代為送達
C.甲市C區人民法院欲將判決書送達趙宇,后得知其離家出走,下落不明,則人民法院可以公告送達
D.受送達人錢小正在被勞動教養,則人民法院可通過其所在勞教所轉交
5.下列民事案件中可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是( )。
A.王某訴趙某債務糾紛一案,起訴時趙某不知去向
B.李某訴王某授權糾紛一案,在按普通程序審理過程中發現該案事實清楚,關系明確,爭議不大,法院認為可以適用簡易程序,李某也同意用簡易程序審理,但王某不同意
C.劉某訴郭某歸還所欠房租款400元,有欠條為據
D.陳某訴羅某合同糾紛一案已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終結,現被發回重審
廣西公選領導法律知識訓練題答案
1.【答案】B。解析:對人民法院作出的決定不服一般只能復議,而復議期間通常不停止執行。故本題選B。
2.【答案】B。解析:根據《民訴意見》第 48 條的規定,當事人之間的糾紛經仲裁機構仲裁,當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以對方當事人為被告。故本題選B。
3.【答案】D。解析:根據《民訴法》第 66 條的規定,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并由當事人互相質證。 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需要在法庭上出示的,不得在公開開庭時出示。故本題選D。
4.【答案】A。解析:《民訴意見》第 84條規定,調解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本人,不適用留置送達。所以,A錯誤,符合題意。《民訴法》第80條規定,“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所以,B正確,不選。《民訴法》第84條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所以,C正確,不選。《民訴法》第82條規定,“受送達人是被勞動教養的,通過其所在勞動教養單位轉交。”所以,D正確,不選。故本題選A。
5.【答案】C。解析:《簡易程序規定》第1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42條規定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規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除外:(一)起訴時被告下落不明的;(二)發回重審的;……”所以,AD兩項不能適用簡易程序。《簡易程序規定》第2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當事人各方自愿選擇適用簡易程序,經人民法院審查同意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因為王某不同意,所以,B項不能適用簡易程序。而C項符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條件,應選。故本題選C。
廣西公選領導法律知識訓練題(二)
1.財產所有權的四項權能是占有,使用,收益,處分。
2.限制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民事活動應由其監護人代理,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
3.法與政策最主要的差別在于是否具有規范性。
4.我國憲法界定公民資格的依據是國籍。
5.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違反憲法的行為是犯罪行為。
廣西公選領導法律知識訓練題答案
1.【答案】√。解析:《民法通則》第七十一條規定:“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故本題說法正確。
2.【答案】×。解析:《民法通則》第九條規定:“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第十二條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是公民在所有階段的民事活動都由監護人代理,公民也不是從出生起就享有民事行為能力,故本題說法錯誤。
3.【答案】×。解析:法與政策的區別:(1)意志屬性不同。法由特定國家機關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或認可,體現國家意志,具有普遍約束力,向全社會公開;政黨政策是黨的領導機關依黨章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制定,體現全黨意志,其強制實施范圍僅限于黨的組織和成員,允許有不對社會公開的內容存在。(2)規范形式不同。法表現為規范性法律文件或國家認可的其他淵源形式,以規則為主,具有嚴格的邏輯結構,權利義務的規定具體、明確。政黨政策則不具有法這種明確、具體的規范形式,表現為決議、宣傳、決定、聲明、通知等,更多具有綱領性、原則性和方向性。(3)實施方式不同。法的實施與國家強制相關,且是有組織、專門化和程序化的。政黨政策以黨的紀律保障實施,其實施不與國家強制相關,除非它已轉化為法律。(4)調整范圍不盡相同。法傾向于只調整可能且必須以法定權利義務來界定的,具有交涉性和可訴性的社會關系和行為領域。一般而言,政黨政策調整的社會關系和領域比法律要廣,對黨的組織和黨的成員的要求也比法的要求要高。但這并不意味著政黨政策可涵蓋法的調整范圍,法也有其相對獨立的調整空間。(5)穩定性、程序化程度不同。法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但并不意味著法不能因時而變,只是法的任何變動都須遵循嚴格、固定且專業性很強的程序,程序性是法的重要特征。政策可因形勢變化作出較為迅速的反應和調整,其程序性約束也不及法那樣嚴格和專門化。但這也并不意味著政策可朝令夕改或無最基本的程序要求。故本題說法錯誤。
4.【答案】√。解析:根據我國《憲法》第33條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故本題說法正確。
5.【答案】×。解析: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違反憲法一定是違法的行為,但違反憲法的行為不一定就是犯罪行為,犯罪行為一定是嚴重的違法行為。故本題說法錯誤。
廣西公選領導法律知識訓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