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選考試法律知識專練題附答案解析
福建公選考試法律知識專練題(一)
D.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減征個人所得稅
2.根據我《行政處罰法》的規定,某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通過立法的形式設定的行政處罰種類有( )。
A.責令停產停業及行政拘留 B.吊銷企業營業執照及行政拘留
C.吊銷許可證及責令停產停業 D.吊銷企業營業執照及責令停產停業
3.下列表述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是( )。
A.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行為即屬于民事法律行為
B.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行為為可撤銷民事行為
C.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變更其對行為內容有誤解的民事行為
D.不滿18周歲的自然人也可能會被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4.行政案件中當事人要求舉行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 )行政機關組聽證的費用。
A.必要時應當承擔 B.承擔一部分
C.可申請不承擔 D.不承擔
5.《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公民對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向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訴或者檢舉,這屬于公民基本權利中的( )。
A.政治權 B.監督權 C.社會經濟權 D.人身自由權
福建公選考試法律知識專練題答案
1.【答案】B。解析根據《立法法》第66條的規定,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沒有制定自治條例的權限。故本題選B。
2.【答案】C。解析:《行政處罰法》第11條規定,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故本題選C。
3.【答案】D。解析:《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因此A項錯誤。根據該法第58條第1款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行為為無效民事行為。因此B項錯誤。根據該法第59條第1款的規定,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變更其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民事行為。C項缺少”重大“二字,因此該項錯誤。該法第11條笫2款規定,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故本題選D。
4.【答案】D。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申請人、利害關系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故本題選B。
5.【答案】B。解析:監督權是指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批評、建議的權利,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依法取得賠償的權利。故本題選B。
福建公選考試法律知識專練題(二)
1.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 )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A.林業 B.手工業 C.工業 D.牧業
2.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是( )。
A.三民主義 B.愛國主義 C.馬列主義 D.新三民主義
3.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是( )。
A.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B.—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
C.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 D.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4.我國實行省級管理體制始于(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5.杜甫是我國( )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人稱“詩圣”。
A.西漢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福建公選考試法律知識專練題答案
1.【答案】B。專家解析:過渡時期總路線是指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的指導全國人民全面開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基本綱領和路線。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基本內容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故本題選B。
2.【答案】D。專家解析:第一次國共合作是指1924年一1927年的國民革命運動,其政治基礎是新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在三民主義的基礎上,加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的新發展,新三民主義與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一致,所以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故本題選D。
3.【答案】B。解析:群眾路線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容,是中國共產黨根本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它卓越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成效,已經為我們黨數十年的奮斗歷程所充分證實。鄧小平說:“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講的是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觀點,是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故本題選B。
4.【答案】C。解析:元朝各行省設平章政事,總攬一省軍事、民政、財政諸大權,行省成為地方最高行政區劃。故本題選C。
5.【答案】C。解析:略。
福建公選考試法律知識專練題附答案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