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選考試法律知識訓練題帶答案
福建公選考試法律知識訓練題(一)
D.創造經濟規律
2.甲正在市場賣魚,突聞其父病危,急忙離去,鄰攤菜販乙見狀遂自作主張代為叫賣,以比甲原每斤10元高出5元的價格賣出鮮魚200斤,并將多賣的1000元收入自己囊中,后乙因急赴喜宴將余下的100斤魚以每斤3元賣出。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
A.乙的行為構成無因管理
B.乙收取多賣1000元構成不當得利
C.乙低價銷售100斤魚構成不當管理,應承擔賠償責任
D.乙可以要求甲支付一定報酬
3.( )在法定授權范圍內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
A.法律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
B.行政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
C.地方性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
D.省級人民政府規章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
4.我國人大代表在任期內因故出缺,由( )。
A.原選區補選 B.該級人大會補選
C.原選舉單位補選 D.出缺代表所在單位補選
5.無效民事行為( )。
A.沒有任何法律效力
B.從行為被確認無效起就沒有法律效力
C.不能產生行為人進行民事行為時預期的法律效力
D.當然的、確定的、不發生效力
福建公選考試法律知識訓練題答案
1.【答案】AC。解析:社會主義法的制定和實施可能適應經濟規律,對經濟發展起促進作用,也可能不適應經濟規律,對經濟發展起阻礙作用。故本題選AC。
2.【答案】ABC。解析:所謂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律規定或者約定的義務而為他人管理事務。其構成要件有三個:(1)管理他人事務;(2)有為他人管理的意思;(3)無法律上的原因。本題中乙代甲出賣鮮魚的行為構成無因管理,A是正確的。在無因管理中,管理人因管理事務所收取的金錢、物品及其孳息應交付本人,乙將多賣的1000元據為己有,構成不當得利,B項正確。在無因管理中,管理人應承擔適當管理義務,也即應依本人明示或可推知的意思,以利于本人的方法為管理。本題中,乙兇急赴喜宴將100斤魚賤價出賣構成不當管理,應向甲承擔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責任,C是正確的。《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可見無因管理人的權利僅為要求本人償付必要費用,另外,管理人的權利還包括:請求清償必要債務、損害賠償請求權等,不包括報酬請求權,D是錯誤的。故本題選ABC。
3.【答案】ABC。解析:《行政許可法》第23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在法定授權范圍內,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所以D選項中的省級人民政府規章是不能授權的。故本題選ABC。
4.【答案】AC。解析:人大代表在任期內因故出缺的,由原選區或原選舉單位補選。故本題選AC。
5.【答案】CD。解析:無效民事行為是指已經成立,但欠缺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因而不能依當事人意思發生效力的行為。無效民事行為的無效,是指當事人意思不發生效力,而不是說沒有任何法律效力,因此A項錯誤。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因此B項錯誤。故本題選CD。
福建公選考試法律知識訓練題(二)
1.以下各項中,可能成為行政主體的是( )。
A.被委托的組織 B.被委托的個人
C.被授權的組織 D.公務員
2.下列行為不屬于侵犯我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是( )。
A.父母查看子女儲存在電腦上的電子郵件
B.班主任老師長期扣留學生信件
C.公安人員因國家安全的需要對出境信件予以檢查
D.村干部拆閱勞教人員寄給家屬的信件
3.下列關于憲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憲法是國家所有法律的總和
B.憲法的變動必然會引起普通法律隨之做出相應的修改
C.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4.下列對民事訴訟法中的“共同訴訟人”的表述,最適當的是( )。
A.在同一訴訟中,對原告、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的總稱
B.在共同訴訟中共居于相同訴訟地位的當事人,即原告或被告一方為兩人以上
C.在訴訟中,對他人之間的訴訟標的有獨立請求權的訴訟參加人
D.在同一訴訟中,與訴訟標的有利害關系的所有訴訟參與人
5.在我國,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這體現著( )。
A.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對立的
B.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
C.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促進的
D.權利和義務是沒有區別的
福建公選考試法律知識訓練題答案
1.【答案】C。解析:行政主體必須是社會組織,因此B,D選項中的被委托的個人和公務員不能作為行政主體。行政授權是指法律、法規將某項或某一方面的行政職權的一部分或全部,通過法定方式授予某個組織的法律行為。行政委托是指行政主體將其職權的一部分,依法委托給其他組織或個人來行使的法律行為。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具有行政主體資格,能以自己名義行使被授予的職權,并獨立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責任。接受行政委托的組織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不能以自己的名義,而只能以委托機關的名義行使被委托的職權,由此產生的后果也由委托機關承擔。所以被委托組織不能作為行政主體。故本題選C。
2.【答案】C。解析:公安人員檢查出境信件是出于國家安全的需要,不屬于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故選C。
3.【答案】A。解析:在我國,除了《憲法》之外,還有《刑法》《民法》《社會保險法》等許多法律法規。A項錯誤。故本題選A。
4.【答案】B。解析: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的訴訟。共同訴訟中人數為二人以上的一方當事人稱為共同訴訟人。其中,原告為二人以上的稱為共同原告,被告為二人以上的稱為共同被告。故選B。
5.【答案】B。解析:勞動和受教育集權利和義務于一體,權利就是義務,義務就是權利,體現了公民某些權利和義務是合一的。因此,B選項是正確的。
福建公選考試法律知識訓練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