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選領導考試法律知識習題解析
浙江公選領導法律知識習題(一)
C.審理的法院不一定相同 D.提起理由不同
3.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包括( )。
A.故意殺人罪 B.放火罪 C.搶劫罪 D.強奸罪
4.政治權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為國家政治生活主體依法享有的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利和自由,是國家為公民直接參與政治活動提供的基本保障,這一基本權利具體包括( )。
A.人身自由權 B.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C.宗教信仰自由 D.政治自由權
5.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依靠( )來評價人們的行為,調節人與人,人與自然環境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總和。
A.內心信念 B.法律制度
C.社會輿論 D.傳統習慣
浙江公選領導法律知識習題答案
1.【答案】ACD。解析:根據《國家賠償法》第32條規定,國家賠償以支付賠償金為主要方式。能夠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的,予以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故本題選ACD。
2.【答案】ABCD。解析:審判監督程序與第二審程序的區別:(I)審理的對象不同。(2)提起的主體不同。(3)提起的條件不同。(4)提起期限不同。(5)審判適用的程序不同。(6)審判結果能否加刑不同。故本題選ABCD。
3.【答案】ABCD。解析:《刑法》第56條規定,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應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對于故意殺人、強奸、放火、爆炸、投毒、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故本題選ABCD
4.【答案】BD。解析:政治權利和自由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二是政治自由。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選項A人身自由權與選項C宗教信仰自由也都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但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BD。
5.【答案】ACD。解析:道德是人類生活所特有的,以善惡為標準,依靠茛傳教育、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調蓿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故本題選ACD。
浙江公選領導法律知識習題(二)
1. 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每屆任期5年。( )
2.犯罪中止是指犯罪過程中,犯罪分子停止了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行為。( )
3.根據憲法,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不需要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 )
4.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即使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能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也 不能以自首論。( )
5.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科學文化素質。( )
浙江公選領導法律知識習題答案
1.【答案】正確。解析:《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1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第58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每屆任期五年。故本題說法正確。
2.【答案】錯誤。專家解析: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故本題說法錯誤。
3.【答案】錯誤。解析:《憲法》第128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負責。”故本題判斷錯誤。
4.【答案】錯誤。解析: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 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故本題說法錯誤。
5.【答案】錯誤。解析: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是否能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故本題說法錯誤。
浙江公選領導考試法律知識習題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