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公選考試法律知識訓練題答案講解
山西公選考試法律知識訓練題(一)
?、偬貏e行政區設立的依據是我國憲法
?、谌舜髸μ貏e行政區的法律法規具有修改權
③人大會對特別行政區的法律法規具有解釋權
?、芴貏e行政區的行政長官有權任命法院法官
?、萏貏e行政區的行政長官不能有外國居留權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⑤
2.
下列屬于內部行政行為的是( )
A.行政許可
B.行政處罰
C.行政強制
D.行政處分
3.
在我國確認發明專利權的第一審行政案件應當由( )。
A.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B.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C.高級人民法院管轄
D.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4.
根據《憲法》規定,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以外,屬于集體所有
B.國務院有權批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D.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和上級人民檢察院負責
5.
甲公司向乙公司發出采購50臺電腦的要約,乙公司于3月1日發出承諾信件表示完全同意要約內容,3月7日信件發至甲公司,3月8日甲公司的經理知悉了該信件內容,遂于3月10日電傳告知乙公司收到承諾信件。在該合同的訂立過程中,承諾通知的生效時間是( )。
A.3月1日
B.3月7日
C.3月8日
D.3月10日
山西公選考試法律知識訓練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特別行政區是指根據憲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域范圍內設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區域。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必須由年滿40周歲、在特別行政區居住連續20年并在外國無居留權的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擔任。行政長官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級法院法官和公職人員。所以題干中的①④⑤都是正確的表述。對于特別行政區的法律法規,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備案不影響該法律的生效。全國人大在征詢所屬的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的意見后,如果認為行政區立法機關制定的任何法律不符合有關規定,可將有關法律發回,但不作修改,表述②有誤,所以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D
解析:
內部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在內部行政組織管理過程中所作的只對行政組織內部產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
A項:行政許可是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是對社會實施的外部管理行為。故排除。
B項:行政處罰是指有處分權的行政機關組織,對違反行政法律法規的行政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并不僅對內。故排除。
C項:行政強制是指行政機關或法定授權的組織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對公民的人身和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加以限制的具體行政行為。故排除。
D項:行政處分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所屬的國家工作人員違法失職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給予的一種懲戒。對所屬員工,是一種內部行政行為。故本題選D。
本題相關知識點:
內部行政行為與外部行政行為主要區別:
1.行為與相對人之間的關系不同。
實施內部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與該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之間,必定存在一種領導與被領導的隸屬關系以及其它隸屬關系,或者存在一種監督與被監督的法定的監督關系。實施外部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與該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之間,基本上不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隸屬關系或者其它隸屬關系,而只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
2.行政行為的作用力不同。
內部行政行為通常只涉及行政機關的內部行政事務,其作用主要和行政機關的正常運轉有關,不影響外部相對人的權利和義務,外部行政行為是行政機關對外行使公共權利的行為,因而直接影響著外部相對人的利益。
3.答案: B
解析:
按照《行政訴訟法》第十四條規定,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歸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B
解析: 全國人大有權批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建置,國務院有權批準其區域劃分。
5.答案: B
解析:
我國對>承諾生效時間的規則采用的是>到達主義,即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根據題意,在雙方都知情的前提下,乙公司表示同意的要約的信件是在3月7日正式發到甲公司,>根據到達主義,要約人在收到承諾人的承諾通知時,承諾方生效,這個時間即生效時間。故正確答案為B。
山西公選考試法律知識訓練題(二)
下列爭議中,不可提起行政復議的有( )。
A.中紀委作出的具體處理決定
B.國家發改委所制定的規章
C.濟南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章
D.某民族自治縣人大所制定的自治條例
2.
《婚姻法》規定,在直系血親關系或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者禁止結婚。這一政策的出發點是( )。
A.防止家族勢力的過渡膨脹
B.處于倫理道德的考慮
C.避免包辦婚姻
D.減少遺傳病的發病幾率
3.
甲欲殺死乙,在乙飯碗里投放毒藥,不料朋友丙分食了乙的飯菜,甲為了殺死乙,沒有阻止丙,結果導致乙和丙均中毒死亡。甲對丙死亡所持的心理態度是( )。
A.過于自信的過失
B.疏忽大意的過失
C.間接故意
D.直接故意
4.
在我國,“公民”一詞的含義是指( )。
A.年滿18周歲具有我國國籍的人
B.享有政治權利的人
C.具有我國國籍的人
D.出生在我國的人
5.
我國 《 民事訴訟法 》 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其中不包括( )。
A.屬于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B.有明確的被告
C.具體的訴訟請示
D.有充分確鑿的證據
山西公選考試法律知識訓練題答案
1.答案: ABCD
解析:
行政復議的排除范圍即當事人不能提起行政復議的事項范圍包括:1、內部行政行為2、對民事糾紛處理的行為3、抽象行政行為。本題中A黨委做出的決定是內部行政行為,不能提起行政復議。B、C、D分別是國務院部門制定法規、省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規章、自治縣制定自治條例,都是抽象行政行為,故本題選ABCD。
本題相關知識點: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通過行政救濟途徑解決行政爭議的一種方法。
2.答案: D
解析:
禁止血親結婚是優生的要求。血緣過近的親屬間通婚,容易把雙方生理上的缺陷遺傳給后代,因此,各國法律都禁止一定范圍內的血親結婚。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C
解析:
間接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放任,是指行為人對于危害結果的發生,雖然沒有希望、積極地追求,但也沒有阻止、反對,而是放任自流,聽之任之,任憑、同意它的發生。
顯然對于丙的死亡,甲并不是持積極追求的心態,故屬于間接故意。故正確答案為C。
4.答案: C
解析:
公民指具有一國國籍,并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自然人,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D
解析:
我國 《 民事訴訟法 》 第 108 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有充分確鑿的證據不屬于起訴必須的條件。故正確答案為D。
山西公選考試法律知識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