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法律知識練習題答案解析
公共基礎法律知識練習題:
D.劉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2.下列哪一項所反映的法律思想與其他三項不同?( )
A.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B.以德配天,明德慎罰
C.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D.諸以官當徒者,罪輕不盡其官,留官收贖
3.下列做法不符合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是( )。
A.小王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中規定有三個月的試用期
B.小孔投訴單位試用期內未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而解除勞動合同
C.小李入職第一個月工作16天后要求單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
D.小黃入職工作三個月后單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
4.甲某欠乙某1千元錢,甲某以4輛自行車抵押給乙某,并簽訂合同。次日,甲某、乙某去有關部門辦法抵押登記手續,由于兩人疏忽,漏登記2輛。下列對本案中的抵押行為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抵押合同成立,抵押合同標的為2輛自行車
B.該抵押合同成立,抵押合同標的為4輛自行車
C.該抵押合同成立,抵押權的標的都不可以對抗第三人
D.該抵押合同成立,抵押權的標的都可以對抗第三人
5.關于我國的社會救助制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最低生活保障是社會救助制度的基本內容
B.積極參與開展社會救助是集體和社會成員的法定義務
C.臨時救助的具體事項、標準,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公布
D.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確保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有勞動能力的成員中至少有一人就業
公共基礎法律知識練習題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我國《刑法》第18條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酒后犯罪和正常人犯罪一樣對待。醉酒的行為,并不是故意殺人罪的法定從重或者從輕情節。另外,犯罪行為的免除事由也不包括醉酒的。故本題選D。
2.【答案】B。
解析:C項,強調的是平民百姓與貴族的法律特權,強調的是法律對卑賤者的不公平。D項,可以翻譯為“罪比較輕,還不足以把官全部當掉的,可以保留官職交錢贖罪”,是典型的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官僚貴族特權法。C、D兩項,強調的是法律對特權階層的維護。A項,強調法律面前不應有特權,而應人人平等,因此,A、C、D三項討論的是法律是否應該公平公正,一視同仁的問題;B項,體現的是我國傳統的“慎刑”思想,論述的是“德治”與刑法輕重的問題。故本題選B。
3.【答案】D。
解析:A項,《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勞動者被用人單位錄用后,雙方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應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內。故A項正確。B項,《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故B項正確。C項,《社會保險法》第58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故C項正確。D項,單位應在入職當月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而不能三個月后再繳納。故本題選D。
4.【答案】B。
解析:抵押效力自合同成立時成立,只是登記后可以對抗第三人。本題中,合同意思基于雙方共識,合同成立,標的物為4輛自行車,其中登記的2輛可以對抗第三人,沒有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故本題選B。
5.【答案】B。
解析:根據2014年5月1日國務院出臺的《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社會救助的基本內容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等,A選項正確;第五十二條: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捐贈、設立幫扶項目、創辦服務機構、提供志愿服務等方式,參與社會救助,但并沒有規定是法定義務,所以B選項說法錯誤;第四十九條:臨時救助的具體事項、標準,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公布,所以C選項說法正確。第四十三條: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有勞動能力的成員均處于失業狀態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確保該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D選項說法正確。故本題選B。
公共基礎法律知識練習題答案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