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過年800字作文
2023過年800字作文篇1
隨著那除夕之夜的到來,春節就已經來臨了。只聽“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響起時,新年的味道就已經全了,雖然春節如今已過,但是那份熱鬧的記憶我卻難以忘懷。
還是那桌飯,還是那杯酒。親朋好友又歡聚一堂,嘻嘻哈哈,嘮著家長里短。一杯杯酒下肚,早已經酩酊爛醉,但這一年來僅有的一次聚會卻不能草草了事。一盤盤菜,空空如也,可家人的那份甜美的笑容卻未見消失。大街上,那些賣年貨的,恐怕也早已和家人團聚了吧,而這僅僅一天的團聚,接著還是在外工作。
中國的春節,從古代就已經有了,多少節日都已經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淡化了,只有春節,依然是那么隆重,就像那滾滾江流,永不停歇。我不是什么的作家,能用什么優美的詩詞、語句來表達對春節的熱愛,我只能用我僅有的枯乏文字來訴說自己的情感。
小孩子最喜愛過年,我也是一個小孩子,自然也是如此,我愛過年,不僅因為可以得到壓歲錢,可以穿漂亮的新衣裳,可以吃到好吃的,而是因為我可以玩我一年僅有一次機會的爆竹。有人會笑我:“這有什么,爆竹而已,現在比它好玩的玩具多多了,它又不安全。”又有人會說我幼稚。可是那又有什么,我依然喜歡。
每當那爆竹、搖花、煙花點起時,不僅是對新年的祝福,我更想合起手掌,在心里默默地表達自己對著新的一年的愿望和憧憬。那煙花就是我心靈的寄托,是我最美好的祝福。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這里,我用遲來的聲音對您說一句這是我最真誠的祝福,當然這就是我的春節記憶,即使算不上,也是用我最真摯的語言去塑造出來的文章。
千百年來,春節一直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如今在西方竟有人過起了春節。現在我深深地為我的祖國而驕傲、而自豪。
2023過年800字作文篇2
年夜飯在溫州
20__年的春節由于新冠疫情的嚴峻態勢使得大家并沒有很好地享受到期待已久的年夜飯,不知不覺又是一年春節,在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科學防控舉措下,廣大市民同胞能夠安安穩穩地在家和親朋好友品嘗美味的年夜美食。
大年三十的農貿市場和以往有所不同,去晚了就買不到中意的原材料了。主人家通常會在天還沒完全亮透的時候便起床去農貿市場采購,這可能是有些家庭中為數不多的子女與父母一同去買菜的場景。過年講究紅紅火火,家家戶戶不僅在年夜飯的菜單上秉承著傳承與創新的精神,還會給餐桌上撒些水、鋪上紅色的塑料桌布。在此之前的打掃和整理必不可少,而在擺完盤之后,主人家就會開始滿懷期待地等候著賓客的到來。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親朋好友走南闖北追逐夢想的數不勝數,年夜飯可能是一年里他們聚到一起的唯一機會。每當見到精神抖擻的爺爺奶奶和長輩時,我們會禮貌恭敬地向他們問好;每當見到許久不見的堂兄弟、表姐妹時,我們會分享這一年來的所見所聞;每當見到侄子外甥女時,我們會摸摸他們的小臉袋,小頑皮們又成熟了一歲。
到了飯桌上又是不一樣的熱鬧。浙江溫州年夜飯的主食離不開炒年糕,年糕有著年年高、步步高升的意思,每當主人家端出香噴噴的炒年糕時,總會伴隨著驚呼聲:“開飯啦!”那潔白的年糕切成條狀配合上綠油油的芥菜編織出絕美的畫卷,盤中若隱若現的暗紅色醬油肉帶著一絲絲晶瑩剔透,油而不膩,不禁讓人垂涎三尺。和平日里吃到的不一樣,即使用的原材料種類相同,但春節時期的炒年糕更加鮮嫩可口,配合上紅色桌布、紅色碗筷的中國風韻味,每一根年糕和芥菜都會散發著著團圓與美好的氣息。
除去主食,餐桌上還盛放著象征清清白白的膠凍、象征聰明上進的魚鲞、象征紅紅火火的醬油肉等含有豐富寓意的冷盤,以及各式各樣主人家精心烹制的美食。酒足飯飽之后,一家人或是繼續在飯桌上抒發一整年的思念,或是圍在電視前看著春晚、品嘗著象征著大吉大利的甌柑。
初食甌柑的人可能不習慣其剛入口時的微苦味,溫州人卻是迷戀這種“苦盡甘來”的味道,也許正是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支撐著在外不斷奮斗的溫州商人艱苦創業。甌柑不同于其他水果越鮮嫩越可口好吃,它需要經過歲月的沉淀,表皮愈加干枯褶皺,內在的果肉愈加有滋味。
苦中帶甜,值得回味,生活亦是如此。
2023過年800字作文篇3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每到春節,人們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這時是小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
“年”是什么樣的?“年”是彩色的。鞭炮、燈籠、紅包的紅,對聯、“福”字的金,新衣服的彩,再加上煙花的絢爛,一下子就湊成了一個彩色的“年”。 從鞭炮的火藥味中我嗅出一股濃厚的年味。
“年”是什么樣的?“年”是香香的。大年夜,家里到處是糖的甜味、糕點的香味、臘肉的鮮味、海鮮的腥味…家里的親人都聚到一起吃飯,大家暢談這一年里的趣事和收獲。共同暢想美好的未來。我從飯的香味中感到了一股濃濃的年味。
“年”是什么樣的?“年”還是暖暖的。只要“年”來了,爸爸媽媽就會好好地休息下來,陪我讀書,陪我看報,陪我去做很多我想做他們又沒有時間陪我做的事,有爸爸媽媽陪伴,“年”多么暖暖啊!只要“年”來了,我的“小小銀行”就會塞得滿滿的,因為長輩們都要給我壓歲錢,我可以趁機發一筆小財,這些錢我能用來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哈哈,這樣大家都溫暖了,“年”多暖暖啊!也只有“年”來了,很多外出打工的人才能趕回家里團聚,使他們品嘗、享受著團圓的溫馨和幸福,“年”多暖暖啊!
“年”,我喜歡你的色彩,你的味道,你的溫暖,愿你永遠陪伴著我!
2023過年800字作文篇4
翻開相冊中的一張張照片,春節的記憶又再次在我眼前浮現。從小到大,我已經經歷了13個春節,回顧往昔,不禁感慨時光竟流逝的如此悄無聲息。
我的腦海中好似放起了一部電影,“電影”講述我去年春節的記憶,感興趣的話就隨我共同閱讀吧!
那天是大年三十,我。弟弟。還有爸爸媽媽,一起踏上了去奶奶家的旅程。去干什么?當然是到奶奶家去過年啦!一路上,我的腦子就沒停過,一直在“算計”著怎么也得多賺點壓歲錢,可誰知,后面的問題更麻煩了……
一下車,我便如一只歡快的小兔一溜煙兒跑進了奶奶家,奶奶見我來了,趕忙掏出壓歲錢塞到我手里,我一看,呀,有200元呢!我眼巴巴的看著爺爺,本以為他也會興奮地拿出壓歲錢來,可誰知,他卻坐在椅子上喝茶,神情安詳,邊喝還邊說:“好茶,好茶。”根本沒有一點兒拿壓歲錢的動機。這下,我可急了,想給他點暗示。但還沒等我開口,爺爺便發話了:“這樣吧,想拿壓歲錢可以,但要答題,一道50元!”
我先是一愣,心想:爺爺真小氣,連拿壓歲錢都要答題。但經過一番思索,我還是答應了他的挑戰。
比賽開始了,我們倆互不相讓,你追我趕,我一路過關斬將,終于艱難的熬到了第五題:一杯糖水400克,其中糖占水的二十四分之一,如再放入8克糖,這時糖與糖水的比是多少?聽完題目,我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低下頭開始苦做,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了,草稿紙已被密密麻麻的字寫滿了,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做出來了!
我欣喜若狂,拿著我的“戰利品”——250元壓歲錢又蹦又跳。爺爺更是輸得心服口服,對我大加贊揚。
晚上,我們進行了春節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放煙花。
一走出家門,只見樹上一盞盞大紅燈籠高高掛,樹枝上纏著各種各樣的氣球,五顏六色的氣球隨風搖曳,好似一個個美麗的姑娘在翩翩起舞。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開始放煙花了,“彭~”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五彩繽紛的煙花猶如流星劃過天際,繼而又如天女散花般裊裊擴散開來,夜空立即被點綴的光彩奪目?,讓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也許許多人忙忙碌碌了大半生,也只是為了像它那樣絢麗光彩的綻放吧!
當煙花“飛舞”的那一刻,我感覺整個世界都沸騰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令人欣喜的歡呼聲,如銀鈴般清脆的歡笑聲……全部匯聚升騰,共同來告訴人們:新的一年來到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每吟誦起王安石的《元日》,去年春節的記憶便會清晰地浮現在我眼前。
“電影”結束了,可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
這就是我的節日記憶——春節!
2023過年800字作文篇5
不知不覺又要進入春節模式了,每年我們都在說:過年沒有小時候有趣了!可我們找尋的年味是什么?是新衣?是年夜飯?是拍一張全家福?還是一件渴望已久的玩具?
記憶中的年味,是掛在老房子墻上那本厚厚的黃歷,喜慶吉祥的大紅封面,白底黑字的每一頁除了載有農歷月、日和農時節氣外,還寫滿了“今日宜忌、吉神兇煞”等,撕一張少一張。而除夕那一頁早早就被心急的我做上記號,每天數著日頭盼著過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心情愈加迫切,新年便在撕去的一張張老黃歷中,越來越近。
記憶中的年味,是年三十全家齊上陣,母親負責用面和水熬漿糊,一個小盆,一根筷子,在煤球爐上細火慢熬,邊熬邊攪,熬好的漿糊會散發一股酸酸的氣味,饞嘴的我總有忍不住嘗一口的念頭,結果自然是被母親及時制止。刷漿糊要用一個高粱穗扎成的刷帚,沾上粘稠的漿糊往門框上刷,哥哥個子最高,負責貼春聯,父親則指揮哪一副春聯該貼到哪個門上,我負責看高低,“左邊低了,右邊再高點……”貼春聯的過程總是充滿了歡聲笑語。
記憶中的年味,不是除夕家宴上的大魚大肉、山珍海味,而是一盆普通的涼拌什錦菜。每年,母親都會為了年夜飯前前后后忙活好幾天,殺雞宰魚,蒸饃饃、剁肉餡、煎蛋餃…… 最后,在除夕當天,所有的食材都準備妥當,父親就開始拌什錦菜,菠菜、粉絲在開水中燙熟,雞蛋液在鍋中煎成薄薄的一層,各種食材切碎后拌勻,上桌時配上一碗飄著紅辣椒油的調料汁,一紅、一綠、一黃,讓人瞬間胃口大開。
記憶中的年味,還是老房道中放鞭炮點焰火時,四處飄散的硫磺味。那時物資還不怎么豐富,父母收入也不高,過年家里除了年三十的“封門炮”初一的“開門炮”初三的“送年炮”外,沒有多余的鞭炮給孩子玩。我便“自力更生”,一大早起來,就去撿別人家沒放響的鞭炮殘余,房道里的孩子多,我們總愛比誰撿的最多。眼巴巴地望著別人家放完鞭炮后,我生怕撿晚了,被別的小孩搶先,趕快蹲下,把沒有放響的鞭炮一個一個地撿起來,然后再拿著點燃的香燃放。過年那幾天,礦區家屬區的每一條街巷都是讓我兩眼發光的藏寶地,也是我從不曾忘卻的歡樂場。
幾十年過去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過年的方式也變得更豐富多彩。可不知從何時起,那些曾觸動我全部感官的年味,漸漸消失了,就像記憶中的老房子,成了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尋找年味,成了很多人想做、在做、卻難以如愿的事情。從城市到鄉村,從他鄉到故鄉,我們尋尋覓覓,四處游蕩,即使看到了瑰麗璀璨的煙花,漫天飛舞的爆竹,卻總感覺少點什么。
記憶中的年味,雖然已經消逝在歷史長河中,可兒時的童真和一家人和和睦睦的親情,卻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從未消失,反而愈發清晰。或許,那份年味就是家人圍坐的團圓熱鬧!
2023過年800字作文篇6
關于春節,心中有很多美好的童年時代的快樂的記憶:春聯、福字、年畫、吊錢、年糕、糖瓜、元宵、空竹、燈謎、花會、祭福、拜年、壓歲錢、聚寶盆等等。每一片記憶,都象璀璨的珍珠,在內心深處閃耀,尤其是每逢春節的時候,過著眼前的節日,思緒中閃過以前的節日,交織成了美麗的、無窮的節日的韻味。“二十三祭灶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殺個鴨;二十九帖門頭兒;三十兒褪蹄兒;初一兒高高興興去做揖。”每每吟唱著古老的民謠,春節的氣氛總會濃郁起來,兒時美好歡快地過年情景總會浮現在眼前:
每一個兒童的春節,都是一段最為快樂的時光。小時候的春節,有意思,無憂無慮的,傻傻糊糊的過春節,我小時候過年不喜歡穿新衣服,因為那不是一個崇尚享受的年代。穿著一身嶄新的衣服總覺得挺別扭的。但我對鞭炮卻情有獨衷,那時稍大點的鞭不敢放,只放那種紅色的小鞭。珍貴的2厘米長的鞭炮,舍不得整串的一次放完。買來鞭炮要先拆散,每次出門抓上一小把,然后一個一個的放。這樣,每點一個,就都能帶來一次心驚肉跳的快感。
還有紙燈籠,表弟們來了,老老少少的,晚上都住在一起,打地鋪,打枕頭仗,摸瞎子,站在哪的都有,尖叫,激動,多好啊,那時候,單純,窮,但很快樂。很小的時候,家里面還沒有電燈,平日里點一盞小油燈。春節了,也是點油燈,但與往日的油燈不同,是那種帶有白玻璃燈罩的油燈,燈上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記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親都早早的把那盞等拿出來,灌滿油,燈罩擦的锃明瓦亮。天一黑,就把燈點亮,調的燈火大大的,照的滿屋通明。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這盞燈都亮起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這盞燈是最重要的春節的標志。
兒時過年的記憶永遠都是快樂和幸福的,在記憶中,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盼著吃餃子、磕頭掙壓歲錢;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放在了過年上。大人們平日竭力勤儉,過年時竭盡所能。盡量使生活靠向理想的水平。過年是人間生活的頂峰,也是每個孩子一年一度燦爛的夢。盡管那是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春節來之際,購年貨、訪親友,大人孩子從里換到新,貼對聯、放鞭炮、吃年夜飯。熱鬧、吉祥、喜慶、平安、團圓、富貴……就是春節的象征。發財、興隆、加官、進祿、有余、長壽等等年時吉語,便由此而生。這些切實的生活愿望,春節時刻全都進入生活。無處沒有這些語言,無處不見這些吉祥圖案。瓶子表示平安,金魚表示富裕,瓜蔓表示延綿,桃子表示長壽,馬蜂與猴表示封侯加官,雞與菊花都表示吉利吉祥……生活中的一切形象,都用來圖解理想。蘋果代表平安,自然就成為年節走紅的禮品;梨子有離別的味,在春節時便被冷落一旁。
兒時記憶中北方的春節往往是屋內暖意融融,外面寒風刺骨。為了不影響春節親戚走動,每家都備足年貨,而且把年貨大都放到外面凍起來,一直可以吃到正月結束。除夕晚上盡管外面零下十幾度,但屋里面卻異常喜慶,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種.種的人間親情,都深深地寄托在春節中:對父母長輩的敬愛之情,手足牽連之情,朋友相援之情,鄰里互助之情,以及對故土家園的依戀之情,大年夜的闔家團聚,正月里的互相拜年等等。
現在看看每年春節前的半個月,在各個地方的火車站、汽車站,那成千上萬的擁擠著的人們,要在大年三十前趕回家,在年根的時刻和全家人團圓在一起。他們不需政府花一分錢,不用任何單位組織,全國上下有上億的人,在同一時刻拼命地往家趕。這樣壯觀的場面仍然使我心緒難平。
春節,給我留下了許多許多美好的回憶,每一串記憶都包含著濃濃的親情,散發著濃郁的節日氣息;這一串串記憶,把一個個閃光的片斷穿起,匯成了美麗的生活畫卷,凝成了寶貴的記憶。貧困日子里的春節充滿誘惑,也充滿了歡樂。而在今天,日子更好了,我們對春節的記憶將更加美好。
2023過年800字作文篇7
【過年】
時光機把時間推進到三十多年前,我的小時候,上世紀八十年代。記憶中,大部分家庭都是在家里吃年夜飯的。家里的長輩殺雞、買肉、炒菜、備酒,好不熱鬧。一番忙碌之后,大人孩子都盼著的這桌年夜飯就準備好了。此時,忙碌了一年的老老少少,聚在一起舉杯慶祝,有說有笑,一邊吃飯,一邊聊天。那時物資還很匱乏,也就只有春節才能吃頓像樣的“大餐”。而我們小孩子在農歷正月初一這一天還要穿新衣、套新襪、戴新帽、蹬新鞋,別提有多開心了。春節給了我們一個穿新衣的理由。吃年夜飯的時候,還要吃新煮的餃子,預示來年“酒足飯飽”。晚上八點,中央電視臺春晚準時開始,通常持續四個小時,過了午夜才結束。我年少時候的春節,多么美好、多么歡樂啊!
還記得當時,鞭炮聲從傍晚開始就斷斷續續地響起了,只是在午夜的時候更猛烈了。午夜十二點一到,爺爺、爸爸和叔叔沖上“火線”,放響“二踢腳”迎接新年。我們幾個小孩子則捂著耳朵躲在門洞里,害怕卻又忍不住想看。央視春晚節目里,主持人在一片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開始倒計時:十、九、八、七……那時的過年是多么熱鬧啊!
“初一”早上,我們幾個孩子會睡到日上三竿。中午時,我們一骨碌爬起來,磕頭、作揖、拜年,向長輩索要壓歲錢。長輩們也樂此不疲,對我們疼愛有加,挨個發放紅包。之后,跟著爸爸媽媽“奔波”在拜年的路上,走家串戶問候祝福去了。
時間慢慢消逝,如今我已為人母,過年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每當過年,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如今的中國年,年三十的前一個星期,世界仿佛按了暫停鍵,喧囂的城市一下子安靜下來。快遞業、洗車業、理發業,數不清的服務行業都早早歇業了。打工族在全國各地上演春運“大戲”,各自奔赴心中的港灣。我所在的城市幾乎變成空城,而每年的舉國春運中,都會蘊藏著別有韻味的春運故事。
我們富裕起來了,年味兒卻淡了。但人情沒淡,日子沒淡。因為天天都在過年:大餐天天吃,新衣月月買。由于越來越提倡環保,午夜的鞭炮聲響顯得不那么“理直氣壯”了。許多城市中心都禁止燃放煙花,即便允許放煙花,期限也很短,限制也較多。各種綜藝節目在電視里輪番上演,人們對央視春晚期望值越來越高。可節目越精致,越覺得乏善可陳,鮮有關注了。拜年的方式也變了。手機里簡單的一個表情、一聲問候、一句祝福,再也不是挨家挨戶地串門了。不能不說,我們的精神世界豐富多彩了,我們的生活富裕了,過年變得清冷了、理智了。
從前的過年,相聚、歡慶;如今的過年,放假、安然。有些日子確實再也回不去了,但過年總能讓歲月變得濃稠、馥郁、芬芳。在此刻我的內心浸滿了思緒,是記憶,是往昔,也是對未來的無限期待。
2023過年800字作文篇8
舊時,爺爺和二爺爺兩大家人擠在一個院子里。爺爺性格溫和,二爺爺脾氣暴躁,倆兄弟一文一武。爺爺幼時讀過幾年私塾,寫一手好字,家族里有結婚嫁娶的,記賬、寫對子都是爺爺的事兒。
每年過了臘月二十,村里來找爺爺寫春聯的人絡繹不絕,大家寫好了春聯,拿回家,等著臘月三十貼春聯。我們家的春聯也在這天貼,俺家的、二爺爺家的屋門口、大門口,甚至飯棚、豬圈、牛棚都貼上春聯。爺爺負責寫,二爺爺負責指點晚輩張貼,春聯一上門,年味兒便濃了。
有一年臘月,二爺爺為瑣事和爺爺發生爭執,二爺爺暴脾氣上來,竟然要和爺爺楚河漢界劃清界限,連大門都分得清清楚楚,一家一扇,各家走自己那半邊兒。父親和叔叔覺得二爺爺欺人太甚,要和他理論,爺爺擺手不讓說。二爺爺就這脾氣,“作”幾天便好了。
誰知道,那次二爺爺火性升級了,大半月過去了,也沒見臉上露笑容,還故意在院子里摔摔打打的。
臘月三十,爺爺照舊擺下紙墨,寫他的春聯。叔叔說,今年少寫幾幅,只貼咱家這邊即可。爺爺笑笑,不理會,寫完晾干后,沖著東屋里的二爺爺喊,他二爺爺,快來指點著貼春聯。
二爺爺假裝沒聽到,爺爺差父親去請二爺爺,父親進了東屋,求二爺爺說,二叔,俺爸請您外面看著貼春聯呢。沒您在場,這春聯誰也不敢貼呀。二爺爺黑著臉,思考片刻,踱著步子走出屋門,坐在院子里,讓父親只貼爺爺這邊的房屋。當父親要給二爺爺屋子貼春聯時,二爺爺癟著嘴說:不貼。
父親為了難,進屋請示爺爺,爺爺說,別理他,照舊給他貼。那天,叔叔負責給二爺爺點煙,父親和家中晚輩忙著給二爺爺家貼春聯,二爺爺臉上總算陰轉晴了。最后貼大門口春聯時,二爺爺親自過去,父親和叔叔一人貼一邊,二爺爺一會兒說這邊高了,一會兒說那邊低了,費了半天功夫才算貼好。
爺爺借機好好夸獎了一番二爺爺,說他從小眼神好,若不是太爺爺不讓他當兵,他早去部隊了。就憑二爺爺這英武勇敢的勁兒,肯定是一位神槍手,說不定還能成為戰斗英雄呢。
爺爺說時,二爺爺笑得眉眼都彎了,上前拉起爺爺手,一起來到自己東屋,吩咐二奶奶趕緊炒菜熱酒,他要和爺爺喝上幾盅。
后來,誰家有兄弟不睦,鄰里不和,找爺爺寫春聯時,爺爺都多寫一套,囑咐來者,借貼春聯的機會,化解矛盾,別帶著不愉快過年。
爺爺的春聯效應真有效,矛盾和摩擦不用村委會調解,也不需中間人說和,過年貼春聯時,主動將對方大門上貼上一副春聯,再將余下的春聯塞大門內,連招呼都不用打。對方一看春聯便知道是爺爺字跡,來爺爺這里一打聽,便知道是誰給貼的了,怒氣也就消了,轉身開始反思自己的錯兒。
春聯都是喜慶祝福的話兒,貼上一副春聯,等于變相道歉認錯了,既不失面子,又彰顯自己大度。爺爺這招真是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