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高考作文題目_高考語文作文
廣西高考作文題目_高考語文作文(精選篇1)
作文真題
中國共產黨走過百年歷程。在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血脈和靈魂。我們過的節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們唱的歌曲如《義勇軍進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讀的作品如《為人民服務》《沁園春·雪》《荷花淀》《紅巖》,我們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釗、夏明翰、____、楊靖宇,我們學習的榜樣如雷鋒、焦裕祿、錢學森、黃大年,等等,都給予我們精神的滋養和激勵。我們心中有陽光,我們腳下有力量。我們的未來將融匯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我們處在一個大有可為的時代……
請結合材料,以“可為與有為”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題目解析
試題特點:
題型為材料作文,設置了主題,審題難度不大。全國甲卷在命題上緊跟時代步伐,唱響時代主旋律,材料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將立德樹人的宗旨體現得淋漓盡致。本次試題與人教社高中語文新教材中設置的中國革命傳統作品研習任務群的學習目標一致,旨在進一步認識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程,加深對中國革命傳統的認識和理解,激發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
試題解析:
材料開篇明義,創設了寫作情境,將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通過節日、歌曲、文學作品、英雄人物等全面展現出來,讓學生進入情境。引導青年學子思考個人價值與國家時代的關系,同時給出了寫作主題----“可為與有為”這一關系類試題。便于青年學子在作文中抒發個人抱負與胸懷。材料中或我們處在一個大有可為的時代,大有可為的意思是前途極有希望,值得去做。(出自清·李寶嘉《文明小史》)。“可為”的意思為值得去做,“有為”的意思是有作為。兩個詞語中間有一個“與”字,需要對二者的關系進行聯系思考。
廣西高考作文題目_高考語文作文(精選篇2)
作文真題
《紅樓夢》寫到“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時有一個情節,為元妃(賈元春)省親修建的大觀園竣工后,眾人給園中橋上亭子的匾額題名。有人主張從歐陽修《醉翁亭記》“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賈政認為“此亭壓水而成”,題名“還須偏于水”,主張從“瀉出于兩峰之間”中拈出一個“瀉”字,有人即附和題為“瀉玉”;賈寶玉則覺得用“沁芳”更為新雅,賈政點頭默許。“沁芳”二字,點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親之事,蘊藉含蓄,思慮周全。
以上材料中,眾人給匾額題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鑒化用,或根據情境獨創,產生了不同的藝術效果。這個現象也能在更廣泛的領域給人以啟示,引發深入思考。請你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廣西高考作文題目_高考語文作文(精選篇3)
廣西高考語文穩字當頭:穩預期、穩難度、穩情緒。試卷結構穩定,考查內容與教學內容相符。精選背景熟悉的材料,試題平實,考點和題型更多體現延續性。
試題加強了對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的考查。如全國Ⅲ卷作文“如何為自己畫好像”,通過設置充分的思辨空間,由淺入深考查學生對這兩項能力的綜合運用。首先,學生需要對試題材料進行細讀辨析,挖掘其中內含的邏輯關系:認識自我的困難,如何克服這一困難,以及認識自我的意義,這三個環節構成辯證統一的整體。其次,學生還要運用辯證思維從中提煉出三對重要的辯證關系:自我作為認識的主體與客體、鏡子與自畫像、個體與社會。
最后,寫作任務將學生拉到生活實踐中,一方面促使學生批判性地探究,“畫好像”中“好”的標準何在、具體內涵是什么;另一方面啟發學生認識到,“畫好”的關鍵在于處理好上述三對關系。整個作文題的材料、情境和任務設置,就在“如何”的思考與“畫好”的求索中,使學生體會到理論思辨與現實實踐的辯證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