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記敘文作文
高考滿分記敘文作文(篇1)
沉默的父愛
6歲。
操場上,一個小男孩學著騎車,旁邊站著他的父親。沒有一句指導,沒有一絲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雙腿早已是鮮血淋漓。終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親依舊是那么筆挺地站著,眼中滿是不屑與冷漠。 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勵。沒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擁抱,還是沒有。只是那雙空洞的眼睛,讓孩子感到冷酷與無情。終于,孩子不哭了,倔強地站起來,跨上車,開始又一次的嘗試。父親早已是興趣索然,轉過身,邁著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陣金屬與地面的摩擦聲,父親只是不經意地回了下頭,手卻在顫抖。孩子站起來,想著剛才父親冷漠依舊的眼神,兩行熱淚莫名其妙地滑過他的臉頰。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腳步聲依舊堅定。
16歲。
禮堂里,當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擁著走上了獎臺。又一次高舉獎杯,又一次歡呼如潮。緊擁著榮譽,在閃光燈不停的閃耀下,孩子艱難地尋找他的父親。人群中,唯獨沒有他,臺下座位上,只有一個他。瞬間,禮堂仿佛空蕩蕩的,只有孩子與他的父親在對視著。還是那么冷漠,依舊是如此不屑。父親那空洞的眼神讓光芒萬丈的獎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兒子,一把奪過緊擁著的獎杯,父親毫不猶豫地把它交給后臺的老師。兩行熱淚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來,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腳步聲依舊堅定。
昨天。
校門口,一位青年與他的父親作著告別。沒有寒暄,沒有寬慰,沒有擁抱,沒有一句話。直視著父親,他的皺紋又深了,他的黑發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滾著淚水,壓抑著。在模糊中,父親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顫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兒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縮了回來。向門口指了指,父親又轉過身,沒有動。遠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親定住了,回過頭,瞥了一眼,看到兒子。青年人也注視著他的父親,壓抑不住的淚水終于流淌下來。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溫暖,一步、兩步、三步?
今天。
考場上。有一個孩子在寫著沉默的父愛,心中充滿感激與驕傲。
我的父親,他的感情如綿細的秋雨,柔和的春風,沒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罷了。
沉默的父愛———我很感激它。
高考滿分記敘文作文(篇2)
我很喜歡小品演員蔡明,這倒不是因為她的演技和容貌,老實說,這兩點她也就是平平而已。讓我感動的是她的一件小事,蔡明每見到街上有人乞討,總要給錢。朋友勸她說,這些乞丐看著可憐,其實有不少都是假的,人家就是靠這發財的,家里的小洋樓都蓋起來了,比你住得還寬敞。蔡明點點頭,若有所悟。可是下次碰見乞丐,她還照樣掏錢。朋友問:你怎么還傻呢?她解釋說,萬一這個是真乞丐,他家里沒蓋樓呢?一個富于同情心的演員,也許無法成為表演大師藝術巨匠,但可貴的同情心,卻會使他的人格大放異彩,受到人們的敬重和熱愛。
在19世紀末葉的西伯利亞,富于同情心的小鎮居民,常常在深夜房外的窗臺上放著酸奶、面包和舊衣服,以供那些從流 亡地逃跑的十二月黨人食用,一些的十二月黨人,就是靠著這些食物和衣服才逃出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小鎮居民的名字至今誰也不知道,更不見經傳史冊,可他們的善舉,不僅溫暖了凍餓之極的十二月黨人,也至今還溫暖著我們的心田。
培根說:“同情在一切內在的道德和尊嚴中為的美德。”孟德斯鳩也說過:“同情是善良心所啟發的一種情感之反映。”所以,人不可無同情心,同情心可以使人變得可親可敬,變得偉大崇高。詩人杜甫,只有寫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那樣滾燙的詩句,才能戴上人民詩人的桂冠;詩人龔自珍,發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肺腑心聲,表現出悲天憫人的博大胸懷;面似冷峻的魯迅先生,則因“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拳拳之心,更顯其思想之深邃,道德之高尚;而不辭辛苦千里迢迢,到遇難礦工家里慰問吊唁,潸然落淚,總理用滿腔真情告訴我們什么叫“情為民所系”。
同情心還可以讓世界充滿愛。南亞海嘯災難發生后,世界各國人民紛紛解囊相助,中國人也不甘落后,短短幾天就捐贈了數十億元的現金與物資。這次災難,也是對地球村居民同情心的一次大檢閱,大洗禮。還有一件事也使我們很感動,今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為悼念海嘯遇難者,在演奏中取消了最歡快的《拉德斯基進行曲》。音樂中斷了,主持人走上臺,悲壯地講到海嘯災難,講到此刻要向災民捐款,為此,今晚將不再演奏《拉德斯基進行曲》。可以說,這是歷年來一次最人性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一個沒有同情心的人,是冷酷殘忍的人;一個沒有同情心的世界,是冷漠可怕的世界。但同情心不會自發產生,同情心也要靠精心培植和維護,心靈里播下愛的種子,才能長成同情之花;全社會都為同情心叫好吶喊,才能形成一個充滿同情心的好環境。
高考滿分記敘文作文(篇3)
父親總說我們這一代的孩子很可憐,不會玩,不會樂,不像他們那會兒,一身土卻快樂幸福得不得了。———題記
父親是地地道道從陜北長大的,雖說進城當國家干部也十幾年了,可父親仍樂意并保持著在農村時的思維方式,在兒時的思維方式避開塵雜,追求最自然的本質。因而父親總在家鄉飯、農村、農民上找到自己的快樂幸福。
父親不喜歡吃山珍海味,不喜歡吃上千元的大宴,不喜歡正兒八經地坐在茶樓里品茶,不喜歡扎著領帶穿著西裝陪人喝酒。父親說,這樣的生活總不是個味兒,其實一點也不快樂。父親喜歡吃大碗大碗的羊肉面,喜歡吃半個拳頭大的羊肉蘿卜餡餃子,喜歡吃錢錢飯,還要放鹽喝稀飯,喜歡吃剛煮好的撒了鹽的大土豆,喜歡吃陜北的南瓜子??母親總說父親很土不會享受,可父親說過著農民般的日子,就是他最大的快樂幸福。
這就是父親的思維方式,追求的不在于所謂的品質,而在于回憶中的那份快樂幸福!
父親不喜歡坐高級的小轎車,不喜歡整天坐在電腦電視前無休止地娛樂,不喜歡躺在按摩椅上舒服地看報紙,不喜歡扎堆兒沒完地閑聊。父親說,這樣的生活看似悠閑,其實并不自在,談不上快樂幸福。父親喜歡在周末自己騎上摩托車到郊縣的農間地頭走一走,爬上小小的土堆,蓋著帽子先舒坦地睡個午覺,隨后望著無際的麥田自在地哼上一曲。到處走走,到處看看。有一次,父親受邀嘗到了剛摘下的新鮮柿子,回家樂道了一晚上。
這就是父親的思維方式,不追求所謂的情調,只聰明地在大自然中汲取快樂幸福!
父親不喜歡冠冕堂皇的客套話,不喜歡勾心斗角的為官之道,不喜歡虛情假意的迎來送往。父親說,這樣的生活在有些人看來也許挺風光,可那是個空殼,一點也不快樂幸福。父親喜歡和農民打交道,高興和家門口炸油條的聊聊地里的莊稼,樂意從車上下來幫老漢推上一截子架子車。周末到農民家坐炕沿兒上吃碗湯面條兒更是常有的事。叫幾個農民朋友到家里美美喝上幾杯,更能讓父親高興好幾天。
這就是父親的思維方式,不追求所謂風光,只在跟農民的最樸實的交談中快樂著,幸福著!
父親有著最樸實自然的思維方式,因而才有了自己最舒心的快樂幸福。祝老爸永遠快樂、幸福!
高考滿分記敘文作文(篇4)
我國古代兩大禪師寒山和拾得,有這樣一段對話,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欺我、辱我、笑我、輕我,如何處治了?”拾得日:“只有您讓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我喜愛極了這句話,真是,當痛苦、誤解、仇恨、冷漠等人生不幸包圍我們時,我們不妨容忍。倘若我們以生命是一般逆風啟航的航船,我們無法避免大風大浪和同一岸線航船的競爭,但我們可以調整方向。都說忍地時風平浪靜,讓三分海闊天空,風浪過后必是碧波蕩漾的嫵媚風光。
容忍不是懦弱,不是退讓,不是逃避,而是一種隱形的堅強,一種積極的進取,一種平靜的突破,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剮,忍讓呈現了靈魂極為廣闊的一面也展示了人格高尚的一面,更張揚了一種無聲的風度。
大音稀聲,大智若愚。沒有誰能永遠不幸,也沒有誰能永遠幸運。在生活中,有時忍者總是不得志,總是吃虧,這只是暫時的。暫時的得意并不能代表長久的風光,暫時的得利并不意味著長入的幸福。人生的辯證法總是由時間來證明,時間是的檢驗師。我想說:忍者無敵。
“忍”是懸掛在心上面的一把鋒利的刀。如果不處理好刃與心的距離,我們必然流血,受到傷害。而心是阻擋這種傷害的盾牌。刃與心保持一定的距離,世界就美好了,天地就變寬了。在忍者的心底,時間總會磨去刃的光芒。心多了一份廣度,刃就少了一份亮度,心多了一層厚度,刃就薄了一層利度。
因為忍讓,我們會受到嘲笑、譏諷、打擊和誤解;因為忍讓我們卻得到了樂觀、豁達、信念和力量。失去了花瓣,得到了果實;失去了嚴寒,迎來了溫暖;失去了成功,得到了教訓。因為果實如不容忍花瓣凋零,就無法成熟;寒冬不容忍溫暖就無法換來季節輪回;成功不容忍失敗,就無法尋得突破和轉折。
花開花落,忍來愁去。在人生的競技場上,忍者無敵.
高考滿分記敘文作文(篇5)
“寵辱不驚”,一個質量和純度都很高的人生品質,很多人窮其一生都無法企及的高度。平平靜靜的四個字,包含了多少海底波濤的寧靜,多少峰頂云高的淡泊。
17世紀,日本有一個叫百忍的僧人名聲極佳。寺院附近有個女孩未婚而生產,女孩的父親追問她新生兒的父親是誰,女孩無奈,說是百忍。人們震驚了,狠狠地斥責了百忍,并把孩子送到了寺院,百忍輕輕一笑收下了孩子。許多年后,女孩良心發現告訴父親那個小孩的父親是另一位青年。大家這才知道錯怪了百忍,去寺院向百忍道歉并接回孩子,百忍還是粲然一笑?承受奇恥大辱,大師卻視若纖塵,這種透骨的修行豈止是寵辱不驚?
“二戰”后,以色列建國,人民推舉愛因斯坦做國家總統。總統,在這熙熙皆為利來攘攘皆為利去的滾滾紅塵中,有多少人夢寐以求卻求而不得?愛因斯坦卻拒絕了,那是智者平靜如水的拒絕。今天,當我們想到他在科學上的巨大建樹時,首先想到的是這位科學巨人面對鑲滿寶石的王冠輕輕搖動的一只手。
生活在任何一個微小的星球上,人,只是來去無由的塵埃,區別是有的塵埃大些有的塵埃小些罷了。所謂的寵辱更多的時候是心靈對外界錯誤的感應。其實正確的感應的強烈程度也取決于你的承受能力……可以輕輕放下,也可以重重地托起!
見過一些得勢之人,那種得意忘形之態令人吃驚。生命的頂峰永遠在高處,與陽光相比我們永遠微不足道。還有一些人,可能生活不夠順利便抱怨,何必?就如爬山,跌倒了,可腿還在,何不重新起步?無論何時,心中想得應該是奮斗的目的,自身價值的實現,而非目的和價值的炫耀。
貧富不過百年,風騷安能永久?學會如何平心靜氣地面對榮辱,實在是人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