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高考作文
素月寄孤舟,只影隨水流,家國破,一盞殘酒。酒淡怎敵晚風疾,梧桐雨,點點愁。晚來獨登樓,恨字鎖眉頭,黃花瘦,雁聲斷秋,一夕落花漫汀洲,流離苦幾時休?”這這樣一首詞淋漓盡致的道出了你——李易安生活的艱辛。不禁感慨:易安易安,何易何安啊?多想回到北宋,握著你的手,隨你走過那段曾經開心而后凄苦的歲月。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少女時代的你曾在一個初夏露濃壓得花太低垂的早晨來到后花園蕩秋千,突見人影綽綽,走進了你的花園,你見自己衣衫不整,含羞而走,顧不得穿鞋,頭上的金釵落地。我多想能握住你的手,隨你蕩秋千,又陪你寫下《點絳唇》,親眼看著少年時代的你活潑又無憂無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那時的你享受著貴婦般的生活,幽情雅趣使你快樂。你與丈夫趙明誠對酒當歌,品茗香而作詩;你曾東籬把酒黃昏后,也將暗香盈滿袖。我多想就是你身邊的摯友,握著你的手分享著你的快樂,品味著你的幸福,陪你聽暮雨瀟瀟,看云起霞飛。
“生怕離別懷哭,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你面對自己最愛的人的離別徹夜難眠,愁苦的滋味侵襲你的心緒。那些云中的錦書,那些醒時紅紅的燭花,那些黃昏滴雨的秋千,那些殘蕊的余香,都是你風里雨里的牽掛。我多想握住你的手,陪你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陪你慵倚欄桿,看雁字成陣;陪你玉瘦香濃時,將翠簾低卷。我多想握著你的手,陪你寫下這首抒發相思之情的《鳳凰臺上憶吹簫》。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你在一個又一個梧桐夜雨之時,無法安息。你看著滿地黃花堆積,你淚千行;你看著吹簫人已去,玉樓也成空,你腸斷無人可依;折得一枝梅花,你卻天上人間,無人堪寄。我多想握著你的手,用錦帕拭去你的淚水,陪你焚一炷香,斟一壺酒,在無數個凄涼的夜晚給你力量。我多想握著你的手,幫你拭去憂傷,幫你擋開生活中的愁苦,幫你找回快樂。
我想握著你的手,陪你在南山下采菊;想握著你的手,共同吟詠平平仄仄的韻律;想握著你的手,看你在春色中弄花香滿衣;想握著你的手,同你三月踏青,九月登高;想握著你的手,走過那顛沛流離的日子,體會你的痛,你的愁你的無奈,做你身邊的摯友。
我想握著你的手,站在高山之巔,吹著北宋的清風,看云卷云舒,花開花落……
李清照的高考作文精選篇2
是誰,挐扁舟一片,搖曳在魚戲蓮葉的藕花中?
是誰,嗅青梅一株,倉促離開又依戀倚門回首?
是誰,挽幽夢一簾,憂愁嘆息自己的顛沛流離?
——題記
淡淡的墨香裊裊地回旋,和著一盞清清的香茗,倏爾氤氳成過往的云煙。淺淺的痕跡,伴著昏黃的燈火悠悠,渲染出絢爛的繁華。畫屏漸冷,隱有一位女子簾卷西風,卻始終忘不了她離合悲歡的世界和那一顰一蹙的淺代凝眸。
清照生于書香門第,父親也因一手好字而揚名天下。這樣書墨熏陶下的她年少才高,一句“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毫無掩飾地流出內心小小的志向和愿望。李清照受到許多文人墨客的贊賞,以至于“文章落紙,人爭傳之”。空閑偷樂時間也是少不了的。在“日暮西亭”時,一時高興而“誤入藕花深處”,所以便“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年少的她,才情如含苞初露,美哉,美哉!
青蔻年華的李清照,有些心事又難以捉摸,就如白居易所言,“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霧里尋她來。
這天,她正在秋千架上搖晃,不亦樂乎。那人走進來,就像午后微微的夢,不知所措的清照“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又不舍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少女終將長大,18歲那年,清照披上了紅裝與趙明誠結縭。她與丈夫情投意合“云鬢斜插,徒要教郎比并看”。趙明誠要負笈遠游,清照尋覓了一條錦帕,寫道,“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上眉頭,卻上心頭”字里行間無比透露出濃濃的愛意。與心上人天各一方,心卻是相依的,清照恐怕是“只羨鴛鴦不羨仙”。
這時的她,就像怒放的花,至美至極。
正沉浸她幸福時光的清照以為一生就這么走下去,殊不知,命運只給了她一半的美滿甜蜜,另一半只剩下苦澀流離,自從金兵入侵,她隨著丈夫顛沛流離,她的也有了莫大的改變。
趙明誠的突然病逝給了清照很痛的打擊。回想之前的歲月時光,讓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她“尋尋覓覓”與丈夫的回憶倒影,望見的只有“冷冷清清”,何嘗不是“凄凄慘慘戚戚”?忽而想起辛棄疾“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落寞,才明白那些零零碎碎的小時光在她心中是不能夠釋懷的。
當她慢慢習慣一個人,漸漸習慣了這世態炎涼,而我已從清照那讀到了那份惆悵與憂傷。“人比黃花瘦”的身影,永遠在“簾卷西風”的映襯下更加凄美。
她是一朵永不凋謝的花。
誤闖了清照世界的我,不知道自己生澀的筆,是否能勾勒出她的淺黛凝眸?
——后記
李清照的高考作文精選篇3
“常記溪亭日幕,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
記得那年你命舟備酒,暢游于清溪。四周的花香、酒氣,使你完全沉醉于之中,好像擺脫了壓抑以久的枷鎖,撇開了名門閨秀的身份,看著你活潑、開朗的樣子,不由得也融于其中,感受著大自然的新奇和美麗。
在回去的路上,你竟因陶醉于美景而誤入了那彎曲的藕花塘中,似乎進入了一個清香流溢的神秘世界。看著你那驚奇而焦急的神情,讓我忍不住暗笑你的年少和急躁。誰知,你卻更加歸心似箭地劃起船來,驚起了那停棲的鷗鷺。飛翔的鷗鷺如同那時的你,給人一種強烈的生命活力,感人至深,動人心神。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此時的你,已不再是那個年少沖動的女孩,而是早已成為為人之婦了。你恩愛地同丈夫生活,而又不得不常常與他分開,滿臉都充滿了思念的神色。
而可悲的是,那是一個多么動蕩而又驟變的年代,外族人的攻戰,朝廷內部的混亂,使你們不得不離開棲身之地,開始四處漂泊的生活。
而你卻并不為此低頭,而是更有氣節。在你丈夫被罷職的那段日子,你們二人乘船去洪州暫住。在路上,你們談論著國家興亡,英雄豪杰。言罷,你禁不住擊打船上的桅桿,放聲吟道:“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是啊,匆匆的歲月卻不能抹去你內心深處的豪邁,又留下了更多愛國的情懷
------
回首望去;
年少的你,充滿生命的熱情與活力;
長大的你,富有婷婷的風姿與才華;
成熟的你,韻含著赤誠的丹心與情懷!
我懷著無比敬佩的情感追隨你,我懷著深切濃厚的喜愛閱讀你。你那至誠淳樸、滿腔碧血的氣概時刻感染著我所有的細胞,就像熱血在身體中流淌。讓人銘記于心,永不忘卻!
李清照的高考作文精選篇4
我眼中的李清照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江山代有才人出”,如果說李白、杜甫、蘇軾等是出類拔萃的男詩詞作家的話,那么李清照則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震爍古今的女詩詞作家。
李清照,自易安居士,出生于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父工于詞章,母善屬文,家中藏書甚多。她的一生,既享受過幸福,也飽受苦難。十八歲與情投意合的趙明誠結婚,夫婦倆詩詞酬唱,共同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生活舒心適意。靖康之變,身遭戰禍,又逢喪父之痛,所藏文物盡失,后貧困悲苦,東飄西泊,客死江南。
李清照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在封建社會里,她沖破了一般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專心在家學女紅的束縛,常常是走出閨房,走向自然,去感受自然的和諧與美麗,以拓展胸襟,陶冶情操,如“興盡欲同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就寫出了李清照對自然景物的熱愛以及對禽鳥花草的眷顧。
荷花凋零,香味散去,竹席冰涼的觸感,由身下泛至全身。你孤身一人,泛一葉蘭舟。偶然聽到一聲清脆的鳥鳴,下意識地仰頭看天,望著遠方飄來的潔白的云,心中涌上一股酸澀。唉,這相思之苦,離別之痛,才從微皺的眉宇之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這時的你,已不似從前,沒有從前的那份天真。這時的你,已陷入那憂愁的黑洞,不能自拔。這時的你,已然沒有那么幸福。這時的你,被離愁之苦折磨得煩惱攻心。當丈夫趙明誠病重過世,所有的不幸如潮涌似的向你涌來,把你卷入那寂寞的深淵。你哭了,如此無奈。你問,世間誰懂吾心,卻無人回應。百年后,有人在感嘆,李清照的悲劇人生只因生逢亂世。百年后,有人在感慨,李清照的流芳百世只因才情無雙。百年后,有人在感懷,李清照一生的成就只因世事無常。
她是才女,但她畢竟是個女子。她是個有抱負的人,但她仍是女子。她追逐夢,但她不免女子的命運。我眼中的李清照。少年幸福,晚年疾苦。因為她終究是個女子。
李清照的高考作文精選篇5
尋尋覓覓,輾轉他鄉,是否尋得到曾經的他?冷冷清清,乍暖還寒,是否品得到兒時的溫馨?凄凄慘慘戚戚,幾盞獨愁,是否能夠暫時忘卻那柔腸百結的痛?
醉了吧?燈下,眼前已經是亦幻亦真。你又想起了當年……
蕩完秋千的你,百無聊賴地看著自己纖弱的手。突然感到背后一股冰涼,轉身,艷麗卻不妖冶的花映入眼簾。你微笑,用手接住從嬌柔的花瓣上滾落的露珠,絲毫不在乎自己已是香汗淋漓。那時的你,亭亭玉立,正是情竇初開的年齡。那時的你,生活優裕,無憂無慮。那時的你,不解悲歡,只知一味地笑著。那時的你,是如此的快樂,如此的幸福。
就算是和丈夫趙明誠結婚后,也是情投意合,過著如膠似漆的生活。可是生活,就是如此,它不會讓你永遠安逸。或許就在不經意間,美好的生活就會被摧殘。所有的一切,都將如塵埃般,在空氣中,消散。
哭了吧?月下,眼前已經是如夢如煙,只能回到殘酷的現實……
荷花凋零,香味散去,竹席冰涼的觸感,由身下泛至全身。你孤身一人,泛一葉蘭舟。偶然聽到一聲清脆的鳥鳴,下意識地仰頭看天,望著遠方飄來的潔白的云,心中涌上一股酸澀。唉,這相思之苦,離別之痛,才從微皺的眉宇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這時的你,已不似從前,沒有從前的那份天真。這時的你,已陷入那憂愁的黑洞,不能自拔。這時的你,已然沒有那么幸福。這時的你,被離愁之苦折磨得煩惱攻心。
當丈夫趙明誠病重過世,所有的不幸如潮涌似的襲向你,把你卷入那寂寞的深淵。你哭了,如此無奈。你問,世間誰懂吾心。卻,無人回應。
倦了吧?傘下,眼前已經是似睡似醒,帶著一抹悲哀徘徊百年……
百年后,有人在感嘆,李清照的悲劇人生只因生逢亂世。百年后,有人在感慨,李清照的流芳百世只因才情無雙。百年后,有人在感懷,李清照一生的成就只因世事無常。
為何悲劇不能修改?那個貢獻頗大卻受盡人世間磨難的女子,對愛情對國家的夢,該如何圓滿?
她是才女,但她畢竟是個女子。她是有抱負之人,但她仍是女子。她追逐夢,但她不免女子的命運。
我眼中的李清照。少年幸福,晚年疾苦。因為她終究是個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