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高考作文(精選7篇)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高考作文篇1
什么是紅色基因?紅色基因就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開放中形成的良好的傳統與偉大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新時代堅持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堅強精神支柱。也是在青少年成長擔當重任得精神之鈣。
面對當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迫切需要青少年從紅色基因中汲取道德滋養和文化精髓。我還記得自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國就此踏上了恥辱之路:一次次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一份份不平等的條約,中華民族背負了太多太多的傷痛,中華人民承受了太多太多苦難,可是誰可憐過那時的中國,不,沒有,沒有一個國家愿意出手相助,他們只是默默地看著,看著中國差一點淪沒……
但是!我們的黨在這個時候橫空出世,力挽狂瀾,即使中間同樣遭受了嚴厲的考驗,但是中國共產黨挺了過來,并帶領著中華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跡!
紅色基因就是追求,是勇于拼搏自疆不息;紅色精神就是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無怨無悔。這基因上激情燃燒,讓生命之光花綻放,激勵著我們奮勇前行。作為新一代接班人,我們應該堅定從容的走向明天,走向未來。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同樣也要與時俱進,要以新的形象去面對新的時代,以新的特點去適應新的時代,這對每個中學生是十分重要的。我認為中學生應具備這樣的新形象:敢于創新,重于實踐,還要學會為人民服務。
創新對一個國家來說顯得極其重要。創新慣穿于人類發展的任何時期、任何角落,它是民族進步的靈魂、社會發展的樞紐、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加速了社會的進步,豐富了社會的財富。一個國家只有不斷提高創新能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不創新就要被陶汰,就要被消滅。國家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而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上是創新能力的競爭。在新時代中,各行各業都在飛速發展,如果沒有創新精神,是難以適映現代社會的。所以說,勇于創新是中學生應具備的新形象。
除了創新,實踐也很重要。有了新方法,不去實踐,也只是夸夸其談,毫無實際意義。學校之所以重視我們中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就是想讓我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將新的創意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樣有利于我們良好素質的培養,同時,我們創新能力也得到更好的發揮。而且,我們能在實踐中得到真正的知識,只有你親自做了,體驗了,才會有新的感受,“絕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重于實踐也是中學生應具備的新形象。
創新和實踐,我認為它們最根本在于為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中學生必須做到的。一個不熱愛國家和人民的人,又怎能談得上具備新時代的新形象呢?如果不為人民服務,他心中只有自我,是難以有所作為的。有些中學生認為要為人民服務就得大有作為,其實不然,只要能補一塊磚,添一片瓦,都是可以的。所以說,為人民服務是中學生應具備的新形象。
在新的時代里,我們中學生要具有新的形象。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黨愛國,矢志不渝,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我堅信,只要我們具備敢于創新、重于實踐、樂于為人民服務的新形象。我們中學生是能夠與時俱進的!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高考作文篇2
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作為炎黃子孫,一個中國人;就算時間再怎么推移,不管是十年、二十年、一百年,長征精神、五四精神甚至延安精神都是不可能被時間遺忘的。這些革命精神都已經成了我們刻苦銘心的不能忘記的回憶,它時時刻刻的激勵著人們與時俱進,奮發圖強。
回望中國曾經的歷史,有灰暗、有光明、有落魄、有輝煌。不知不覺時光已匆匆逝去,一晃眼,七十年就這么過去了。如今,中國已經不是以前那個任人欺辱的中國了,它已經成為了世界知名國家中一塊亮眼的名牌。自從在天安門廣場上向全國人民宣布,向世界人民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曾經落魄灰暗的那頁歷史已經翻過了。當我們迎著天安門新升起的那輪紅日,我們就應該想到,在這些充滿溫暖,充滿和平與愛的日子里,我們幸福安穩的生活著,可是我們今天沐浴的和平的陽光與幸福的生活,是多少革命先烈用生命與熱血換來的。不得不說:這些令我們尊敬令我們紀念的先烈們,是你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難時刻,是你們挺身而出,鋌而走險,用自己的血和肉筑造起了新的長城,與帝國主義列強進行拼搏,用自己的血肉為中國打下了大片的江山。雖然你們倒下了,但是中國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帶著興奮激動和驕傲的淚水,唱著那首斗志高昂的?義勇軍進行曲?,他們的內心澎湃著洶涌著,內心無比自豪。現在他們將繼續走你們沒有走完的路,繼續做你們沒有完成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祖國,對祖國人民的愛化作戰斗時的勇氣、信念、意志、化作了和敵人戰斗時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這些人很平凡,都跟我們一樣是普通人,他們也有親朋好友,有自己快樂的生活,為什么他們卻能這樣無私的奉獻,因為他們有精神,有重大的革命精神,這樣的革命精神就已經隨著這些有激情的黨國人士傳播到每個中國人的心底生根發芽最終長成參天大樹開花結果,開出了一朵朵象征著團結、奮斗、自強不息、不畏艱難困苦的花。而七十年后的今天,中國在國際上已經占據了一席之地,或不是最強的卻是進步最大的。
當年,日本入侵中國的時候。于是魯迅先生棄醫從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用那平凡的筆尖與惡勢力抗爭,喚醒了多少保家衛國的中國人的決心。那舞動的筆尖下的文章,成為了中國永永不腐朽的經典,也成了那時鼓勵人們勇敢殺敵的動力,這是中國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從古至今,不論是有血肉的拼搏,還是飛舞的文筆,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從未忘記。今天,中國成為了科技發達的強國,但是她還可以更好,更優秀,更強大。而作為新一代的繼承者——我們應該怎樣做?在如今的社會,國家已經日益強盛,再不用擔心外敵入侵,所以我們不需要像從前小小年紀就拿起了槍桿子,但這并不代表革命精神就可以退伍了。一個強盛的國家,一個團結的民族,最重要的不是武器有多強大,而是國家的革命精神有多堅定。我想一個國家的興盛靠的是德和信,只有德信兼備,才能立好一個國家。革命精神有很多種形式,是高尚的信仰,是實際的行動,是堅定的信念,是心中不滅的明燈。我們或許做不了太多,我們沒有革命先烈“頭可斷血可流”的大義凜然,但我們可以發揚不怕吃苦,不怕辛勞,有理想信念,有奮斗目標的上進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良的紅色基因,爭做新中國優秀的時代新人。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高考作文篇3
在抗日戰爭時期,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革命先驅,他們付出了心血,在敵人的拷打下,依舊臨危不懼。
五星紅旗正在迎風飄揚,它的紅色是血色,是對祖國的一個承諾,是對祖國的赤膽忠心,才能使他們做出這種犧牲自己的事。
李大釗便是其中的一位,他支持革命事業,被反動派抓走,但他在監獄中還依舊在宣傳革命,第二天他臨死的時候還在宣傳革命。他被處以絞刑致死。這位偉大的戰士壯烈犧牲了,如果李大釗沒有對革命的這種熱忱,他能為革命心甘情愿的付出生命嗎?
黃繼光是一位偉大的戰士,在執行一次任務時,他用身體堵住了敵人的機槍口,等到戰役結束時,他已經壯烈的犧牲了,他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
作為一名21世紀的青年,如今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今天的幸福是革命者用生命換來的,對于如今的美好生活,我們更不能不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我們應當努力學習,為祖國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這才不會愧對這面鮮紅五星紅旗上。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高考作文篇4
紅色基因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體現著一種革命精神的傳承,歷久彌新,引領未來。80 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將士完成了震驚世界的長征,開辟了中國革命繼往開來的光明道路,
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前進的重要基礎。偉大的長征精神是保證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中華民族百撓不折、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當今社會,思想觀念多元多變,人的價值追求也多元多變,客觀上突顯紅色基因的可貴,越發需要傳遞“紅色基因”正能量,長征精神弘揚光大,激勵我們走好新的長征路。
長征精神從一開始就注入了中華民族的紅色基因,所體現出的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決一死戰、克敵制勝,正是長征精神的內涵所在,是中國人民的優秀品質和優良傳統作風,詮釋了中華民族精神百撓不折、自強不息的韌性,是每個時代精神所必需的,永遠也不會過時。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高考作文篇5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是對祖國由心的贊譽,亦是對中華民族深深的忠愛,當然,這亦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深深的共鳴。生于這個和平美好的時代,我們是否會因為生活的安逸而忘記對祖國所肩負的重任?我們是否會因為風沙的覆蓋而忘記祖輩們所留下的光榮印記?我們是否會因為時間的洗禮而放棄那該我們銘記于心的紅色內涵?相信我們的回答都會是否定的。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們都在祖國的呵護和撫愛中長大,對祖國所經歷的歷史又怎能輕易的就從記憶中抹去。
回想祖輩們的艱難抗戰路,眼框便不自覺的被打濕,耳中滿是中華戰士們那充滿力量的咆哮和怒喊之聲,心中也好似有一團烈火在激憤中燃燒。二萬五千里漫漫長征路,他們是風雨中那屹立不倒的擎天柱,支撐著祖國的山河,不顯一絲頹勢。咬過皮帶,啃過樹皮,飲過泥水,只為躲避敵人,積蓄更多力量。弘揚不畏犧牲的英雄氣概?!盀橛袪奚鄩?/p>
志,敢教日月換新天?!辈慌驴唷⒉慌滤赖母锩?,是共產黨人獨有的標識。自建黨伊始,無以數計的革命先烈為黨、為新中國作出了巨大的奉獻與犧牲,他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甚至是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視死如歸、犧牲拼搏的壯麗凱歌。如今,新中國行進在崛起復興之路,更需要傳承這種不怕犧牲、勇于勝利的情懷和氣魄,繼承革命先輩遺志的信念,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畏困難,勇往直前。
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曾講到,“艱苦樸素,艱苦奮斗,這既是黨的作風,也是每個共產黨員,每個革命者的作風。”在革命年代,缺吃少衣少藥,武器落后,物質條件極為困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正是靠著艱苦奮斗精神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克服各種困難艱險,贏得勝利。在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我們需要去堅守奉行。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被仡欬h領導的革命史,無論是大革命失敗后的低潮,還是漫漫長征路,
抑或是八年艱苦抗戰,歷經千難萬險最終奪取革命勝利,靠的就是共產黨人對黨、對共產主義信念的忠誠堅定。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堅毅的信念,也就有了奪取勝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對共產主義執著而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必須傳承和堅守的,這是政治靈魂,更是不朽的精神支柱。
自建黨伊始,無以數計的革命先烈為黨、為新中國作出了巨大的奉獻與犧牲,他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甚至是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視死如歸、犧牲拼搏的壯麗凱歌。如今,新中國行進在崛起復興之路,更需要傳承這種不怕犧牲、勇于勝利的情懷和氣魄,繼承革命先輩遺志的信念,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畏困難,勇往直前。
真正的共產黨人血脈中流淌著紅色基因,深蘊著忠誠堅定、不畏犧牲、艱苦奮斗、服務人民的優良傳統,凝練成為共產黨人血脈中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紅色基因作為中國共產黨人最主要的精神內核,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孕育了永不言棄的精神。無論是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還是艱苦創業的建設時期,直至今天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紅色基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向前。紅色基因是共產黨人的信仰根基、精神之源,黨的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必須傳承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的基因,煥發出戰斗的精神、拼搏的勁頭,奪取事業新的勝利。
忘得掉的是歲月,忘不了的是歷史。蓋得住的是皺紋,藏不住的是印跡。我們都處在歲月的長河中,記憶難免有時候會被奔騰的河流和飛卷的沙石所沖淡和埋藏,但我們的心卻注定是與祖國相連,將所有有關祖國的歷史和精神都封存在我們的心里。作為中華兒女的我們,也須不負肩之使命,傳承和發揚好紅色精神,為了祖國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高考作文篇6
紅色,是一種信仰,然而他和其他的信仰不同,他從不讓人去為自己謀私,從不讓人去沉迷于飄渺的虛無,他讓人有堅定的信念和理想,并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奮斗。
十月的一場燎原大火燒出了天空的第一片紅,而后用了整整 28年的拋頭顱灑熱血的努力拼搏將神州大地染成遍地紅色,因此,這種紅色的信仰絕不是虛無的,而是有無數的前輩用生命去檢驗、踐行的,并在一代代的不懈努力中,成為我們世代相承之意志。所以,紅色是我們的基因,我們不能放棄,要好好地傳承下去。
這不是上級要求,也不是政府要求,而是這個時代的要求,這直接關系到我們這代人能否實現中國夢。想要真正實現中國夢,我們就要沿著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行,并且要讓紅色血液在全身流通,讓頭腦清醒,讓行動堅定,讓紅色的基因在自己的血脈中扎根。
眾所周知,江西是中國工人運動、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革命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大搖籃”。在這片光榮的紅色土地上,孕育了以“信念堅定、紀律嚴明,對黨忠誠、一心為民,艱苦奮斗、勇于犧牲,實事求是、勇闖新路,清正廉潔、無私奉獻”為內涵的紅色基因,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以及在改革開放新時代,都堅持奮勇當先、勇往直前,成為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國夢。
因此把紅色基因作為黨性教育最好的教科書,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通過潛移默化的傳輸和春風化雨般的引導,在紅色教育中澆注黨性修養的“心靈雞湯”,汲取錘煉黨性的最好“營養劑”,化平凡為神奇,讓黨員干部在紅色教育中情感受到沖擊、心靈得到凈化、靈魂得到觸動。紅色基因讓黨員干部在回顧歷史中傳承精神,在立足現實中點燃激情,自覺地在思想上講黨性、講信念、講傳統,在實踐中比工作、比學習、比奉獻,切實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找到精神的根和人生的魂。
不可否認,一些黨員干部沒有經歷嚴格的革命傳統教育,沒有經受紅色基因的熏陶,出現了信仰模糊、信仰缺失,甚至信仰倒退等問題。有的理想動搖,思想滑坡,喪失精神支柱和奮斗目標。有的宗旨觀念淡薄,官本意識強烈,對群眾“冷硬橫推”。有的道德失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滋生和膨脹,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些問題的存在,是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要應對的挑戰。
弘揚老區精神、夯實理論基礎、學習先進模范,是對紅色基因的最好傳承和最生動的實踐,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爭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認真領悟信念與奉獻,自覺理解使命與擔當,把光榮傳統轉化為加強黨性鍛煉的內在精神力量,著力在密切聯系群眾上下功夫,在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上見成效,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進一步夯實黨的組織基礎、群眾基礎、執政基礎,進一步凝聚見賢思齊、比學趕超、爭創一流的正能量,讓優良的革命傳統在實際工作中落地生根,讓紅色基因在改革發展中開花結果。
其實,我們身邊從不缺乏自覺走在時代前列的英雄模范。把研究做到最后一秒的戈壁之花林俊德,心里只裝著別人的“當代雷鋒”郭明義,不離不棄照顧養母十二年的孝心少女孟佩杰,造林 22年永葆公仆本色的好書記楊善洲等,他們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發揚紅色精神,用自己的紅色基因生長全新的紅色血液。這些人無愧為時代的榜樣。
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千秋偉業篳路藍縷。以史為鑒,可知興衰,在風云暗涌的和平歲月里,唯有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色力量才能步步穩進、興盛強大,才能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如此,也足以告慰先烈英靈。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高考作文篇7
紅色基因是忠誠,愛黨愛國,矢志不渝;紅色基因是忘我,無私奉獻,無怨無悔。我們傳承紅色基因也許不必每天掛在嘴上,但是需要我們銘記于心。
一位劇作家說:“我經?;秀?,我的腳下埋藏著曾經鮮活的生命,我就踩在他們的身體上,我們的幸福和我們的生命來自于他們勇敢的犧牲。”所以,在這個偉大的變革時代那些血與火相伴隨,與你我相聯系的紅色基因,是我們情感的依托,精神的歸宿,前行的動力。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縷魂。我們偉大的共產黨人用寸寸鮮血換來我們片片山河,換來了供我們踩在腳下的寸寸熱土,用他們的生命成就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敬愛的毛澤東同志領導共產黨人走過了震古爍今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吃了世界上最大的苦,流了一個人可能要流一生的汗水。這就是偉大的紅色基因。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遍L征過程中最令我感動的是馬寶玉、曹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五個人,他們在作戰時帶的子彈打光了,就用山上的石頭打擊敵人,為了不被敵人俘虜,在最危急的時刻,他們毀掉了槍支義無反顧的縱身跳下狼牙山。曹振林和宋學義在墜落時被樹枝擋住保存了性命,而其他三人從此長眠狼牙山。這件事在他們身上表現出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被人民譽為“狼牙山五壯士”,這也是偉大的紅色基因。
紅色基因凝聚了力量,引領了未來,典藏了歷史,穿越了時空,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心中永久的向往和神圣的殿堂。紅色基因的產生凝聚了無數共產黨人的心血,他們依靠“鐵石相擊,必有火花,水氣相蕩,乃生長虹”堅定信念,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才為我們留下了令人熱血沸騰的紅色基因。
每個人都有著來自父母給予我們的的不同基因,而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給予我們每個中國人共同的、永不消失、永不變異的基因。這個時代的我們在向前奔跑的過程中會面臨數不盡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更應該珍惜共產黨留給我們的這無比豐厚的精神財富,用紅色的激情去擁抱時代、擁抱事業、擁抱人生,讓紅色的基因傳承萬代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