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選科組合最佳方案
高二選科組合最佳方案
第一,物理+生物+地理
首先,物理是理科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在當前選課模式下必須選擇的一門科目。從各地教育部門公布的高校招生選考要求來看,僅物理一門學科便對應了高校90%以上的專業。另外,生物、地理學習難度相對較低,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因此,“物理+生物+地理”的科目組合不僅能保證學生在選擇專業時有更多的自主權,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習的難度。
第二,歷史+生物+地理
“歷史+生物+地理”的科目組合學習難度較低。該組合不僅滿足了高校文科類專業的要求,也使得學生具有一定的跨學科思維。
高二學生選哪幾科有優勢
1、物理+化學+生物(專業覆蓋率96.36%)
選科優勢:專業覆蓋率高,可報考的專業多,物化生組合可以報考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計算機類熱門專業。且物化生為純理科組合,此選科組合總體需要記憶背誦的知識點少,重理解,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和運算能力。學科之間的關聯度較高,能在學習中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
選科劣勢:理科學霸基本都會選擇物化生,競爭相當激烈,當然在新的選科要求下,估計該組合將會在理科中人數猛增,成績一般的同學可能在賦分上不占優勢。
2、物理+化學+政治(專業覆蓋率90.43%)
選科優勢:物化政組合為兩理一文的組合,是最新選科指引下的王牌組合,專業覆蓋率最高,專業選擇面最廣;在提前批報考中亦有較大優勢。該組合可以報考警校、軍校,還可以報考理工類專業、醫學專業,專業覆蓋率非常廣,2024年物化政可以選專業共有769個;
從學習特點上說物理、化學更多傾向理解和思考,政治學科記憶量大但也需要比較強的理解能力,整體是一個思考型的偏理組合。
新高考的高二選科策略
1、高二同學選科選自己擅長的科目,不要過分看重專業覆蓋率
選擇物理,可以報考的專業覆蓋率確實很高,但是選擇時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考生是否對物理感興趣,是否擅長物理,這點很重要。
對于一些分數較高,物理成績還不錯的學生來說,大可以選擇物理專業,這樣在志愿填報時會有更多的選擇權。而對于一些成績一般,物理不是很好的同學來說,最好選擇其他自己擅長的學科,不要過分在意學科的專業覆蓋率,揚長避短為好。
2、選科提前做好職業規劃,父母要幫孩子把好關
很多家長覺得,剛上高二就考慮孩子未來做什么工作,是不是有點太早了,其實一點也不早,現在的選科組合都會影響未來大學的專業選擇。比如你想學機械制造、計算機編程、建筑設計等等,這些專業基本都要選物理,還有一些醫學類的專業,必須要選生物,有的還要選化學。
所以,家長們要提前想一想孩子的未來,早點做一些職業規劃的工作,在選科時才不會迷茫。盡量不要為了學某個專業強行選擇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科目,因為最后如果考不了好的分數,再好的職業規劃也無法實現。
高二有哪些選科方法
高二選科五個“最”可參考,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志向明確 首選“最相關”的科目
興趣明確 首選“最喜歡”的科目
偏科明確 首選“最拿手”的科目
學科均衡 首選“最潛力”的科目
成績一般 首選“最自信”的科目
新高考美術生的選科方法
以專業為導向
藝術生大部分院校專業的確如坊間傳聞一樣,不限選考科目。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例如北京化工大學的產品設計,選科要求是政治、歷史、地理三門中至少選擇了一門。所以對于藝術生來說,選科也會影響到未來他可以填報的院校和專業。
以高考分數為導向
根據賦分制度,選考科目人數越多,競爭越大。上海新高考試點中曾出現"棄物理"現象,就是由于當時選科心理造成:物理不好拉去和學霸一比,可能賦分分數比你考到的分數還低,如果物理差的都紛紛退出,那些物理好一些的因為沒有人墊底,看起來不錯的分數分數也可能被賦成低分,物理差的人退出之后,物理中等的考生也退出,這樣下來,選擇物理的人就會越來越少。最終大家都"棄物理"。
但即使是這樣,對于藝術生來說,物理競爭還是大,因為物理難學,又是學霸必爭之地。而生物由于跟大學科目銜接不如物理和化學多,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酌情選擇。至于化學,情況同物理,學科難度大,選擇的人也不會少。
歷史一般也是文科學霸們最熱愛的專業,因為文史哲不分家,學霸選了歷史,除了愛好之外,更多是為了大學科目的銜接。地理在大學銜接科目偏理工類的多,不分文科理科之后,應該會是更多理科苗子的選擇之一。而思想政治這門課程有可能會有撿漏的機會。
以興趣愛好為導向
考生從6門科目中選擇3門作為選考科目,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選擇性。作為一名高中生,要了解藝考的變化和要求,認真分析自己的實際情況,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選考科目。如果同學喜歡美術類,將來想成為畫家或者與美術相關的其他職業,但自己也比較喜歡化學,因此選考科目是地理、化學和政治;而徐同學熱愛物理,覺得物理特別有意思,對于培養思維很有幫助,因此選考物理。?
積極參加職業生涯規劃
面對新高考選課的新形勢,學校一般會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生涯規劃指導課程,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明確自己的學術性向,對高校的相關專業和未來的職業進行介紹,提供指導和建議,幫助學生和家長作出選擇。
高中生一定要積極接受學校和教師的指導和建議,必要時請老師和專業人士幫助自己進行分析判斷,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適當作出靈活的調整,最終選出既符合自己的興趣特長又滿足高校專業需求的選考科目。
新高考政策的實行下也會有很多紅利,但有重要的一點不得不說;有很多同學參加藝術高考因為文化課而與自己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所以對于藝考的同學一定要提前設立目標做好充分的準備去迎接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