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2025年普通高考選科模式
從2025年開始,我區普通高考實行“3+1+2”模式,其中,“3”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1”和“2”為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選擇1門作為首選考試科目;“2”為再選科目,考生須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門科目中選擇2門作為再選考試科目。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由學生統籌考慮國家和社會需要,根據自身志向、特長和興趣,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特色優勢和學業指導,結合高校相關專業(專業類)對選考科目的具體要求,做出科目選擇。
日前,擬在我區招生的各高校根據教育部統一部署,依據《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要求,編制了各招生專業(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為方便2025年在我區參加普通高考的學生在科目選擇時作參考,現將2025年擬在我區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予以公布,并就相關情況說明如下:
一、此次公布的專業共64212條,其中,本科37649條,專科26563條。
二、高校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專業培養目標,從物理、歷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6門科目中,按在我區招生的專業(專業類),分別提出選考科目要求,絕大多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類專業均要求必選物理、化學兩門科目。高校提出的選考科目要求可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只對首選科目提出要求的,如“物理(1門科目考生必須選考方可報考)”,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再選科目為任意2科的考生方可報考。
第二類是只對再選科目提出要求的,如“化學(1門科目考生必須選考方可報考)”,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或歷史、再選科目選考化學的考生方可報考;如“化學,地理(2門科目考生均須選考方可報考)”,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或歷史、再選科目選考化學和地理的考生方可報考。
第三類是對首選科目和再選科目均提出選考要求的,如“物理,化學(2門科目考生均須選考方可報考)”,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再選科目選考化學的考生方可報考;如“物理,化學,生物(3門科目考生均須選考方可報考)”,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再選科目選考化學和生物的考生方可報考。
第四類是對首選科目和再選科目都未提出要求的,即“不提科目要求”,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或歷史的考生、再選科目為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任意2科的考生均可報考。
三、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由于各高校尚未編制2025年在我區的招生計劃,2025年在我區實際招生的高校、專業(專業類)及其選考科目要求,以及高校相關專業(專業類)是否在我區分別安排物理科目類和歷史科目類招生計劃尚未明確,且2025年還可能有新增高校或招生專業(專業類)安排招生,因此,屆時在我區實際招生的高校、專業(專業類)及其選考科目要求、物理科目類和歷史科目類招生計劃,以高校當年在我區公布的招生計劃為準。
高考選科模式
3+3模式:第一個3是語文、數學、英語3門統一必考科目,第二個3為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科目任意選擇3門進行考試,浙江、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山東等第一批第二批高考改革省份采用此模式。(浙江是7選3,還一門技術可選)
3+1+2模式:第一個3也代表語文、數學、英語3門統一必考科目,1代表物理、歷史二選一,2代表從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4選2,目前已知的是廣東、湖南、湖北、遼寧、河北、重慶、福建、江蘇等8省市采用3+1+2模式,后續改革的省份估計也是采用3+1+2模式。
新高考政策怎么選科
(1)歷史+政治+地理選科組合:
藝術專業、傳媒專業。一些致力于考取漢語言文學、新聞學、社會學、國際政治等專業的考生幾乎選擇的都是這個傳統的文科綜合。
(2)歷史+政治+生物選科組合:
日語、體育、醫學類普通生。生物成績在3門理科當中更為優秀。,除去生物系以及生物工程類的專業對生物有明確限制要求以外,其他大部分專業很少對生物科目有較高要求。
(3)歷史+化學+地理選科組合:
對物理不感興趣或物理成績很差,而文科特別優秀的學生是最佳選擇。
(4)歷史+地理+生物選科組合:
日語、體育、醫學類普通生。地理生物學習起來相對簡單,特別適合體育專業學生。但競爭力很大。
在選科之前,我們要確定我們大致的高考報考方向,也就是之前一直在講的提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不想學工科,醫學又或者是經濟學,統計學的,我們就可以先確定選擇歷史學科,其次是物理,再根據這兩科的學習成績來選擇究竟是選物理還是歷史,畢竟最后的高考分數也是很重要的。
高考考大學考幾個科目
傳統高考地區考大學要考語文、數學、外語,理綜或文綜,一共是4科。雖然是4科,但其實是6門。6門理綜分別是語、數、外、物、化、生;文綜則是語、數、外、歷、政、地。因為文綜和理綜包含了物化生和地政歷,所以算起來只有4門。
新高考選考科目有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考生從這6門門中任意選擇3門科目進行考試。新高考改革下設計的“3+3" 新高考選科模式,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由選擇權,可以自主決定科目組合。還有3+1+2模式,“3”即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1”和“2”為選擇性考試科目,其中“1”指從物理或歷史科目中選擇1門首選科目,“2”指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選擇2門再選科目。
高考考試科目怎么選
1、科目優勢比較明顯的應該揚長,即理科強的選理、文科強的選文。
2、凡總體成績一般,科目弱勢比較明顯的應該避短,即理科弱的選文,文科弱的選理。
3、凡各科科目成績比較均衡,并對文史類沒有特別興趣的一般應該選理。因為學理不僅報考時選擇院校及專業的余地更大,而且以后考研、就業的范圍更廣,就業機會更多,適應崗位的能力也更強。須知學理的今后若從事文史類專業的工作大多能夠勝任,反之則不一定。
4、對于數學科目成績特別好、文科各科也不錯的孩子,如果對理工類沒有特別的興趣建議選文。這樣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來極有可能成為文科尖子生。理由是有相當一部分學文的是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較弱,理科成績(包括數學)不太好的學生。如果文史類科目不比他們差,而數學卻比他們好,自然就成尖子生了。
5、同理,對于語文、外語成績特別好,理科各科科目也不錯的孩子,如果對文史類科目沒有特別的興趣建議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