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強基計劃目招生院校和專業
2023年,將在原有36所大學的基礎上增加3所大學。新的大學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湖南大學和東北大學。這三所大學將于2023年開始招生強基礎計劃。以下是編輯根據往年招生情況和實力較強的學科編制的39所強基礎計劃學校和招生專業清單,供大家查看。
1、北京大學:數學、物理、力學、化學、生物科學、歷史學、考古學、語文、哲學、基礎醫學。
2、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哲學。
3、清華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生物科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基礎數學、化學生物學、理論與應用力學、語文、歷史、哲學。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技術科學、化學、應用物理、工程力學。
5、北京工業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應用物理、工程力學。
6、中國農業大學:生物科學。
7、北京師范大學:尚未公布。
8、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歷史、哲學。
9、南開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歷史、哲學。
10、天津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化學、應用物理、工程力學、生物科學。
11、大連理工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化學、應用物理、工程力學。
12、吉林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物理。
13、哈爾濱工業大學:數學、核工程與技術、應用物理。
14、復旦大學:語文、歷史、哲學、數學和應用數學、物理、生物、化學、基礎醫學。
15、同濟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化學、應用物理、生物技術。
16、上海交通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物理、工程力學、生物科學、生物醫學科學。
17、華東師范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生物科學、哲學、語文。
18、南京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語文、歷史、哲學。
19、東南大學:哲學、物理、化學、數學。
20、浙江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物理、工程力學、生物科學、基礎醫學、語文、歷史學、哲學。
21、中國科技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應用物理、化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理論與應用力學、核工程與核技術。
22、廈門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能源化學、化學、化學生物學、生物科學、歷史、哲學。
23、山東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物理、生物科學、語文、歷史、哲學。
24、中國海洋大學:生物科學。
25、武漢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生物科學、地理科學、地球物理、基礎醫學、網絡空間安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國語言文學、歷史。
26、華中科技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生物科學、網絡安全、中國語言文學、哲學。
中南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化學、應用物理、生物科學。
28、中山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生態學、語文、歷史學、哲學、基礎醫學。
華南理工大學:數學、化學、生物技術。
30、四川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語文、工程力學、歷史學、哲學、基礎醫學。
31、重慶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
電子科技大學:應用物理學。
33、Xi交通大學:數學、物理、生物技術、核工程與技術、哲學。
34、西北工業大學:數學、化學、應用物理。
35、蘭州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語文、歷史。
國防科技大學:數學和應用數學、物理學。
結合三所高校的學科特點和學科實力,招生專業預測如下:
東北大學:化學、物理、生物、哲學等學科實力雄厚;
湖南大學:化學很強;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最有可能被選入農學和生物相關專業。
什么是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一般指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 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是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印發,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
2022年3月,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啟動,增加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三所高校開展強基計劃試點。
強基計劃最新解讀
1強基計劃"強"在哪
《意見》明確指出,強基計劃要招收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領域輸送后備人才。
國家重要領域包括,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重點要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據考生填報志愿,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
對于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破格錄取的辦法、標準,并提前向社會公布。此處極小數的“極”字很巧妙,將破格錄取的門檻進一步拔高。
高校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全程接受本校紀委監督,并建立申訴途徑和舉報機制。嚴格組織高校考核,按照國家教育考試有關要求組織實施。筆試、面試安排在國家教育考試標準化考點進行,試題按機密級事項管理。面試采取專家、考生“雙隨機”抽簽的方式,過程全程錄音錄像。
可見,進入上述院校的門檻比取消自主招生之前門檻高了不是一星半點。不過,高投入意味著高回報,進入強基計劃的學生 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上,都會比非強基計劃的學生更有競爭力。
2集“強”于一身
首先,通過強基計劃被錄取的學生可單獨編班,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一流的學習條件,創造一流的學術環境與氛圍,實行導師制、小班化等培養模式。暢通成長發展通道,對學業優秀的學生,高校可在免試推薦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等方面予以優先安排。本科階段培養要夯實基礎學科能力素養,碩博階段既可在本學科深造,也可探索學科交叉培養。
總之就是,強基計劃的學生會得到全國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其次,鼓勵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科學中心、集成攻關大平臺和協同創新中心等吸納這些學生參與項目研究,探索建立結合重大科研任務進行人才培養的機制。對進入強基計劃的學生進行綜合考查、科學分流。
你不知道自己哪里優秀,哪里有天賦?沒關系,你的老師有一雙發現人才的眼睛。
找工作不再壓力山大。《意見》指出,高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教育和指導,積極為關鍵領域輸送高素質后備人才。教育部將加強對強基計劃的政策支持。
3強基計劃目標定位
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要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建立學科專業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新形勢要求和招生情況,適時調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
強基計劃適合哪些考生
頂尖學生、偏才怪才
強基計劃實施院校36所雙一流A類大學,足夠頂尖考生報考。原自主招生雖然有90所大學,這些尖子生也只瞄準高層次的大學。強基計劃破格錄取“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一些偏才怪才、五大學科競賽國級選手,屬于這一類考生,優惠政策基本沒有改變。
基礎學科突出、家庭條件較好的考生
強基計劃定位在基礎學科,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強基計劃設計本碩博連讀培養模式,并且不能轉專業。
強基計劃需要在高中階段已經有堅定地興趣愛好,而且家庭可以負擔“本碩博連讀”的費用,及未來科研工作并無豐厚回報的可能。這類學生如果單靠高考成績也許無法考上這36所國家最高層次的大學,強基計劃給予這類考生優惠同時,建設國家的基礎學科,達到雙贏。
文科考生
從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來看,招收的文科專業主要是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定位在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參加強基計劃招生的大學,都有非常厲害的文科專業。如果考生成績比較理想,說不定比往年的文科生參加自主招生還更加有利。
擅長競賽的考生
雖然在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中,高校破格入圍都是金牌及銀牌,但是縱觀高校考試模式,大多數高校都是筆試、面試及體測,且筆試分值要遠遠高于面試。結合今年強基政策及高校往年自主招生考試情況來看,筆試難度大概率會到競賽難度。尤其是清北復交中科大、北航等校,往年都是復賽難度,所以強基計劃對于擅長競賽的考生是非常有優勢的。
2023強基計劃報考問答
1、強基計劃是什么?
答:強基計劃是高校招生的一種特殊手段,區別于高考,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和校測成績擇優錄取,突出基礎學科的引領作用,入校后單獨編班,重點培養。
2、報考強基計劃有什么好處?
答:強基計劃對考生進入名校、高校選拔優秀生源、國家培養人才都有著積極重要的作用:
①緩解高考裸分壓力,增加進入名校的機會;②強基校測考核直面高校專家,增加考生的閱歷的同時還能提升自身素質;③強基招生和培養一體化,可便于考生提前生涯規劃;④讓少數競賽銀牌及以上的考生破格入圍,不占非破格招生計劃,為拔尖人才創造了機會。
3、強基計劃的學費多少?
答:高校強基計劃專業學費跟高考統招錄取學生的學費是一樣的,部分學校還有專門的獎學金傾斜。
4、強基計劃有哪些專業招生?
答:強基計劃開放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哲學、漢語言文學相關專業招生,部分學校開放信息與計算科學、基礎醫學專業、理論與應用力學、工程力學、核工程與核技術、生物醫學科學、飛行器動力與工程、航空航天類、智能無人系統技術專業等。
5、強基計劃、綜合評價和高校專項能同時報嗎?
答:只要符合相應的報名條件,都可以同時報考,如果考生同時通過多個招生項目,校測時間可能會“撞車”,需要做出取舍。
6、強基計劃在每個省招多少學生?
答:各省市招生計劃會在報名系統內公布,大家可在報名時間內登陸系統,查看各院校專業招生計劃。
7、強基計劃可以報多所學校,然后確認一所嗎?
答:不可以,強基計劃報名系統限制最多報1所院校。
8、強基計劃可以報幾個專業?
答:各高校限制情況不同,大多數高校可選擇多個專業或1個專業組內的多個專業,也有高校只能報考1個專業。具體高校專業限報可在當年報名系統中查看。
9、強基計劃能降分嗎?有競賽獎項能降多少分?
答:強基計劃按照綜合成績錄取,沒有明確的降分優惠。但從往年錄取情況看,最后錄取分數大多比高考裸分錄取的分數低5-30分。另外,對于有競賽基礎的考生來說,校測考試時比一般考生占優勢。
10、沒參加競賽或是競賽獎項太低,可以報強基嗎?
答:可以的。只要綜合成績優秀都非常有機會入圍強基計劃,靠競賽破格入圍的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不占普通考生的名額。沒有參加過競賽的考生報考強基計劃,可重點關注校測僅考面試的高校。
11、復讀生可以報強基計劃嗎?
答:復讀生可以報名,強基計劃報名系統和高考報名相關聯,符合當年高考報名考生身份都可以進入報名系統進行報名。
12、強基計劃中的一本線是什么?
答:未合并批次省份一般表述為理工類/文史類一批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合并本科批次省份的特殊類型最低錄取控制線可視同一本線,具體表述以生源地省招辦公布為準。
13、請問強基計劃只針對農村同學嗎?城市戶口能報考嗎?
答:強基計劃對戶口沒有限制。針對農村特殊區域招生的是專項計劃。
14、五大學科競賽獎項對強基計劃有用嗎?
答:多數高校給出的破格入圍條件為五大學科競賽銀牌及以上獎項,滿足獎項要求的考生在報考強基計劃時按照破格考生申請報名。
銀牌以下考生,可以根據高考成績選擇感興趣的高校和專業,在校測時發揮專業特長優勢。此外,2022年上交大、中科大等高校明確認可競賽省一獎項作為報名材料上傳;中科大更在宣講中指出獎項等級在面試中占有分值,獎項越高,優勢越大。學科競賽獎項在強基中的優勢被進一步凸顯。
15、奧賽獲獎科目是否要和報考專業嚴格對應?
答:大部分高校不要求考生獲獎學科與報考專業完全一致,按簡章要求報考即可。但基于學科特長和興趣愛好考慮,建議報考時奧賽獲獎學科和專業做一定匹配。
16、文科生報考強基是不是太吃虧了,證書都不管用?
答:強基計劃入圍更看重綜合成績,另外,文科獎項在校測面試也能側面反映出文科類專業學習潛力,所以在校測還是占據一定優勢的。
17、強基計劃對考生身體有什么限制?
答:部分高校強基計劃專業對視力有要求,不招收色盲、色弱的考生,具體要求在簡章中都有說明,其他符合國家標準即可。
18、強基計劃理科生可以報考文史類專業嗎?
答:部分高校文科專業文理兼收,具體以高校簡章中對專業的文理科和選科要求為準。
19、國二以上獎牌的競賽生會不會集中報清北?
答:具有國二以上獎牌的競賽生非常優秀,但錄取還需要結合高考成績,建議結合高考成績選擇或同院校招生組進行溝通后再做決定。
20、同一學校既有強基計劃又有綜合評價招生,怎么選?
答:強基計劃優先錄取。如果成績比較好并且喜歡基礎學科專業,更加適合強基計劃。如果成績一般,高考分數預計和這所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差距很大,還是建議優先綜合評價, 因為綜合評價招生門普遍比強基計劃低。另外,還需要綜合個人的生涯規劃和個人理想,強基計劃本科階段不能轉專業,傾向本碩博培養
21、五大學科競賽銅牌獎項是報綜合評價還是強基計劃?
答:綜合評價和強基計劃并不沖突,都可以報,但強基計劃在綜合評價之前錄取,考生可在校測確認前權衡選擇,建議主要衡量招生專業和自身成績兩個因素。
22、強基的計分方法不包含綜合素質評價檔案,那么提交綜合素質評價檔案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大多數院校基本是在校測面試環節參考,部分高校甚至將此納為校測成績的主要依據
23、強基計劃報名地址是什么?
答:強基計劃報名統一在陽光高考特殊招生報名平臺進行 https://bm.chsi.com.cn/jcxkzs/
24、強基計劃報名時間有多長?
答:根據往年情況,大概 20 天左右。
25、強基計劃報名手機上可以操作嗎?
答:可以,但是不建議用手機瀏覽器,還是建議電腦端操作。
26、強基計劃報名的具體流程可以稍微敘述一下嗎?
答:注冊登錄—進入系統—查看報名須知—確認報名條件—查看并上傳破格獎項信息 —附加信息—上傳附加材料—添加志愿專業—確認志愿—下載志愿表—上傳志愿表—報名成功。具體以各校實際報名系統中流程為準。
27、強基計劃報名前,注冊學信網的網址是什么?
答:強基計劃報名前需要用學信網登錄,如果沒有賬號需要注冊,實名注冊地:https://account.chsi.com.cn/account/preregister.action?from=gaokao-zzbm
28、強基計劃各省招生計劃如何查詢?
答:需要在強基計劃報名系統首頁確認報名后,點擊查看分省招生計劃。
29、強基計劃系統中顯示的招生計劃是本省的還是學校全部的?
答:考生登錄強基計劃報名系統后查看到的招生計劃數是分省分專業設置,即該學校該專業在考生所在省份的招生人數。
30、為什么報名系統看不到一些省招生計劃,是有些地區沒有機會嗎?
答:個人只能在報名系統看到該校在本省的投放計劃,顯示還匹配了考生的文理科或選科條件,即只能看見你的條件能報的專業情況。
31、學信網和陽光高考平臺是什么關系?
答:學信網和陽光高考平臺同屬于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主辦,共用賬號、密碼,報名需提前在學信網進行注冊。
32、學信網注冊賬號,出現身份證號碼重復需要驗證,是怎么回事?
答:可能征兵注冊過,可以問問社區或聯系學信網客服解決。
33、 強基計劃報名系統的頁面打不開怎么辦?
答:可以升級您的Internet Explorer(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或將搜狗、360、QQ等瀏覽器切換到極速模式,還可以下載安裝谷歌、火狐等瀏覽器以達到最佳觀看模式。
34、強基報名用的學信網賬號,注冊是填學生信息還是家長信息?
答:學生個人信息,系統自動讀取高考報名信息。
35、考生沒有自己的手機號,如何注冊學信網賬號?
答:學信網賬號注冊的時候可以使用家長的手機號,但是一定要用孩子的姓名和身份證信息。
36、已有學信網賬號還需要重新注冊嗎?以后這個號還有用嗎?
答:不需要,用一個賬號就可以。報名結束后,入圍、考試安排等信息可能在系統內發布通知。此外,學信檔案查詢、研究生報名、征兵入伍等也是在該平臺進行。
37、學信網很早以前注冊過,賬號密碼忘記了怎么辦?
答:可以通過證件號碼或手機號找回。
38、點進某個大學強基計劃招生系統就必須在那個大學報名嗎?還是可以每個大學都進去看看?
答:進入強基計劃報名系統可以查看所有高校的招生信息。當選擇某一所大學報名時, 如果覺得不合適,可以在“基礎信息”里取消報名。
39、強基報名系統提示未獲取選科,該如何操作?
答:在報名系統基礎信息界面,按照自己實際選考科目情況勾選相應選項后,再進行確認即可。
40、報名系統為什么無法上傳照片?
答:強基計劃報名系統自動讀取考生高考報名信息,照片同步高考報名照片,不能更改。
41、系統能上傳我的高中獎項信息嗎?
答:符合高校破格入圍資格的考生選擇破格報名,可以上傳獲獎信息及證書。大部分高校第一類考生無需上傳附件,僅清華、北大、北航、中科大等少數高校可以上傳綜合素質材料表、獲獎證書、自薦信等附件,具體以高校報名系統要求為準。
42、請問報強基計劃報名用自薦信嗎?
答:強基計劃報名系統簡化,大多數高校不需要上傳附加材料,也有少部分高校需要自薦信,具體以2023年各校強基報名系統要求為準。
43、系統顯示“無符合條件的招生計劃”是什么意思?
答:這樣表示該校在你省(文科/理科/對應選科)沒有招生計劃,不能報名。
44、請問強基計劃報名中的附加信息填什么?
答:根據報名系統提示進行填寫即可,如北京大學附加材料就是根據提示,注冊登錄北京大學本科招生網上報名平臺,按照提示完善信息,打印、簽字然后回到強基報名系統上傳。
45、強基計劃報名材料需要學校蓋章證明嗎?
答:往年強基計劃報名材料較簡單,一般不需要學校簽字蓋章,具體依據報名系統要求即可。
46、為什么在高校的招生省份范圍內但是報名時卻沒有可選擇的專業?
答:各高校的強基計劃招生專業是分省分專業設置的,如果你的選科不符合招生要求,那是沒有可填報的志愿的,就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只招理科生,文科生進入報名系統后也就沒有可選擇的專業志愿。
47、一旦確定報考專業,高考成績出來后覺得不合適,不可以改專業了嗎?
答:強基計劃報名時間內可以修改,但報名截止以后不能做任何信息的修改。
48、報名結束一直是待審核狀態,這算報名成功嗎?
答:這代表報名已經完成,等學校審核就可以了。接下來考生可安心做高考復習,高考后再確定是否參加目標校的校測考試。
49、填報完成后,想修改下填報的專業可以修改嗎?
答:一旦確認專業志愿將不能更改;如需更改只能在報名時間段內取消報名后重新報名。
50、強基計劃報名完成了,但是又想改報其他院校可以取消報名嗎?
答:可以的。只要目標校的報名時間沒有截止,都是可以取消報名改報其他學校的。但是如果考生報的這所學校報名已經結束,則不可以取消報名。
51、強基計劃取消報名的次數有限制嗎?
答:沒有限制。只要還在報名的時間里,你可以進入39所強基計劃院校的報名系統內查看招生專業及招生計劃,并且可以多次取消,最后一次報名的院校就是你最終的選擇。
52、強基計劃有報名費嗎?
答:高校強基計劃報名是免費的。
53、高校強基校測入圍規則是什么?
答:入圍基本分為兩類,一憑高考成績;二憑學科競賽獎項。第二類即我們說的破格 入圍,一般要求五大學科奧賽銀牌及以上獎項。此外,2022 年復旦、上交大、南大三校招錄模式調整,校測調整至高考后、高考出分 前進行,所有報名成功的考生均須參加校測,相當于“全員破格式入圍”。
54、強基計劃校測入圍比例是多少?
答:目前,高校強基計劃入圍比例一般為招生計劃的 4-6 倍,清北兩校都是按招生計 劃 6 倍入圍。通俗地講,如果入圍比例是 6 倍,而報考的專業招生計劃 10 人,那么最終入 圍筆試會選擇 10__6=60 人入圍。
55、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是綜合分數還是高考分數?
答:是高考成績,大部分高校需要靠高考成績入圍,才能參加強基計劃校測,最后按 高考成績 85%+校測成績 15%折算的綜合成績擇優錄取。
56、強基計劃校測確認是在高考出分前,如何判斷自己能不能入圍呢?
答:考生可以在高考后對自己的高考成績進行合理估分,如果覺得自己分數遠高于所 報考院校的投檔線,可以放棄確認,選擇更高層次的院校,所以強基計劃報名院校定位很重要。
57、平時成績優異是否能夠入圍?
答:大部分高校強基計劃入圍與否取決于考生的高考成績,而非平時成績。
58、強基計劃破格入圍中,決賽二等獎以上指的是省級賽事還是全國總決賽?
答:是指五大學科競賽全國總決賽。
59、破格入圍的考生占招生名額嗎?
答:破格入圍考生不占用招生計劃。
60、考生入圍后,如果有部分學生因為高考裸分放棄校測,會從未入圍考生中遞補嗎?
答:基于往年的招錄情況,強基計劃校測入圍資格不會做候補名額,但部分高校在已 錄取的本科生中會進行二次選拔招生。
61、某校對某省的招生計劃數是固定的嗎?入圍后在校測和錄取環節,是省內競爭還是全國競爭?
答:(1)針對某省的招生計劃并不固定。因為強基計劃自 2020 年開始實施才三年, 每年針對某省配置的招生專業和計劃人數都有可能發生變化,考生需以報考當年系統中查 詢到的招生計劃為準。
(2)強基計劃名額是分省設置的,因此入圍考生進行的也將是省內競爭。如果錄取名 額不足,也存在調劑和再次選拔的可能。
62、強基計劃校測考什么?
答:強基計劃校測包括筆試、面試和體育測試,其中每年都有部分高校不考筆試,僅考面試。2023 年具體考試科目和考試安排以高校簡章公布和實際安排為準。
63、強基計劃校測在哪考?
答:校測一般在高校本部校區組織試,也有高校在全國設置考點。
64、強基計劃體育測試的要求是什么?沒有合格影響錄取嗎?
答:體育測試以高校簡章公布的項目和要求為準。有部分高校在簡章中強調了體育測試不合格不能錄取,家長和考生可以咨詢招辦具體要求或規避相關項目擇校。
65、體質測試與體育測試有什么不同?
答:是一樣的,只是叫法不同。高校強基計劃簡章對體測都有具體項目的說明和標準,每個學校不一樣。
66、強基計劃考前確認是什么意思?在高考出分前還是出分后?
答:強基計劃考前確認在高考出分前進行。高校要求報名強基計劃的考生在高考結束 后及高校出分前,再次確認是否要參加強基計劃校測環節,高校從已確認考生中核定入圍 名單。
67、強基計劃不確認會有什么影響?
答:強基計劃如果沒有確認,高考成績達到入圍標準也無法參加后續校測,相當于放棄了強基計劃。
68、如果確認校測且已獲得校測入圍資格但不想去了,有什么懲罰措施嗎?
答:可能會影響考生的誠信檔案。如果確實是特殊的原因不能參加的,一定要盡可能 跟招辦溝通說明情況。
69、新高考地區,選科是賦分?確認環節如何估分呢?
答:新高考地區,無法確定賦分后成績的話,可以參考聯考、模考的成績確定對應的位次,以及所報院校專業往年的入圍分數線,確定自己入圍的概率。
70、強基計劃校測考試在高考前還是后面,有沒有具體的時間?
答:2022 年復旦、上交大、南大三校校測在高考后、高考出分前進行,其他高校強基 計劃校測在高考成績出來后進行,一般安排在 6 月 28 日-7 月 4 日之間,具體以當年高校 通知為準
71、強基計劃什么時候填志愿,未錄取對后續有什么影響?
答:強基計劃報名即為志愿填報,高考后不需要填報高考志愿。強基計劃未錄取不影 響其他批次志愿填報和錄取。
72、強基計劃是不是入校后不可以轉專業?
答:大多數學校表述為原則上不允許轉專業,個別高校明確說明不允許轉專業,還有部分高校允許在強基計劃內轉專業。
73、報名時一定要選擇專業服從調劑嗎?
答:不一定,可參照高校報名系統要求基于考生意愿選擇。
74、選擇不同意調劑,還會被調劑到其他專業組嗎?
答:不會的,選擇了不同意調劑,高校在錄取時只會在看你是否達到你所報考專業的錄取條件,不會調劑到其他專業組。
75、報名系統里選擇的專業調劑是在強基計劃的幾個專業里調劑,還是學校所有專業里進行調劑?
答:僅在高校強基計劃專業間調劑。
76、如果只想報兩個專業,其它專業不想學,是不是就可以選擇不服從調劑?
答:視學校規定,可以選擇不服從調劑,如果學校要求必須服從調劑則要按照要求進行報名。
77、報名完成后想要修改當前志愿可以嗎?
答:在報名結束之前,考生可以取消當前報名,重新選擇想要報考的專業和院校。報名結束后,無法修改。
78、請問強基計劃每個專業招收多少人?同一高校招生計劃數是平均的嗎?
答:高校強基計劃專業招生計劃數由高校擬定,參考了往年招生錄取情況等多種因素 設置。同一高校招生計劃數不是平均的,具體登錄報名系統看本省情況。
79、“考生所填報的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時。若服從專業調劑,則根據考生綜合成績調劑到其他專業錄取,若不服從專業調劑,則不予錄取。” 這句話什么意思?
答:從志愿填報的角度看,招生名額有限,部分考生會被調劑專業。這類考生如果不服從調劑就不被錄取,也不影響后面其他批次的志愿填報。
80、請問專業服從調劑是指校考前入圍服從調劑還是考后錄取服從調劑?
答:依據高校招生機制不同,具體可以參照招生簡章或電話咨詢招辦。
81、有的學校說明報名時候設定專業是否愿意調劑選項,那沒有說這個事情的學校關于專業怎么理解?比如,我想學生物,會不會最后錄取到數學了?
答:可能會存在這種情況。如果部分院校按省市劃分數線、按大類進行招生,面對此類情況,考生可選擇不服從調劑。
82、報考強基計劃的策略是沖還是穩?
答:如果很想通過強基計劃進入大學的話建議穩中求進,如果自己對高三成績很滿意的話可以稍微沖一沖。
83、如何知道往年強基報名、招錄以及校測情況?
答:目標高校本科招生網、陽光高考網、安徽省升學指南微信公眾 號(ID:ahzzzs)等平臺獲取相關信息。
84、強基計劃錄取分是不是不能低于裸分錄取最低分數?
答:強基計劃是按報考考生的綜合成績擇優錄取,具體分數受當年考生報名情況影響,可能比統招高也可能比統招低。
85、強基計劃是校測通過就直接被錄取嗎?是否還用單獨填報志愿嗎?
答:強基計劃不用單獨填報志愿,強基計劃校測以后擇優確定預錄取名單(復旦、上交大、南大三校高考后先進行校測,高考出分后確定預錄取名單),高校報省級招辦審核后,辦理錄取手續。具體以各省教育考試院政策為準。
86、強基計劃綜合成績如何計算?
答:綜合成績=高考成績__85%+校考成績__15%,具體計算公式以高校當年招生簡章公 布為準。
87、強基鎖檔是什么意思?
答:強基計劃錄取工作在本科提前批之前完成,一經錄取不能參加后續批次的志愿。
88、報名強基計劃,對正常填報志愿可有影響?
答:沒有影響。部分省份提前批次志愿填報在 6 月底進行,這個時候強基錄取結果還沒有確定,考生可以正常填報志愿,如果沒有被強基錄取不影響接下來的批次錄取。
89、報了強基的學校,提前批和本科批也可以報同一所學校嗎?
答:完全可以的,如果強基計劃沒有被錄取也不會影響后續該校錄取。
90、強基、綜評和高校專項那個先錄取?
答:強基計劃是在所有批次前錄取的,綜評和高校專項一般是在提前批或特殊招生批次錄取。
91、被強基計劃錄取后還需要參加其他批次志愿錄取嗎?
答:被強基計劃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本省后續志愿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本省后續各批次高考志愿錄取。
92、江蘇A類高校綜合評價和強基計劃,哪個錄取在前?
答:強基在前,首先安排錄取。根據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綜合評價招生簡章,江蘇綜合評價錄取在強基計劃之后本科提前批次之前完成。
93、強基計劃報名即填寫志愿,如果高考分數出來后,不想走強基了,對后續統招批次填報錄取有影響嗎?
答:高考成績出來后不想繼續參加強基計劃可以不參加校測,對后續志愿填報沒有影響,但若已經進行校測確認而不去參加,則可能會影響誠信檔案;如果參加校測后被強基計劃錄取了,后續志愿批次的填報不能被投檔錄取。
94、如果高考考得非常好,不想走強基計劃了,不參加校測或者考分較低就可以吧?
答:如果高考后考生估分較好,可以在校測確認時放棄資格,這樣考生不會入圍,對后續也沒有任何影響。
95、競賽金牌及銀牌是直接錄取嗎?
答:銀牌及以上的競賽生可破格入圍,入圍以后仍需參加校測,最終以綜合成績(高考成績+校測成績)擇優錄取。大部分高校對破格考生錄取要求總成績不低于本省第一類考生最低錄取線,少部分院校會有特殊的總分或單科成績要求,具體可在各校招生簡章中查看。
96、強基計劃名額太少了,剛過一本線是不是沒有希望?
答:對于剛過一本線的考生可以報考,但最好根據自身實力選擇水平相當的院校和專業,提高校測入圍的幾率。
97、強基計劃和高考沖突嗎?
答:沒有沖突。強基計劃是依托于高考進行的高校選拔方式,強基計劃以考生的綜合成績錄取,其中考生的高考成績占綜合成績的比例不低于85%。高考后確定入圍、進行校測,在時間安排上也不影響高考。
98、強基計劃錄取需要跟實際高考成績關聯嗎?
答:高考成績是綜合成績的一部分,一般占綜合成績的85%。
99、每年強基計劃招多少人?
答:高校強基計劃總招生計劃大約在 6100 人左右,具體到高校,除清北外大致在 30-210 人之間。
100、強基計劃學生培養模式與普通的有什么不同?
答:強基計劃單獨編班,設置20-30人小班;或實行書院制,如清華大學;或在原拔尖計劃的基礎上再次升級,傾向更多的政策和師資,整體來看前景光明。
除此之外,強基計劃都有相匹配的進出機制,如果不適應強基計劃或在相應階段考核不合格將退出強基計劃,轉入普通班學習。如果普通班考試有意加入強基計劃,也可以通過相關考核補入名額。
101、報了強基計劃,就一直在強基班了嗎?
答:各高校強基計劃培養具有動態考核機制,如果考生考核不通過,則需要離開強基班,到同專業的普通班級,并且從普通班里選拔優秀學員進入到強基班內。
102、強基計劃一定要本碩博連讀嗎?
答:從高校發布的招生簡章來看,強基計劃實施3+X的培養模式,以大連理工大學為例,強基計劃采取3+1,3+1+2,3+1+4培養模式,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規劃選擇是直接畢業,或者本碩連讀、或者本博連讀。考生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并不是報了強基計劃就一定要讀到博士畢業。
103、強基計劃都是本碩博學習嗎?讀碩博階段要進行考試錄取嗎?
答:強基計劃有優先本碩學習的政策傾斜,并且多所學校強調有動態進出機制,會考察學生的成績和學習進度。符合要求的考生直接進入本校碩士階段學習,無需再單獨參加考研。
104、報考強基計劃可以保研保博嗎?
答:只要專業學習符合條件,都可以有保研保博資格,且單獨設置名額。
105、強基計劃碩士、博士階段可以換專業嗎?
答:強基計劃要求本科階段不能轉專業,碩博階段看學校具體要求。部分學校是允許強基學生碩士和博士階段選擇交叉學科,例如大連理工大學招生辦宣講透露:選擇數學與應用數學的話,研究生階段可以按照基礎數學、計算數學、應用數學等學科方向進行培養,也可以自由選擇人工智能,電子科學與技術等以應用數學為基礎的交叉學科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106、強基計劃可以輔修雙學位嗎?
答:一般是可以的。這個要看各高校的具體要求,如果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輔修雙學位應該是不受限制的。清華大學建立了五大書院培養強基計劃學生,其中未央書院、探微書院、行健書院是理、工雙學位制度,理+工的結合,理科的基礎讓考生走的更好,既有理科的學習深度,又有工科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
107、強基計劃考上一所學校后,考其他學校的研究生會受到限制嗎?
答:目前強基計劃本碩博的政策限定本校,如果想去其他學校深造,則退出強基計劃。
108、強基計劃就業方向如何?
答:強基計劃開放的都是基礎專業,考生可以選擇在強基計劃培養模式中繼續深造,也可以直接就業。
109、強基計劃數學類專業具體包括哪些方向?
答:數學類專業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機科學、數理基礎科學等方向,考 生可根據高校給出的信息,在專業類中選擇具體方向學習。
110、基礎醫學就業方向是什么?
答:基礎醫學就業主要前往高校當老師,進入國內外科研院所、醫院研究所、藥企技 術開發等。
111、強基計劃漢語言文學(古文字方向)和傳統的漢語言文學的具體不同之處在哪?
答:學習方向不一樣。漢語言文學(古文字方向)是為強基計劃開設并單獨設置培養的,與普通批次專業比,從專業學習到政策傾向都不同。
112、強基計劃如果被錄取,畢業后會不會被國家分配到山村支教?以后的工作是不是國家指定分配?如果是這樣,對國家分配的地區有沒有選擇權?
答:不會,強基計劃畢業生是自主就業,在學習階段都可以選擇是否退出強基計劃。
113、強基計劃的畢業證有不同嗎?
答:從目前政策來看,強基計劃的畢業證上目前沒有特殊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