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用人單位招高校畢業生或可享每人補助1500元
北京:用人單位招用高校畢業生或可享補助1500元每人
中新網12月6日電 據北京市政府網站6日消息,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助企紓困的若干措施》。
其中明確,拓寬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范圍。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招用2022年畢業或離校兩年內未就業的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以及招用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可享受每人1500元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執行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申請有效期延長至2023年3月31日。
高校畢業生的范圍
指中央部門和地方所屬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和獨立學院的全日制普通本???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屆畢業生。
不包括往屆畢業生及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類學生、各類非學歷教育的學生。
志愿填報的四種基本模式特點
平行志愿特點
平行志愿,即一個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錄取時,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省級招辦按上線考生成績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分數高的學生先投檔。
某一個考生投檔時,先看其成績是否夠A院校提檔線;如不夠,再看B院校;以此類推,直到檢索到考生分數符合的志愿院校后,將其投檔至該院校,檔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檢索該生其它志愿。
順序志愿特點
順序志愿是指在同一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多個院校志愿有先后順序,如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每個志愿只包括一所院校。順序志愿的投檔原則是“志愿優先,從高分到低分”,把考生的高考志愿作為錄取投檔的第一要素,最大程度地滿足考生的志愿要求。順序志愿投檔時,對選報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確定的錄取原則、調檔比例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投檔,也就是說每所院校各排各的隊。
院校專業組特點
“院校專業組”由院校根據人才培養需要和不同專業(含專業或大類)的科目要求設置,是部分高考改革省份本科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其特點是,一所院??稍O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高??颇恳笙嗤膶I可分設在不同的院校專業組中。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科目要求須相同。
專業(類)+學校特點
專業(專業類)平行志愿,是新高考招生同一類別、同一批次中若干具有相對平行關系的專業(專業類)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個專業(專業類)為志愿單位,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進行投檔。
志愿基本模式填報技巧
平行志愿
雖然是平行志愿,考生所填報的若干個院校志愿也有邏輯順序。檢索考生所填報的院校志愿時,是按邏輯順序即A、B、C、D……院校依次進行的。當考生總分符合首先被檢索到的A院校投檔條件時,且A校有計劃余額,該生即被投到A院校??忌梢圆扇 皼_一沖”“穩一穩”“保一?!薄皦|一墊”的策略,各志愿院校之間拉開適當梯度。
順序志愿
順序志愿的投檔原則是“志愿優先,從高分到低分”。對選報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確定的調檔比例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投檔,第一志愿錄取結束后再進行第二志愿投檔錄取。
舉個例子來說,一旦考生將某高校放在第二志愿,即使你分數再高,如果該校一志愿已經招滿了且不預留招收二志愿的名額,你的檔案也不會投向該校。
院校專業組
傳統的志愿設置是以一所學校為一個志愿單位,每個學校下可以填報若干個專業志愿和是否服從專業調劑意愿;“院校專業組”模式則以一個院校加一個專業組為一個志愿單位。將每一個志愿細化到專業組??忌鶕约旱囊庠缚梢灾苯舆x擇志愿為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組,專業調劑限于同一專業組內調劑。
專業(類)+學校
不同于以往以院校為志愿單位投檔的院校平行志愿,專業平行志愿投檔時,直接投檔到某院校某專業(專業類),不存在專業服從調劑,考生也不用擔心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填報志愿時一定要利用好各高校的專業投檔線。
什么是應屆生
應屆生的一般定義國家統一招生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擇業期為二年,有些地方延長至三年)未落實工作單位、其戶口、檔案、組織關系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可按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
應屆畢業生分兩種:
1、即將要畢業的,但是還沒拿到畢業證,或者已經停止學習了,處于實習狀態的;
2、拿到畢業證了,但拿到畢業證的時間不超過2年或三年擇業期年限的(超過則為往屆生)。
簡單的說,就是大學畢業后,你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將本人的檔案留在了學校或者放在了人才市場,在你畢業的這兩年內,你都可以以應屆生的身份參加各類公職考試。
大學應屆畢業生身份有哪些優勢
一、就業門檻較低
相較于社會招聘而言,企業在招聘應屆學生時往往會采用校招的方式。學生由于剛畢業,工作經驗比較缺乏,企業對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社會經驗的要求不會很高,最看重的反而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工作積極性以及工作態度等因素。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之下,應屆生身份的學生有著比社會招聘更容易進入優秀企業的機會。
二、容易獲得“鐵飯碗”
很多學生在畢業之后想通過考公考編進入體制內,從而獲得穩定的鐵飯碗工作。在公務員的招聘當中,有部分職位學生只有以應屆生的身份才可以進行報考。同時,也有一些效益好、規模大、競爭激烈的國企和央企,這些企業相對來說很少進行社招,在招聘時也會更加偏愛知名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因此,在鐵飯碗工作上,應屆生也更加具有優勢。
三、落戶門檻低
大城市擁有著更加豐富的醫療資源、教育資源以及各種社會資源。各個城市對于人才的爭奪也越來越激烈,很多一二線城市都相繼出臺了各類的落戶條件。對于應屆生而言,落戶的門檻往往會比較低,很多城市會為在當地就讀的畢業生直接提供落戶機會,這也是非應屆畢業生難以享受到的好處。
四、獲得人才補貼
很多學生心中向往去到更大的城市工作,然而大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讓很多人都望而卻步。如果學生具有應屆生的身份,那么就有機會享受到城市中的各種優惠政策。很多城市都可以為在當地高校當中畢業的學生提供住房以交通方面的補貼,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為城市吸引到更多的人才,這樣也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比如,杭州就為應屆畢業生提供本科生每年1萬連續發放三年的人才補貼。
五、簽約更有保障
學生在找到工作時會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而如果學生是應屆畢業生,那么在簽訂勞動合同之前,學校會要求學生先首先簽訂一份三方協議,明確學生單位以及學校三方在就業工作當中的相關權利和義務,學校的介入也會更好地保障學生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