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024年高中學業選擇性考試地理模擬試題以及答案
高三地理學習技巧有什么
高三地理學習技巧:以“樹枝葉”思維構建知識體系
地理學習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建構知識體系。以“樹枝葉”的思路以“雨元素”為例做一個具體示范:
樹干:雨
枝干:
1.雨的基本要素(葉:水、凝結核、遇到更冷的氣流,更低的氣壓);
2.雨的類型以及產生原因:對流雨,鋒面雨,地形雨(葉:基本要素+地形抬升),臺風雨;
3.雨的影響:全要素(葉:對地貌,土壤,大氣,植物,人類活動等);
4.不良影響的應對措施。
建議同學們用樹狀圖描繪一下,思路便會清晰許多。
高三地理有哪些學習技巧
高三地理背誦時可以背知識點的簡稱,當然這個在學校有很多地理老師也都教授過,比如說農業自然區位因素:氣地水土生(指的就是氣候,地形地貌,水源,土壤,植被);劃分我國季風氣候區與非季風氣候區的分界線是大陰賀巴岡(指的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水文特征是量位沙冰汛(徑流量及水位,含沙量,結冰期,汛期)等等。
高三地理必背知識點
1、人們經常用陰晴、風雨、冷熱等來描述天氣。
2、在衛星云圖中,白色表示云區,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云層厚的一般是陰雨區。
3、制作天氣預報主要是用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等地理信息技術完成的。
4、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量污染物的數量有關,可以用污染指數來表示。
5、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14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稱為氣溫日較差,氣溫日較差晴天大、陰天小,內陸大、沿海小。一年內的最高月均溫與最低月均溫的差,叫做氣溫年較差,氣溫年較差內陸大、沿海小,中緯度大,高低緯度小。
6、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這是因為不同的緯度接受的太陽輻射多少不同;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在山地,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7、降水是從大氣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的總稱,包括液態的雨,固態的雪、冰雹,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氣象部門根據單位時間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劃分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級。
8、世界降水量的空間分布存在差異。赤道降水多,兩極降水少,溫帶地區沿海多,內陸少;南北回歸線附近降水一般大陸東岸多,大陸西岸少。
9、地形對降水分布的影響,表現在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10、氣候一般包括氣溫和降水兩大要素。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大氣環流、人類活動。
高三地理必背知識點口訣
1、一近快,七遠慢。1月初地球公轉至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7月初公轉至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特別注意夏至日在遠日點附近,而非遠日點;冬至日在近日點附近,而非近日點。由此可以分析出北半球夏半年時間比冬半年長,北極極晝時間比南極極晝長。
2、左焦左傾左冬,右焦右傾右冬。在地球繞日公轉示意中,如果太陽在左焦點,地軸向左傾斜,左邊的那個位置就為冬至;如果太陽在右焦點,地軸向右傾斜,右邊的那個位置就為冬至。冬至位置確定了,其余三個分至點的位置也就確定了。
3、點北北晝長,點南南晝長。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而且越向北晝越長;直射點在南半球,南半球晝長夜短,而且越向南晝越長。
4、凸高為低,凸低為高。在等值線圖上,等值線向高值凸出,則中間的數值和兩邊相比為低值;等值線向低值凸出,則中間的數值和兩邊相比為高值。這種方法對所有等值線都適用。
5、凹坡通視,凸坡不通視。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由高向低,等高線由密變疏為凹坡可通視;等高線由疏變密為凸坡不能通視。
6、河流向凹,洋流向凸。在等高線圖上,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線的凸出方向相反,即向凹;在等溫線圖上,洋流的流向和等溫線的凸出方向是相同的,即等溫線往哪個方向凸,洋流就往哪個方向流。
7、凹岸沖刷坡度陡,凸岸堆積坡度緩。較彎曲的河流,由于河水運動的慣性,河流對凹岸沖刷嚴重,凹岸坡度較陡;凸岸流速慢,泥沙堆積,坡度較緩。特別注意曲流處不能用地轉偏向力。另外,凹凸岸的判斷必須站在河中來看。
8、北逆南順,冬逆夏順。從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為逆時針,南極看為順時針;北印度洋的`季風環流,夏季呈順時針方向,冬季呈逆時針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