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高考地理真題及答案解析
高三地理復習技巧
1、一本充實的筆記有時甚至可以勝過十本習題。我的建議時,在第一輪復習時,準備一本筆記本,在老師上前一個晚上將知識網絡構建抄到筆記本上,邊抄邊記憶。結合課本,在自己認為是重難點的地方畫記,在課堂上,進行重點聽記,同時將老師所補充的內容補充到筆記本上。
2、高三地理課后,可以將你認為有用的圖表剪貼到你的筆記本上。當然,在你遇到你不清楚的概念時,你也要進行補充和解釋(比如,對于大陸氣團這一概念你不清楚,你就可以在旁邊用其它顏色的色筆寫下他的特點:水汽含量少,較干燥。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對大陸性氣候的成因更為了解)。
高三地理學習方法
一、認真聽講
仔細計算一下每天的學習時間,不難發現,我們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課堂上度過的,如果課堂上不好好聽課,你成績絕對不可能太好。學習地理的時候,聽講的過程非常重要。書上寫的很濃縮,不要覺得老師講得不好,既然講得不好,那你學習又有什么用呢?認真聽講是學好地理最基本的一個條件。
二、必要的練習一定要有
我們都知道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做地理練習就是實踐的過程,學地理的時候,總會發現考試的題目似乎和書本搭不上邊,不是搭不上邊,而是這類練習做少了。其實,所有的知識都是來源于課本,那些不會做的題只是高于課本一點。一定要多做做練習。
三、不懂就要問
相信大家都知道,不懂的問題一定要想辦法搞明白,不然你累積的問題越多,你的成績也就受影響越多,所以不懂的問題,一定要多問,想辦法搞明白,不在知識上留死角。剛開始接觸地理的時候,肯定會有一些地方不懂,甚至別的同學很容易理解的問題,放到自己那兒,總是不能理解。別不好意思了,主動去問!不要怕被笑,知識是自己的,不懂的就一定要去問。
高中地理答題模板技巧
一、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 地形類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以、、、為主;
2. 地勢起伏狀況;海拔;
3.(多種地形條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圖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5. 主要的地質災害等;
二、影響氣溫的因素:
1.緯度(決定因素):影響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日較差,年較差(低緯度地區氣溫日、年較差小于高緯度地區);
2.地形(高度、地勢):陰坡、陽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熱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對冬季風阻擋,同緯度山地比平原日較差、年較差小等);
3.海陸位置:海洋性強弱引起氣溫年較差變化;
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5.天氣狀況(云雨多的地方氣溫日、年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墊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氣溫低);綠地氣溫日、年較差小于裸地;
7.人類活動:熱島效應、溫室效應等;
三、影響降水的因素:
1.氣候: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
2.地形:迎風坡、背風坡;
3.地勢(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達最大值;
4.海陸位置(距海遠近);
5.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6.下墊面:湖泊、河流、植被覆蓋狀況;
7.人類活動;改變下墊面影響降水;
四、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節變化、有無斷流(取決于降水特征、雨水補給、河流面積大小);
2.含沙量:取決于流域的植被狀況;
3.結冰期:有無、長短(取決于緯度、氣候);
4.凌汛:有無(取決于冰期及流向—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
4.水位:高低、變化特征(取決于河流補給類型、水利工程、湖泊調蓄作用);
5.水能:蘊藏量(是否豐富);與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氣候(降水量的多少,徑流量的大小,蒸發量的大小)有關;
五、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長度;
2.流向;
3.流域面積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況;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狀(扇形、樹枝狀);
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
1.緯度(決定正午太陽高度、晝長);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
3.天氣狀況(晴天多,太陽輻射豐富);
4.空氣密度;
六、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
1.降水(當地氣候特征情況;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
2.氣溫(陽坡雪線高于陰坡;不同緯度的溫度變化、0℃等溫線的海拔的高低);
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
1緯度:.山地所處的緯度越高,帶譜越簡單;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帶譜可能越復雜;
3.熱量(即陽坡、陰坡):影響同一帶譜的海拔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