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高考生物試卷免費下載
北京高考生物試卷
高考生物必背知識點
1.基因重組只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體、病毒、細菌等不能基因重組)
2.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種堿基,8種核苷酸。
3.雙縮脲試劑不能檢測蛋白酶活性,因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質。
4.高血糖癥≠糖尿病。高血糖癥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驗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試劑檢驗。因血液是紅色。
5.洋蔥表皮細胞不能進行有絲分裂,必須是連續分裂的細胞才有細胞周期。
6.細胞克隆就是細胞培養,利用細胞增殖的原理。
7.細胞板≠赤道板。細胞板是植物細胞分裂后期由高爾基體形成,赤道板不是細胞結構。
8.激素調節是體液調節的主要部分。CO2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加快屬于體液調節。
9.注射血清治療患者不屬于二次免疫(抗原+記憶細胞才是),血清中的抗體是多種抗體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會收縮,不屬于反射,反射必須經過完整的反射弧,判斷興奮傳導方向有突觸或神經節。
11.遞質分興奮性遞質和抑制性遞質,抑制性遞質能引起下一個神經元電位變化,但電性不變,所以不會引起效應器反應。
12.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中“主要”如何理解?
每種生物只有一種遺傳物質,細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遺傳物質,而是針對“整個”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數R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13.隱性基因在哪些情況下性狀能表達?
①單倍體,②純合子(如bb或XbY),③位于Y染色體上。
14.染色體組≠染色體組型≠基因組三者概念的區別。染色體組是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如人類為2個染色體組,為二倍體生物?;蚪M為22+X+Y,而染色體組型為44+__或XY。
15.病毒不具細胞結構,無獨立新陳代謝,只能過寄生生活,用普通培養基無法培養,只能用活細胞培養,如活雞胚。
16.病毒在生物學中的應用舉例:
①基因工程中作載體
②細胞工程中作誘融合劑
③在免疫學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預防。
高考生物復習技巧
讀透教材
由于生物這門學科的考查方式,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說,教材的重要性一定遠遠高于其他任何資料書與試卷。資料書往往是對知識點加以總結,試卷則是對考試題目進行變型訓練,而歸根到底,高考的出題依據與考察方向都源于那幾本生物教材。所以,在最后的復習階段一定要以教材為重,資料書與刷題都是補充。建議大家收集好自己的生物教材放在自己易于拿取的位置,便于做題時隨時翻閱,不斷地加強自己對教材知識的印象。
在熟悉教材時,不僅僅要關注教材上的黑體字,一些“邊緣內容”也很有可能成為試卷上的考題,比如課外視野、看起來很冗長的實驗操作步驟等等。對教材細節的關注格外重要,一個不起眼的實驗步驟、一個不被重視的課后習題都有可能成為考場上困擾你的絆腳石。生物試題的答案很多時候都是教材上的原文,所以教材才是構建生物知識體系的根基。
合理刷題
只有對教材的熟悉還不夠,對考試題型有著全面的了解才能進一步提高你的生物水平。在以教材為主的同時,也要以刷題為輔。在生物學習中,我們也要提防“紙上談兵”的陷阱,有些同學無論是自習還是習題課都只是看生物書而不做題,這樣“矯枉過正”的復習方式導致了對課程內容很熟悉但卻無法取得好成績的現象。
對此,建議大家要有正確的全局眼光,以教材為主、以做題為補充。在習題課上,要認真、有效地做題,也要認真聽老師評講試卷;在一些老師專門設置的看書課或者課后的自習上,要認真看教材,反復熟悉課本上的內容。
同時,何謂有效果地做題?首先,要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了如指掌,著重突破自己的短板,可以選擇先用專題練習的方式,再做整張卷子驗收成果。其次,要有自己的錯題本。因為生物的文本量大,推薦同學們裁剪每次遇到的經典的、自己做不好的題目到專門的錯題本上,多利用平時空閑時間分析、復習。另外,要有計劃地做題,比如在最后的幾十天里,對某一章節的復習結束后再去做相關的練習題。這樣不僅能加強鞏固這個專題的復習成果,還能節省不少做題、翻書的時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會“套路”
與數學、物理等注重考察分析能力的學科不同,許多生物大題的答案是約定俗成的教科書內容,即有一定的“答題模板”,只是在應試時可能會對細節有所改動或重組,因此回答時是需要一定的語言組織技巧的。也正因為如此,生物答題有“套路”可循,只要掌握了套路,生物將會成為理綜里面最具有“性價比”的學科,即可以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得最多的分數。
“套路”的學習并不難,只不過需要你的決心與堅持。在平時,做完題目之后要學會梳理,將相似的題目歸為一類,雖不一定要用本子記錄,但也一定要對此有所印象。完成試題之后,要主動地對答案,學習標準答案的語言組織技巧和內在運用的原理何在。這是一個逆向推導的過程,在做題過程中反過來就是正向推導,只要你對題目考察的內容和方式了然于心,正向推導絕非難事。
但為了提高試題的區分度,出題人永遠在想方設法變著花樣來呈現那些實際上固定不變的知識點,為的就是通過看似新穎的題干來隱藏真正的知識點,以達到通過包裝題干讓你無法識別到底在考查哪個知識點的目的。所以雖說是“套路”,但是并不死板。有較明顯“套路”的往往是試卷中前幾道難度不大的大題,而后面的設計實驗和遺傳大題則變化更多。對于這種題目,既要聯系教材上的相關表述和以前做過的題目,更要根據所給信息組織出符合題意的答案。面對這種情況,一是要多做題開闊眼界,對于所遇見的較為特殊的題型和情景要有所記錄;二是要勤學好問,多向老師和學得更厲害的同學討教,因為他們的經驗肯定更加豐富。最后你會發現,解生物題目需要的其實是強大的剖析問題的能力和豐富的經驗,只要能夠化難為易、返璞歸真,最終都將回到自己所熟悉的那條道路。
梳理總結
生物學科里有很多需要記憶的內容和微小的細節,并且經常容易出現記混、記錯的情況,因此格外需要梳理總結。
梳理的作用是把原本散落在書本、資料、試卷各處的相關內容集中整理,方便查看、方便對比、方便記憶。雖然現在許多現成的資料都似乎有梳理好的內容,但學習歸根到底還是一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過程。梳理教材時,不必大費周章地一條條書寫,可以跟著一些需要自主填寫地完成性教輔書列的表格等進行梳理。自己進行填寫或整理的過程同樣會加深自己對這些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而對于自己做的題、考的分數,應該有一個總結反思的過程,比如回想自己當時面對題目的心態、想法等等,這樣就能慢慢地充實關于你的生物學習的細節,從而構筑一道堅不可摧的知識大壩。
學好生物沒有什么捷徑,事實上也不需要捷徑,只需要在正確的方向上長期持續地下足苦功夫,時間就會給你回報。所以,無論你現在是什么狀況,也不管距離高考還剩下多少天,拿出行動的魄力和追求理想的干勁,將之付諸生物學習,相信你一定能取得一個好成績!
高考生物答題注意事項
實驗題的答題上,通常會考書寫實驗步驟。此時考生的書寫一定要分段描述,同時要注意使用規范的學科語言。
一般的實驗步驟書寫分為三塊內容。
首先應該描述“取材、分組、編號”。在描述“取材”時,考生一定要取材一致。如要使用小白鼠做實驗材料,描述就應該為“取性別、年齡、長勢一致的小白鼠X只”。在描述分組時,考生一定要注意將實驗材料平均分組。如將所取的X只小鼠平均分成X個小組,每組小鼠數量一致。此外,對所分的小組考生也須進行編號,這樣方便后面描述時簡單易懂。
第二塊內容為實驗處理,此時考生書寫一定要設計對照式處理。
第三塊為觀察實驗過程并記錄結果。考生在描寫現象時一定要仔細,多用書本語言,盡量避免口語,對專業名詞的書寫要準確。
實驗題的答題上,如要求學生書寫實驗步驟,前兩部分實際是送分部分,只要考生明白了實驗目的,并選取了正確的實驗材料,按這樣的模式書寫也能得到一部分過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