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合肥市高三一模生物試題
高中生物重點內容總結
1、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細胞
2、光學顯微鏡的操作步驟:對光→低倍物鏡觀察→移動視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鏡觀察:①只能調節細準焦螺旋;②調節大光圈、凹面鏡
3、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根本區別為:有無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①原核細胞:無核膜,無染色體,如大腸桿菌等細菌、藍藻
②真核細胞:有核膜,有染色體,如酵母菌,各種動物
注:病毒無細胞結構,但有dna或rna
4、藍藻是原核生物,自養生物
5、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統一性體現在二者均有細胞膜和細胞質
6、細胞學說建立者是施萊登和施旺,細胞學說建立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細胞學說建立過程,是一個在科學探究中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充滿耐人尋味的曲折
7、組成細胞(生物界)和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種類大體相同,含量不同
8、組成細胞的元素
①大量無素:c、h、o、n、p、s、k、ca、mg
②微量無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細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為c,鮮重中含最最多元素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鮮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為蛋白質。
10、(1)還原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可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脂肪可蘇丹iii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iv染成紅色);淀粉(多糖)遇碘變藍色;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
(2)還原糖鑒定材料不能選用甘蔗
(3)斐林試劑必須現配現用(與雙縮脲試劑不同,雙縮脲試劑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結構通式為nh2—c—cooh,各種氨基酸的區別在于r基的不同。
12、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二肽,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nh—co—)叫肽鍵。
13、脫水縮合中,脫去水分子數=形成的肽鍵數=氨基酸數—肽鏈條數
14、蛋白質多樣性原因: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千變萬化,多肽鏈盤曲折疊方式千差萬別。
15、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這個碳原子還連接一個氫原子和一個側鏈基因。
16、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是核酸,它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兩大類:一類是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一類是核糖核酸,簡稱rna,核酸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
17、蛋白質功能:
①結構蛋白,如肌肉、羽毛、頭發、蛛絲
②催化作用,如絕大多數酶
③運輸載體,如血紅蛋白
④傳遞信息,如胰島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體
18、氨基酸結合方式是脫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與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連接,同時脫去一分子水,如圖:
hohhh
nh2—c—c—oh+h—n—c—coohh2o+nh2—c—c—n—c—cooh
r1hr2r1ohr2
19、dna、rna
全稱:脫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分布: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細胞質
染色劑:甲基綠、吡羅紅
鏈數:雙鏈、單鏈
堿基:atcg、aucg
五碳糖:脫氧核糖、核糖
組成單位: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代表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噬菌體、hiv、sars病毒
高考生物復習技巧
生物題目中選擇題知識零碎且面很廣,可能考到任何知識點中任何的一個小細節,這就要求對書中的知識點爛熟于心,而且在選擇題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沒有見過的生物,考察其特性,寫完這種題,就應該向老師請教,把認識的生物特點搞清楚,豐富自己的知識庫。
實驗題或者填空題中有時候會考一些生理過程,這時則需要把課本中出現的生理過程以及其中包含的各種細胞、器官的功能等記牢,以備考察。書中一些經典實驗的過程和使用的試劑、材料等也需要記牢,這也是考試題目中經常出現的問題。
生物題最難的恐怕是實驗設計了,這不僅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方法,還需要懂得靈活運用,再拓展一定的思路,才有可能把實驗題答好。設計實驗時要謹慎每個細節,確定設計后的實驗能準確無誤地達到要求而沒有大偏差。
要做好這類題目,平時就要多實驗,多看這種題型,以防考試時遇到,一時心慌、手忙腳亂。只要積累足夠經驗,掌握生物特點,對實驗熟悉,自己還能有一些想法,就能將這類稍靈活的題答好。
怎么復習生物成績能提高
1.回歸教材梳理知識。
要從繁雜的復習資料、題海中走出來,靜下心,依據《考試大綱》中的知識體系把散落在教材中的知識點再掃描一遍,清理知識上的盲點和障礙,不留死角。
2.回顧試卷檢查錯誤。
自由復習期間,可以采用糾錯復習法,其優點是針對性強,節省時間。具體做法就是將做過的試卷找出來,溫習“錯題”。思考當初出現問題的原因。利用最后幾天,彌補知識上的漏洞,糾正思維方式上的偏差,規范解題程序上的疏漏。有針對性地精練一些訓練題。重在總結、歸納、查缺補漏以達到能力的升華。避免同樣的錯誤在高考中重現,讓失誤減小到最低程度。
3.強調綜合加強記憶。
復習時,要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特別注意必修、選修中的相關知識之間聯系。如調節、光合作用、遺傳、細胞等。要對教材中的一些術語、短語或短句、經典理論、重要結論、實驗研究方法等加強記憶。
4.選做真題進入狀態。
可選取近幾年高考試題,要把做真題的時間放在與高考生物學科考試同步的時間去做,這既有利于調整狀態,也有利于調節自己的生物鐘。要從高考題的剖析中明確命題思路、方式。通過做真題來檢測規范做題程序、嚴謹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答題準確率等。此外,還可通過做真題來檢測知識掌握的程度以及在審題方面是否存在欠缺,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生復習生物時需要注意什么
一、“三回歸”,即回歸課本、回歸錯題、回歸高考真題
近年高考生物經常出現教材原話的填空,或者自己組織語言解釋生物現象。這些都需要學生對教材非常熟悉,能用準確的生物學語言闡述觀點。生物學是一門概念性、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學生目前對一些簡單概念的遺忘或者表達不夠精準,所以考前回歸課本,勢在必行。
回歸教材應至少兩遍:第一遍全面細看,不放過教材每一句話,每一道課后習題,并對關鍵語句摘抄整理,構建體系。第二遍則是有選擇的看重點,看第一遍中生疏的部分,爭取做到教材原話不丟分。
其次平時做的筆記、錯題本要勤于復習,以增強記憶。一本好的“錯題集”就是自己知識漏洞的題典,平時要注意及時整理與總結,最初復習時一定要多回頭看,才能起到好的復習效果。
最后高考生在生物復習的過程中需要保證一定的限時練,主要是訓練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做題速度。特別注意的是,這個時候開始,一定要重新回顧、重練高考真題,這樣不僅可以熟悉高考的命題思路,鞏固自己對每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還能鍛煉答題節奏。
二、注意審題,規范答題,科學表述,減少不必要的失分
高考理綜試卷中,生物試題較少,但綜合性強,難度較大,分值較高。如果審題不夠縝密、思維不夠仔細、表達不夠清楚、書寫不夠規范,那就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所以在平時的考練過程中,就要嚴格按照高考的要求來要求自己,力求做到“完美”。答案表述要求簡練,注重嚴密性、規范性、完整性和科學性,切忌語句不通順、要點不全、邏輯關系混亂等,尤其要避免書寫潦草和錯別字造成的無謂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