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藝術生高考政治答題技巧
選擇題的“題眼”推定
(1)重點研讀設問,根據設問的切入點和側重點進行推定。一般來說,設問能直接表明題目要考查的方向。如“說明”“體現”等是要求選擇題肢中與題干材料 相符合的道理;“是因為”“基于”等是要求選擇導致題干材料中這種結果(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利于”“意義在于”等是要求選擇題干材料所述事實能帶來的 積極影響。
(2)重視隱性“題眼”的挖掘。大部分試題的“題眼”通過設問中的關鍵詞都可以明確把握,但有些試題的“題眼”卻在題干設問中不能完整地表現出來,僅從設問上不能判斷出答題的指向,需要結合題肢才能明確看出。
(3)結合限定條件進行推定。抓住限定條件是把握“題眼”的前提,在審題時,對于時空(現階段、在這里等)、程度(最、根本、主要等)、主體(黨、政府、企業、公民等)、知識范圍(認識論、辯證法等)等限定條件以及其他一些限定條件,考生必須高度重視。
(4)根據題干材料與設問的邏輯關系進行推定。大多數試題是以全部題干材料作為設問基礎的,這些題目在最后通常用“這說明”“這體現了”“材料表明”等 進行設問。這樣在推定“題眼”,把握答題指向時,必須對題干材料進行全面準確的分析。對于層次單一的材料,要注意在把握關鍵詞的基礎上分析材料的中心意 思;對于復雜的材料在分析時要注意分層,把握能夠體現每一層信息的關鍵詞,在分層的基礎上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意思。
主觀題的“題眼”推定
一般來說,除辨析題外,主觀題的“題眼”同選擇題一樣,也可認為是答題指向。在主觀題“題眼”的推定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審設問范圍。這就要求明確答題時所依據的知識范圍,看這個知識范圍屬于經濟、哲學、政治,還是選修模塊知識。在回答時要注意兩點:第一,設問范圍 是隱性的,需要結合設問與題干材料來確定;第二,答題所依據的知識可能具體到某一模塊的某一知識點上,因此答題時不能超過這個范圍。
(2)審設問中的主客體。設問的主客體不同,答題的方向就不同。一般來說,經濟學的主體通常有國家(政府)、企業(經營者)、個人(消費者)等,哲學的 主體通常是各種具體的哲學觀點,政治學的主體通常有國家(國家機關)、黨、公民、各類組織(含國內國際)等。另外,試題中的相關材料也可能成為設問的主 體。設問的客體就是設問中要求分析的對象。
(3)審設問的指向。要弄清設問究竟是要求回答“是什么”“為什么”,還是要求回答“怎么辦”。如果是要求根據 材料歸納問題、道理、啟示或者要求分析材料所體現的某一知識等,則是要求回答“是什么”;如果是要求運用某個知識分析說明材料,則是要求回答“為什么”; 如果是要求針對材料提供的信息探討措施、提出建議等,則是要求回答“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