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強化題附答案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強化題
時間 | 事件 | 主題或成果 |
2014.11 |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九次峰會 | 倡導做共同促進經濟改革的發展伙伴,落實全面增長戰略,推動世界經濟從周期性復蘇向可持續增長轉變 |
2014.12 | 第三次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 | 國務院建議:打造中國與中東歐合作新亮點;構建互聯互通新走廊;拓展產業合作新空間;擴大人文交流新領域 |
上述材料傳遞的信號是( )
①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共同發展
②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立場
③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與話語權得到進一步增強
④我國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積極因素與決定性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5·河南洛陽模擬)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緊緊抓住機遇,及時確立發展戰略,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的戰略主動。從政治生活角度看,這是因為( )
①發展科技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關鍵 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 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有利于我國在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 ④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015·福建廈門質檢)“主場外交”是指一國以本國境內為外交舞臺、利用主場優勢開展的外交活動。2014年11月5日APEC北京會議,這場中國“新改革元年”最大規模的國際盛會,無疑成為中國“主場外交”的完美演繹。“主場外交”可以( )
①展示成就,讓世界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中國 ②加強合作,與APEC成員國結成軍事同盟 ③把握機遇,彰顯我國堅持和平發展的決心 ④借助優勢,積極行使主權國家的管轄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2015·四川成都第一次診斷)2014年7月,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簽署協議,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2014年10月,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在內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在北京簽約,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從政治生活角度看,這一系列活動( )
①確立了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②促進了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③順應了謀發展、求合作的時代潮流 ④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5·安徽江南十校聯考)美國大學教授羅伯特,佩普說:“在21世紀頭十年,美國的相對實力不斷下降,而中國的相對實力卻一直在增強。單極秩序正在變得過時,其他國家正在崛起為可以與美國實力抗衡的力量,美國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戰略自由。”這段話意味著( )
①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 ②美國已經放棄推行單極格局的政策 ③其他國家的崛起對美國霸主地位構成了嚴峻挑戰 ④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
7.(2015·湖北八校聯考)在11月9日舉行的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首次提出“亞太夢想”。“亞太夢想”簡單來說就是堅持亞太大家庭精神和命運共同體意識,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亞太繁榮進步……。“亞太夢”引起各方熱議,下列評論正確的是( )
①“命運共同體意識”是建立在亞太各國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之上的 ②“引領世界發展大勢”顯示出中國崛起后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方面發揮領導作用的信心和決心 ③“讓人民過上更加安寧、富足的生活”是“中國夢”和“亞太夢”一脈相承的追求 ④“亞太夢”是對人類共同利益的追求,符合時代主題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8.(2015·河南焦作模擬)2015年3月24日,中國外文局對外發布《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4》。《報告》顯示,中國形象不斷上升,領導人形象成為亮點;發展中國家民眾的中國發展的認可度更高;海外青年群體對中國評價更為積極;中國形象的中外認知差異持續存在;中外關系影響海外民眾對中國的評價。改革開放,塑造了我國大國形象,也錘煉了我們的大國氣質。塑造我國大國形象,錘煉我們的大國氣質,需要我們( )
①順風而呼,以大國形象主導多邊外交活動 ②寧靜致遠,以平常心態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③海納百川,以包容心態接納他國各種文化 ④剛柔相濟,以務實作風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2015·山東泰安模擬)隨著中國實力的不斷增長,2014年中國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亞信峰會在上海成功舉辦,“金磚國家”會晤中國倡導建立了金磚國家銀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獲得亞歐各國積極回應,中國越來越成為推動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中堅力量。事實表明( )
①我國合作共贏外交理念符合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②我國與“金磚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的利益相同 ③國際關系的重大調整使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④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權以及話語權進一步增強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2015·河南鄭州第一次質檢)60年來,中國、印度和緬甸三國領導人共同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長盛不衰,成為規范國際關系的重要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因為它( )
①順應了各國人民要求和平、發展和公正的基本愿望 ②超越了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異,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 ③符合世界各國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穩定 ④為判斷重大國際問題是非曲直提供了唯一標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2015·河南安陽聯考)面對埃博拉疫情,我國積極伸出援助之手。截至2014年11月18日,我國已向西非國家提供了4輪緊急援助,總額達7. 5億元人民幣,援助范圍覆蓋非洲13國以及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非盟等國際和地區組織。我國的做法( )
①是通過參與他國事務管理來維護他國利益 ②將提升我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和地位 ③是我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生動詮釋 ④發揮了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作用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2.(2015·山東日照校際聯考)出席2014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我們都應該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強國只能追求霸權的主張不適用于中國,中國沒有實施這種行動的基因。這是因為( )
①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是我國社會制度和文化傳統的必然要求 ③我國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建設性作用 ④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15·四川綿陽二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是我國重大的戰略布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構想以發展為目標,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新絲路精神,相關各國自愿平等參與,通過共商、共建、共享,既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又互利互補,積極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這一符合亞太地區乃至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戰略布局,無疑彰顯了中國人民的政治大智慧。
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社會”相關知識,分析說明我國“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是如何體現政治智慧的?
14.(2015·山東省日照質檢)材料一 針對我國文化發展存在的問題,黨和政府高度關注文化產業供需協調增長。2013年11月9日,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建議,提出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要求、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體制改革總體方案。2014年3月5日,國務院把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建議制定的《推動文化建設具體規劃綱要(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查。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將審議、批準《推動文化建設具體規劃綱要(草案)》。
材料二 2014年10月10日,以“中國與歐洲相遇”為主題的中歐論壇漢堡峰會在德國漢堡舉行。在《樹立互利共贏的新標桿》的主旨演講中指出,歐洲關注中國,中國也關注歐洲。近40年的中歐關系,雙方的政治互信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雙邊關系充滿著吸引力和擴展力,歐洲作為十分重要的戰略一極,對維護世界和平有著特殊的貢獻;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也致力于維護地區穩定與安全。中國的發展需要和平的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周邊環境。希望各國攜手共進,相互尊重,和平相處,共同發展。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履行職權的程序和內容對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有何啟示?結合材料一,運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知識,分析這些啟示是怎樣體現的?
(2)結合材料二,運用《當代國際關系》的知識說明,中歐雙方為什么能達到“政治”上的高度互信?